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川西岷江松潘段第四纪与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3 22:14

  本文选题:岷江上游 切入点:第四纪盆地 出处:《地质力学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在已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量,重点分析了岷江松潘段的漳腊盆地、斗鸡台盆地地貌特征、第四纪沉积物类型、物质成分、空间分布等特征,并系统测量和研究了松潘段岷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河流阶地特征。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控制了松潘段第四纪盆地的形态和地貌演化过程,漳腊盆地和斗鸡台盆地形成于中新世末至上新世初,西侧控盆断裂为东倾正断层,东侧为西倾逆断层,盆地为断块发生西降东升的翘板式断块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称之为"翘板式箕状盆地"。松潘段岷江河谷地貌呈现出宽谷和窄谷交替出现的特点,岷江干流及其支流中发育多处湖相地层,沉积特征表现为堰塞湖。岷江上游松潘段最多发育6级阶地,以侵蚀阶地和堆积阶地为主,主要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时期。阶地级数具有分段性特点,不同区段阶地阶面宽窄不一,受区内新构造活动控制明显。岷江上游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南北条带性和东西向差异掀斜抬升的特点,红桥关以上整体为构造隆升区,至少具有3次构造隆升,岷江上游斗鸡台盆地构造隆升强度整体上大于漳腊盆地。在尕米寺地区可能发生了6次构造抬升,红桥关一带构造抬升明显要强于漳腊盆地。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rough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and profile survey, the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la basin, Doujitai basin, Quaternary sediment type, material composi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o on in the Songpan section of Minjiang Ri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ver terraces of the Minjiang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in the Songpan section are systematically measured and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controlled the evolution of the Quaternary basin in the Songpan section. The Zhangla basin and Doujitai basin were formed from the late Miocene to the early Pliocene. The faults in the west side of the basin were eastward normal faults, and the east side of the basin was the westward tilting thrust fault. The basin was formed during the movement of the uplift plate type fault block which declined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and rose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The Minjiang River valley in Songpan se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lternating wide valley and narrow valley, and many lacustrine strata are developed in the main stream and its tributaries of Minjiang River.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re Yansehu. The Songpan sec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develops 6 terraces at most, mainly erosion terraces and accumulation terraces, mainly formed in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epoch. The terraces of different sections have different width and are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the neotectonic activities in the area.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is characterized by north-south stripe and east-west differential tilting uplift, and the whole area above Hongqiao pass is a tectonic uplift area.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tectonic uplift, and the strength of tectonic uplift in Duojitai basi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is higher than that in Zhangla basin on the whole. There may have been 6 tectonic uplift in Gamisi area, and the tectonic uplift in Hongqiao Guan area is obviously stronger than that in Zhangla basin.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271,12120113038000,12120110871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DZLXJK201710);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YWF201511)
【分类号】:P534.63;P5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鸣;;介绍“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J];地质论评;1958年04期

2 翁臻培;;云南省勐连县区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及其特征[J];上海地质;1982年02期

3 张荣昌;新构造运动幅度的确定[J];中国地质;1986年08期

4 谢宇平;;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现状[J];世界地质;1987年02期

5 苏生瑞;;新构造运动对关中西部滑坡的控制[J];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6 伊玛木·塔依尔;新疆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初步探讨[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7 叶定衡;王新政;赵玉敏;;中国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94年00期

8 周秉根,潘宝林,,王心源,张建春;黄山新构造运动初探[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江兴亮;新构造运动对现代地形的影响[J];池州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10 陶家元;江汉湖群的形成发育与新构造运动[J];福建地理;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闵隆瑞;;中国大陆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幅度和速率[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8)[C];1995年

2 张烽龙;杨湘奎;祁福利;荆卉;;试论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特点[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3 叶定衡;王新政;赵玉敏;;中国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6)[C];1995年

4 全旭东;;因格井凹陷新构造运动与砂岩铀成矿条件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傅建利;王书兵;蒋复初;李有利;;晋豫间新构造运动与黄河贯通(摘要)[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6 唐贵智;陶明;;长江三峡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工程建设影响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7)[C];1991年

7 易明初;;渭河地堑盆地新构造运动及其基本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7-28)[C];1993年

8 王铠元;孙克祥;段彦学;;滇西地区新构造运动几个问题的探讨[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2)——“三江”构造地质[C];1982年

9 张玉谦;;西昆仑—阿尔金地区新构造运动概述[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构造地质·地质力学[C];1979年

10 何浩生;何科昭;朱照宇;;云南剑川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与云南高原隆起问题[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姚琪;杭州湾地区北西向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春平;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常秋芳;青藏高原风成沉积和那陵格勒河流阶地释光年代学及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7年

4 胡小飞;祁连山北部侵蚀速率的时空分布与构造抬升变形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牛新生;松潘地区三叠纪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碎屑流及其古地理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若男;河西走廊黑河、梨园河河流阶地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郝骐;新构造运动对加吾金矿床赋存状态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黄映聪;西藏门巴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D];吉林大学;2006年

4 何付兵;内蒙古东乌旗中蒙边界地区新构造运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陈利贞;索伦—乌兰浩特地区新构造运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李军敏;长春—四平地区新构造运动[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智勇;新构造运动对贵州西部岩溶石漠化演化的影响[D];贵州大学;2007年

8 吴雪梅;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新构造运动及抬升机制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李达;东海陆架区浅部地震地层层序及新构造运动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赵秋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河流阶地的形成年代及新构造运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655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655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8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