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致密储层成岩序列及成藏期次

发布时间:2018-02-15 19:48

  本文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岩序列 致密油 扶余油层 泉头组 松辽盆地 出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勘探已获得重大突破,但关于致密油的充注特征和成藏期次目前依然没有清楚认识。基于薄片的镜下观察和流体包裹体赋存特征,分析了不同次生矿物生长的先后顺序,建立了不同类型成岩作用以及油气充注在时间上的序列,同时依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研究区地史、热史,分析不同区块的油气成藏期。研究表明,扶余油层致密储层主要发育压实、胶结、交代、溶蚀等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贯穿于整个成岩作用的始末。油气在早期方解石胶结后和石英次生加大前开始充注,在石英次生加大期和长石溶蚀期间大规模充注,在晚期方解石胶结期油气充注进入尾期。液态烃在长岭凹陷区从嫩江组沉积时期至明水组沉积时期持续充注,扶新隆起区在嫩江组沉积初期充注。气态烃在隆起区为两期充注,分别为嫩江组沉积初期和四方台子—依安组沉积时期。
[Abstract]:A major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in the exploration of dense oil in Fuyu reservoir in the south of Songliao Basin, but there is still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servoir forming period of the dense oil.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f thin slices and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inclusions, The sequence of secondary mineral growth is analyzed, and the sequence of diagenesis and oil and gas filling time is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geological history and thermal history in the study area, The study shows that compaction, cementation, metasomatism and dissolution are the main diagenesis in dense reservoir of Fuyu reservoir. The compaction runs through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diagenesis. Oil and gas began to be filled after the early calcite cementation and before the secondary increase of quartz, and during the secondary increase of quartz and feldspar dissolution, the oil and gas were filled on a large scale during the period of quartz secondary increase and feldspar dissolution. During the late calcite cementation period, oil and gas filling entered the final stage. Liquid hydrocarbon was continuously charged in Changling sag from Nenjiang formation sedimentary period to Mingshui formation sedimentary period, Fuxin uplift area was infused into Nenjiang formation early sedimentary stage, and gaseous hydrocarbon was charged in two stages in uplift area. They are the early sedimentary period of Nenjiang formation and the sedimentary period of Sitai-Yi'an 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09,41672125,41330313,41172134)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伟娜;林玉祥;吴玉琛;;沁水盆地煤岩顶板致密砂岩气充注过程及运移机理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2 梁浩;李新宁;马强;梁辉;罗权生;陈璇;白国娟;张琪;孟元林;;三塘湖盆地条湖组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5期

3 王胜男;付宪弟;赵程;马世忠;单佳梅;;松辽盆地南部两井地区扶余油层油藏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4年02期

4 闫伟鹏;杨涛;马洪;郭彬程;黄福喜;唐惠;;中国陆相致密油成藏模式及地质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4年02期

5 杜金虎;何海清;杨涛;李建忠;黄福喜;郭彬程;闫伟鹏;;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石油勘探;2014年01期

6 白玉彬;赵靖舟;赵子龙;殷悦悦;童姜楠;;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5期

7 黄薇;梁江平;赵波;孙国昕;杨庆杰;;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J];古地理学报;2013年05期

8 孙雨;陈晨;马世忠;丛琳;赵慧;于利民;;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油气运移机制与成藏模式研究[J];地质论评;2013年03期

9 陈刚;徐黎明;丁超;章辉若;李书恒;胡延旭;黄得顺;李楠;李岩;;用自生伊利石定年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油气成藏期次[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05期

10 付丽;邱华宁;霍秋立;王雪;曾花森;;伊利石~(40)Ar-~(39)Ar定年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物源和油气成藏时代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化学;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京都;郑民;李鹏;林森虎;;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庆阳地区长7段致密油烃源岩地质数据挖掘与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2 曾小明;张辉;邹明生;黄冬梅;莫冯阳;;基于岩石物理相的储集层分类评价:以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东区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Ⅱ油组为例[J];古地理学报;2017年04期

3 白玉彬;赵靖舟;叶小闯;;致密油藏与常规油藏物性界限研究方法探讨及其应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4 杨远;何幼斌;罗进雄;;基于复合数学模型的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开采理念与路线[J];中外能源;2017年07期

5 樊奇;田继军;樊太亮;宋立斌;;松辽盆地民东地区差异成藏及主控因素[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6 高岗;赵乐义;马国福;李涛;王建国;杨军;李昱东;徐瑾;;雅布赖盆地侏罗系新河组致密油形成条件与有利区资源潜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3期

