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3P孔井中注水诱发地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12:11

  本文选题:科学钻探 切入点:地震台网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科学钻探及其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意义。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发生了震撼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震局在汶川特大地震及其余震尚在继续的特殊时期,联合组织快速实施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研究项目,该项目计划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和安县-灌县断裂的上盘布置5口科学钻探。本次注水实验场地选址位于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3P孔,该钻孔位于安县-灌县断裂的上盘,这一断裂带属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实验目的是通过钻孔压水人工诱发地震实验来研究流体对断层行为作用。2012年11月28日至2013年3月9日,我们进行了为期101天的注水诱发地震实验,实验期间,将获得流量、压力、微地震数据、地电数据以及其他气象数据。本次实验借鉴了德国大陆超深钻井注水诱发地震实验的经验,通过控制注入的流量,观察压力的变化,每级注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实验期间,压力会随着井内注入流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通过布设的地震观测台网,监测到微地震事件的发生。实验通过长期观测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获得注水期间每天发生的微地震数、流量以及压力的关系。实验的注水总量达到47520m3,其中,在注水初始4天,注水压力迅速增大,之后连续约1个月时间压力缓慢上升,直到2014年12月28日压力达到最大值。而后,3天时间压力缓慢下降,至2014年1月1日压力突然迅速下降。之后时间压力变化幅度不大,基本趋于稳定,只是在2014年1月16日出现压力低值。2014年2月26日,压力再次发生突然迅速下降。通过分析记录到的824个定位地震事件发现,在上述三次压力下降时间点前后几日内所对应地震事件均有增多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地震发生破裂位置分布与安县—灌县断裂带断层泥顶底界面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分析认为可能是注水实验造成断层再次破裂引起地层漏水所致。结果表明,达到了人工注水诱发地震试验目的。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cientific drilling and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On May 12, 2008,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truck the world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and the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jointly organized and carried out a scientific drilling research project fo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zone during the special period whe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aftershocks were continuing. The project plans to place five scientific drilling sites on the upper wall of the Yingxiu-Beichuan and Anxian-Guanxian faults in Longmen Mountain. The site of the water injection test site is located in the WFSD-3P hole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fracture Zone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The borehole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Anxian-Guanxian fault, which belongs to the Qianshan fault zone of Longmen Mountain.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is to study the action of fluid on the fault behavior through artificial induced seismic experiments by borehole pressure water, from November 28, 2012 to March 9, 2013. We conducted 101 days of water injection induced seismic experiments, during which flow, pressure, microseismic data were obtained. Geoelectric data and other meteorological data. This experiment draws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eismic experiments induced by water injection in ultra-deep drilling in the German mainland. By controlling the injected flow rate and observing the change of pressure, the flow rate of each stage of water injection remains basically unchanged. The pressure changes with the amount of water injected into the well. The occurrence of microearthquakes is monitored through a network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ories. The number of microearthquakes that occur every day during water injection is obtained through long-term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rate and pressure.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injection in the experiment reached 47520m3. In the first four days of water injection, the injection pressure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n the pressure rose slowly for about one month in a row. Until December 28, 2014, the pressure reached its maximum. After that, the pressure dropped slowly for 3 days, and then dropped suddenly and rapidly on January 1, 2014. After that, the time pressure changed little and tended to be stable. It was only on January 16, 2014, when the pressure was low. On February 26, 2014, the pressure fell again, suddenly and rapid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rupture lo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fault gouge in the Anxian-Guanxian fault zon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water injection experiment may be the result of formation leakage caused by fault rupture agai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urpose of artificial water injection induced seismic test is achieve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315.7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凡;挺进地心──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纪实(上)[J];国土资源;2002年04期

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进程过半[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3 ;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准备工作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宁召开[J];青海科技;2003年06期

4 侯福志;什么是大陆科学钻探[J];天津科技;2004年03期

5 卢林松;中国创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五个第一[J];海洋石油;2004年03期

6 ;青海湖大陆环境科学钻探项目工程启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2期

7 ;我国首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竣工[J];岩土工程界;2005年05期

8 ;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成立5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J];地质装备;2011年03期

9 张伟;;大陆科学钻探[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0年11期

10 G.A.Kolstad;张伟;;美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目前的活动和科学研究战略[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进程过半[A];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许志琴;罗立强;赵志新;刘福来;张泽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样品与资料的多学科综合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3 杨甘生;;科学钻探泥浆性能要求与分析[A];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C];2001年

4 桂暖银;刘宝林;;大陆科学钻探钻柱损伤检测建议方案[A];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C];2001年

5 黄卫东;安海文;赵尔信;刘维鹏;刘晓阳;费连成;白宝云;;系列原状取心钻具在中国大陆环境科学钻探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梁慧云;;大陆超深科学钻探研究进展[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7 杨经绥;许志琴;汤中立;刘嘉麒;戚学祥;张泽明;吴才来;薛怀民;张金昌;张晓西;姜枚;曾载淋;;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A];中国深部探测[C];2011年

8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展开 回应大地震世界最快[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9 游振东;;大陆科学钻探今昔[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文鉴;张建元;张培丰;;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活动套管施工研究[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岳双才 通讯员 郭青 刘梅;为国家地震科学钻探提供支持[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记者 赵凡;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成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记者 赵凡 于德福 特约记者 夏鹏;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通过国家验收[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记者 桂运安 通讯员 李延平;庐枞地区打出科学钻探最深孔[N];安徽日报;2013年

5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所研究员 杨文采;大陆科学钻探[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赵凡;探向地球深部的“内窥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记者 王立彬;科学钻探一号孔开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王辉 高强 程湖渊;陕西局一八五队 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井队出征[N];中煤地质报;2010年

9 记者 操秀英 张兆军;入地望远镜井深将达6600米[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柯中;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初战告捷[N];中国矿业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大军;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参数检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佳琳;模糊统计决策理论基础上的大型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芳;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3P孔井中注水诱发地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何计彬;深孔小口径科学钻探孔斜机理分析与轨迹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邵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钻探工程网络数据库[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4 王记周;大陆科学钻探主孔超镁铁质岩流体化学组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周应华;大陆科学钻探钻井液体系研究——新型甲酸盐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靳冠英;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井数据统计查询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曾冲;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井中磁热资源处理与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8 张静;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中黑红转变的分子微生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曲亚明;科学钻探超深孔侧壁取样技术方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高有峰;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科学钻探—“松科1井”南孔岩石学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0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00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