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南北地震带大地电流分布与地震活动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13 13:36

  本文选题:地电场 + 大地电流 ; 参考:《地学前缘》2017年02期


【摘要】:利用中国南北地震带38个固定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研究该区大地电流场流线和电流矢量的分布特点,分析了大地电流矢量场的涡度和散度,并联系动力学机制讨论了大地电流与南北地震带的关系,探讨地震活动与电流涡度时变的对应性。这是首次应用空间密度较高的地电场台站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1)大地电流线走向和汇聚特点与构造地块的运动特点具有某种一致性,在构造边界上大地电流矢量存在汇集及分异的现象;(2)大地电流汇聚和发散等现象与断裂构造相关,一般表现为流线沿断裂带走向汇集或发散,在断裂交错地区表现出较复杂的形态;(3)大地电流场涡度分布特点可作为大构造块体运移的电性指示,涡度随时间变化可能为某种地震前兆。
[Abstract]:Based on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38 stationary geoelectric field stations in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of China,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field streamline and current vector in this area are studied, and the vorticity and divergence of the geoelectric current vector field are analyz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electric current and the north and south seismic belts is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eismic activity and the time-varying current vorticity is discussed.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geoelectric field stations with high spatial density a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ike and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detic current lin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tectonic block.(2) th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geoelectric current are related to the fault structure, and generally show that the streamline gathers or diverges along the strike of the fault zone.The vorticity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 current field can be used as an electrical indicator of the movement of large tectonic blocks, and the variation of vorticity with time may be a kind of earthquake precursor.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南京基准地震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080)
【分类号】:P315.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吉 ,孙惠文;中国中部南北地震带的统计分区[J];地质科学;1973年02期

2 马宗晋;华北和南北地震带近期地震危险研究成果交流会在九江召开[J];中国地震;1985年02期

3 雍幼子;;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划分及其意义[J];四川地震;1988年01期

4 雍幼予;;中国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丛集性研究[J];四川地震;1990年04期

5 崔中元;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壳微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86年02期

6 秦卫平;;南北地震带中段地震发生的统计特征[J];四川地震;1986年03期

7 程万正;南北地震带地震转移图像与趋势预测[J];地震;2005年01期

8 王双绪;张希;张四新;张晓亮;薛富平;;南北地震带区域形变异常特征与地震关系研究[J];地震;2006年01期

9 李海华;南北地震带北段地震活动的有序性和层次性[J];地球物理学报;1987年06期

10 徐纪人,,尾池和夫;南北地震带南段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J];地震学报;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治平;薛丁;程建武;雷芳;;中国8级地震讨论[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永华;潘佳铁;吴庆举;丁志峰;;南北地震带南段壳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郑建常;林梅;王鹏;王峰吉;;南北地震带对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影响的统计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非;梁恕信;师水月;张必敖;;南北地震带北段硅热流值[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闵祥仪;周民都;张元生;;南北地震带北段S波速度结构及介质泊松比二维分布[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葛粲;郑勇;谢祖军;杨英杰;熊熊;;南北地震带岩石圈三维S波波速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闵祥仪;盛国英;;南北地震带北段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地震活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张希;王双绪;王文萍;张晓亮;薛富平;张四新;;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会平;张培震;袁道阳;郑文俊;郑德文;;南北地震带中段地貌发育差异性及其与西秦岭构造带关系初探[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10 雍幼予;;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分段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杨君;未来两年地震可能减少[N];光明日报;2013年

2 马宗晋;东亚巨灾为何频频发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马宗晋;东亚巨灾为何频频发生?[N];大众科技报;2011年

4 林治波 曹树林 银燕 隋欣 高翔 苗亮军 王生元;震中直击[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小明;南北地震带壳幔结构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时成相;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严珊;利用噪声成像方法研究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前后的波速变化[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6年

3 罗文行;南北地震带南段震源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壳物性结构的关系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李成帅;南北地震带震害损失快速评估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本文编号:1744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44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