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快速模拟退火与网格逐次剖分的微地震定位算法
本文选题:网格逐次剖分 切入点:极快速模拟退火 出处:《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3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高微地震定位的可靠性是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中的关键环节,现有的震幅叠加网格逐次剖分定位方法在处理高频微地震信号时容易出现定位失常。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网格逐次剖分定位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极快速模拟退火与网格逐次剖分联合的微地震定位算法。该方案首先采用极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在三维目标区域内搜寻能量聚焦较高的圆形区域,然后再利用网格逐次剖分方法在区域内寻找能量聚焦最大值点。模拟数据实验表明,当微地震信号频率在100~200Hz时,其定位可靠性与计算效率明显优于现有的网格逐次剖分算法。
[Abstract]: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micro-seismic location is the key link in hydraulic fractur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he existing seismic amplitude superposition grid successive dissection localization methods are prone to misposition when processing high-frequency micro-seismic signals. In this paper, we improve the algorithm of successive mesh segmentation. A microseismic lo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very fast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successive mesh division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extremely fast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search the circular region with high energy focus in the 3D target region. Then the method of grid successive generation is used to search for the maximum point of energy focusing in the region. The simulation data show that when the frequency of microseismic signal is 100 ~ 200 Hz, the location reliability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re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existing successive mesh generation algorith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4074)资助
【分类号】:P631.4;TE3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向东;陈波;姜福兴;;微地震工程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2 刘建中,王春耘,刘继民,赵玉武,刘志鹏;用微地震法监测油田生产动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2期
3 T. Wallroth ,朱成宏;用注水激发的微地震描述裂隙储层[J];石油物探译丛;1996年06期
4 刘建安,马红星,慕立俊,邱筱琳;井下微地震裂缝测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2005年02期
5 王亚娟;张华光;王成旺;刘利霞;邓军;胡淑娟;;利用微地震测绘和压裂模拟分析进行水力裂缝增长动态研究[J];国外油田工程;2006年10期
6 朱卫星;;相关滤波在微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2期
7 黄今;苏华友;沙椿;何刚;郝名扬;;锦屏电站微地震监测仪故障分析与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11期
8 周仲礼;王琪;殷静;范谭广;谈伟敦;;用微地震发现高速岩性及识别油气[J];吐哈油气;2008年03期
9 黄今;苏华友;卢国胜;杜林;范波峰;;采动过程中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J];现代矿业;2009年02期
10 黄克献;李利立;刘军芳;岳琳;杨启明;;微地震地下影像技术在注水破裂监测和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储仿东;王永辉;李永平;衡峰;容娇君;;微地震井中监测技术在致密砂岩中的应用实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二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余洋洋;梁春涛;杨宜海;;微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张佩;张海江;M.Nafi Toksoz;;犹他州Cove Fort-Sulphurdale地区微地震震源机制研究与应用[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2: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论文集[C];2014年
4 骆循;;矿山与大型地下工程灾害监测的微地震技术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特约记者 林勇;胜利油田首次自主微地震压裂监测采集试验成功[N];东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江海宇;油田压裂微地震地面监测速度模型校正及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况文欢;结合地震学和地质力学对微地震数据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张唤兰;微地震数值模拟及震源定位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超;微地震正演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李亮;微地震信号自动检测及震源扫描分割矩阵反演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于子超;水力压裂微地震信号提取与裂缝反演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蒋腾飞;微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5 屈敬翔;面向页岩气勘探的微地震采集记录仪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王东鹤;基于射线理论的微地震速度模型校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刘昕;基于高阶累积量和Shearlet变换的微地震数据噪声压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常凯;稀疏约束反演在微地震插值与成像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9 金泽龙;微地震波形初至自动拾取和震源定位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孙川;基于约束的微地震信号定位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21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2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