7 黄文彪;邓守伟;卢双舫;王伟明;赵静;;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致密储层成岩序列及成藏期次[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3期

8 赵洋;曹荣星;;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层砂体研究[J];中国锰业;2017年03期

9 龚小卫;李玮;乔中山;朱岩;王新胜;;国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现状及难点分析[J];中国锰业;2017年03期

10 吴长辉;党海龙;赵思远;;恒速压汞在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下组合长9油藏为例[J];非常规油气;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才能;张国生;杨智;陶士振;侯连华;朱如凯;袁选俊;冉启全;李登华;王志平;;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4期

2 侯明扬;杨国丰;;北美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影响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3年07期

3 时保宏;姚泾利;张艳;张雷;杨亚娟;李慧;;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3期

4 吴采西;周基爽;张磊;孙宇;李辉;郑艺;陈新贵;;白云质岩储集层特征及裂缝带地震多属性预测——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3年03期

5 邢福松;秦凤启;王孟华;王亚;贾敬;刘浩强;耿立英;王四成;;束鹿凹陷泥灰岩致密油气藏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3年03期

6 白玉彬;罗静兰;刘新菊;靳文奇;王小军;;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沉积学报;2013年02期

7 姚泾利;陈世加;路俊刚;张焕旭;刘超威;唐海评;王刚;张博为;;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7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2期

8 姚泾利;邓秀芹;赵彦德;韩天佑;楚美娟;庞锦莲;;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2期

9 郭秋麟;陈宁生;吴晓智;宋焕琪;杨智;李登华;;致密油资源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勘探;2013年02期

10 张威;刘新;张玉玮;;世界致密油及其勘探开发现状[J];石油科技论坛;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波;王革;王雪;张顺;林铁锋;;安达向斜达9井扶余油层油流的确定[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2 付广;刘美薇;;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油成藏的控制[J];沉积学报;2010年01期

3 屈振国;;提高葡南扶余油层动用程度技术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1期

4 张微;;扶余油田扶余油层与杨大城子油层分层开采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5 黄德利;姜洪福;曹海涛;范彩匣;;肇州油田扶余油层优质储层概率分布[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6 刘磊;刘风卫;刘继文;;松辽盆地南部红岗北扶余油层小层划分与对比[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7 肖超;吕鹏贤;张洪峰;王桂娟;杨东;;查干湖地区扶余油层产能预测方法研究[J];油气井测试;2010年04期

8 陈博;李占东;单丹丹;李吉;;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扶余油层主河道预测及其油气意义[J];价值工程;2012年30期

9 夏建慧,周书欣;关于松辽盆地扶余油层的油源问题[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10 赵莹;;头台油田茂11区块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魏宪成;肇州油田扶余油层产能工程投产[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刘祥飞;大庆地震预测技术在扶余油层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记者 立春;地震预测技术在扶余油层取得重大突破[N];大庆日报;2005年

4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余虹娜;大庆油田水平段最长井固井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1年

5 杜志清 本报记者 王敬;科技引擎助力外围油田持续稳产[N];黑龙江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姚仕文 本报特约记者 刘安岐 冯金有;挑战极限勇者胜[N];中国石油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穆广田;“通吃”油层深挖潜[N];中国石油报;2010年

8 记者 裴丽;杏北油田为4000万吨稳产再做新贡献[N];大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鑫;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州401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刘云燕;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3 刘宗堡;三肇凹陷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4 张雷;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5 康德权;肇州油田州201区块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周永炳;齐家油田扶余油层成藏主控因素及有效开发配套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7 杨庆杰;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李延平;大庆油田州201区块扶余油层精细地层格架与沉积微相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宋土顺;低孔低渗砂岩储层中优质储集条件的形成机制及预测[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猛;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扶余油层精细沉积相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李鑫;大庆长垣南部敖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淑晶;肇源南长47井区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任欢颂;朝44南区扶余油层井震结合构造精细刻画[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陈素凤;大安油田扶余油层次生孔隙发育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王佳慧;临江地区扶余油层精细建模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周浩;储层预测技术在吉林油田中央坳陷区扶余油层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郝泽翰;大安油田扶余油层沉积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9 翟雪;大安油田扶余油层裂缝发育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10 许玲玉;高台子油田扶余油层精细构造解释[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3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13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d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