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硫铁矿层强干扰条件下采空区水害探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13:02

  本文关键词: 硫铁矿层 瞬变电磁探测 采空区 富水范围 出处:《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针对惠阳煤业15#煤层上覆煤层的采空区及其下伏硫铁矿采空区中积水的可能性较大的特殊情况,常规的探测方法预计会受到硫铁矿体的干扰,探测精度及可靠性大大降低,故需要针对本矿区存在的上述问题,在相关理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结合本矿区的现场多种物探等技术手段的实验结果,提出解决方法。论文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手段,通过研究地质结构及特征,分析煤层采空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硫铁矿干扰条件下采空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选定15#煤首采面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硫铁矿层电场特征,提出硫铁矿激电效应对电磁响应解释的影响处理方法,筛选出适合本区特点的抗干扰物探仪器并初步确定了15#煤层底板硫铁矿干扰条件下煤层采空区水害探测方法,在瞬变电磁正、反演过程中,加入Cole-Cole模型,有效降低硫铁矿体激化效应对瞬变电解释成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应用研究成果,通过地面、井下联合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反演解释,大大提高了物探工作的准确度,为以后类似矿井的精细探测提供技术支持。在地面瞬变电磁探测和井下瞬变电磁探测成果中,共将探查范围内划分出3处低阻异常区。
[Abstract]: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of Huiyang coal 15# coal seam water overlying coal seam goaf and its underlying pyrite in the goaf is larger, the conven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is expected to be disturbed by sulfur iron or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is greatly reduced, so we nee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in this area exist, based on relevant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theory of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field of various geophysical techniques, the solutions are proposed. The integrated geophysical methods, through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coal gob area geophysic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goaf, the geophysic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pyrit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nterference, the first selected 15# coal mining fa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lfur iron ore field, the pyrite IP effect approach to explain the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suitable for the selected areas The geophysical anti-interference and determined the 15# coal seam floor pyrite under interference of coal mined out area hazard detection method i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inversion process, is added in the Cole-Cole model,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ulfur iron ore intensification effect of substation interpretation on transien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through the ground well, joint detection, and inversion of the detection result, great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for the fine exploration of similar mine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On the ground and underground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electric magnetic detection results, will be divided into 3 exploration range low resistance anomaly area.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45;P631.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实,李创社,张彦鹏,张鹏飞,宋建平;工程勘探瞬变电磁仪关键技术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1期

2 谭国贞;付志红;周雒维;罗强;;瞬变电磁发射机控制系统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6年03期

3 张根良;;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J];河北煤炭;2007年04期

4 李亚南;张小路;;瞬变电磁信号的分形特征及其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孙吉益;;瞬变电磁技术在邢台矿井下应用效果[J];河北煤炭;2008年02期

6 高级;崔若飞;刘伍;;矿井瞬变电磁数据处理解释及显示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07期

7 王学振;;降低铁路对瞬变电磁探测干扰的试验[J];中州煤炭;2009年08期

8 赵立松;;瞬变电磁技术在含水地质体探测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2011年04期

9 姚小帅;申青春;杨培;郝会安;伊晓子;;瞬变电磁技术在井下水文孔选址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2年06期

10 顾义东;;矿用瞬变电磁仪[J];工矿自动化;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戚志鹏;李貅;;瞬变电磁脉冲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貅;戚志鹏;刘银爱;汝亮;吴琼;马炳镇;;航空瞬变电磁合成孔径快速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文波;李貅;薛国强;刘银爱;;瞬变电磁相关合成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史渊;肖恒训;;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水患探测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苏茂鑫;李术才;李貅;张庆松;薛翊国;邱道宏;;瞬变电磁三维成像技术在地质预报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6 陈卫营;薛国强;李海;周楠楠;闫述;李梅芳;;电性源瞬变电磁近场区响应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怀凤;李术才;李貅;戚志鹏;苏茂鑫;薛翊国;;隧道瞬变电磁三维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丁世荣;;地下阶跃磁偶极源激发下球形地质体的瞬变电磁响应[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林君;于生宝;嵇艳鞠;王忠;李慧;王艳;;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杜木民;李玉宝;;井下瞬变电磁探水技术初探[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洪涛邋牛秋福;瞬变电磁技术破解矿井透水难题[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张宏新邋李志勇;白庄矿瞬变电磁勘探填补国内空白[N];经理日报;2007年

3 梁文君邋 王洪涛 牛秋福;瞬变电磁技术破解煤矿井下防探水难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总局物探院完成三个瞬变电磁勘探项目[N];中煤地质报;2010年

5 文物;保水采煤,,鱼与熊掌兼得[N];中国煤炭报;2010年

6 张素琴;瞬变电磁仪助山西212队竞争市场项目[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冰;戮力同心 砥砺前行[N];中煤地质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琳琳;半航空瞬变电磁发射机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焦险峰;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赵越;航空瞬变电磁三维成像解释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4 陈曙东;直升机瞬变电磁系统响应计算与地回线标定[D];吉林大学;2012年

5 梁庆华;矿井全空间小线圈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周逢道;海洋瞬变电磁探测发射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戚志鹏;瞬变电磁三维合成孔径延拓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万玲;地下水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反演方法及探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谭代明;隧道超前探水全空间瞬变电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嵇艳鞠;浅层高分辨率全程瞬变电磁系统中全程二次场提取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磊;考虑激电效应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刘二萌;瞬变电磁时域有限差分正演模拟[D];长安大学;2015年

3 姚伟华;瞬变电磁法矢量有限元三维正演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苏发;半航空时间域瞬变电磁接收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杨宇;基于感性负载的瞬变电磁发射波形调控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翟健健;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在沪昆高铁隧道涌水探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7 徐正玉;地—井瞬变电磁时域有限差分三维数值模拟[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8 钟超;井下大功率脉冲场源的时钟同步与信号采集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9 高瑜;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固源瞬变电磁正演方法[D];山东大学;2016年

10 王世睿;隧道掌子面—钻孔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方法与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15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15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d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