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感知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信号和图像的特征表达 + 稀疏与冗余表示 ; 参考:《石油物探》2016年04期
【摘要】:压缩感知思想在油气勘探领域已经受到了充分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与随机采样有关的随机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分离、空间非规则数据的规则化、地震数据的去噪和地震数据压缩(传输)等;另一方面是地震数据的特征表达、模型参数(如速度模型参数)的特征表达、模型特征表达情况下的地震波正演模拟以及对应的稀疏反演方法(包括多尺度反演方法)。前者可以直接借鉴信号和图像处理领域发展的各种方法;后者需要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出合适的思想和方法。来自以沉积地层为主的地下介质中的反射(绕射)波场是有特征的或可压缩的;以层状地层为主的模型参数也是可压缩的。这是压缩感知方法能用于地震勘探的基础。首先简述了压缩感知的基本思想,指出它是一套随机采样理论。然后阐述了无论是叠前地震数据或是叠前偏移成像结果都是可以稀疏表达的,压缩感知理论可以在地震勘探中得到有效应用。接着从随机采样、同时源激发的混叠数据的分离、高维数据规则化方面展示了压缩感知思想的应用。关于随机采样,指出当前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重点应该是更高效地实现"两宽一高"的数据采集。最后列举了压缩感知思想在特征数据提取、编码炮集成像和特征波场成像中的应用。
[Abstract]:The idea of compressed percep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There are two main aspects. One is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random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related to random sampling, the separation of overlapped data generated by source, and the regularization of spatial irregular data.Seismic data denoising and seismic data compression (transmiss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racteristic expression of seismic data, model parameters (such as velocity model parameters),The forward modeling of seismic wave and the corresponding sparse inversion method (including multi-scale inversion method) in the case of model characteristic expression.The former can draw lessons from various methods in the field of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 while the latter requires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and researchers in related fields to put forward appropriate ideas and methods.The reflection (diffraction) wave field from the subsurface medium dominated by sedimentary strata is characteristic or compressible, and the model parameters mainly in stratiform strata are compressible.This is the basis on which compression sensing can be used in seismic exploration.Firstly, the basic idea of compressed sensing i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a set of random sampling theory.Then it is expounded that prestack seismic data and prestack migration imaging results can be expressed sparsely, and compression sensing theory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in seismic exploration.The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ssion sensing is demonstrated from random sampling, separation of aliasing data excited by source and regularization of high-dimensional data.With regard to random sampl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key technology of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at present should be to realize the data acquisition of "two widths and one height" more efficiently.Finally, the applications of compression sensing in feature data extraction, coding gun integrated image and feature wave field imaging are liste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波现象与反演成像研究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11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5-008HZ;2011ZX05006-002;2011ZX05023)联合资助~~
【分类号】: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建军;胡建华;庞超烈;毛卫平;段海斌;陈漫;;在地震勘探作业中实施“绿色勘探”[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年03期
2 ;地震勘探[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3 张绍红;李擘;;关于优化提高地震勘探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3期
4 ;利用地面地震勘探下部水平反射的浪波[J];煤矿安全;2008年06期
5 柳旭茏;;强化标准化 实现地震勘探新跨越[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年07期
6 姜元刚;杨文华;;地震勘探物理点(桩)号标记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0年04期
7 梁强;;野外地震勘探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8 段宏群;程增庆;高国军;梁树明;;煤炭山地地震勘探成本控制对策与实例[J];科技资讯;2012年05期
9 陈玉萍;;简述地震勘探的实用性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年13期
10 谢文伟;宋琳;;机械夯钻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坚伟;;稀疏促进地震勘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智峰;;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压缩的分形技术[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季钟霖;陈守庄;;复杂地形地区陡倾斜界面地震勘探新技术[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庄锡进;;地震勘探新技术在新疆石油勘探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妙月;;我国地震勘探研究进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6 凌云;高军;张汝杰;张国珍;王丹;;随时间推移地震勘探处理方法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丹;;陆上水域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晁如佑;杨雁清;;复杂水网地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培茂;刘财;;地震勘探中联合数据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改善;李剑峰;王于静;;地震勘探将迎来网格计算时代[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英 通讯员 莫建兴;华东六物中标厄瓜多尔地震勘探项目[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程然 王志玲;安徽局物测队再添地震勘探新仪器[N];中煤地质报;2010年
3 王跃 薛诗桂;光纤传感技术向地震勘探领域渗透[N];中国石化报;2014年
4 李静 李维然;提高地震勘探资料质量[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商阵英 李强;一局物测队地震勘探实现新突破[N];中煤地质报;2009年
6 晨澜;三分量地震勘探有独特优势[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郭泽清 刘卫东;中江回龙地区地震勘探项目启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记者 马永邋通讯员 吕青莉;东方物探多项测量新技术应用到地震勘探[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叶东蕾;我国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实现专利崛起[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10 王顺强;塔里木地震勘探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石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铁;基于现代统计理论的陆地地震勘探随机噪声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正峰;基于高精度定位的地震勘探采集处理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陈金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传输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4 聂鹏飞;地震勘探噪声压制方法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林飞;随钻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王典;地震勘探几种数字新技术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林红波;时频峰值滤波随机噪声消减技术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8 苟量;中国西部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勘探应用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王权海;子空间分析方法在地震勘探等信号处理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赵雪平;地震波传播性质及地震勘探弱信号的混沌振子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雅;漠河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处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任宇泽;巨厚黄土地区地震勘探激发参数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再立;地震勘探在查找深部煤矿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帅帅;分布式有缆遥测地震勘探系统交叉站原理样机研制[D];吉林大学;2015年
5 于连河;陆用大型拖曳式地震勘探系统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慧;地震勘探采集控制软件研制及废道处理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尹燕法;小波分析提高地震勘探资料分辨率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8 段卫星;山地地区地震勘探采集与处理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夏静;陆地地震勘探环境噪声指向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查文锋;复杂山区地震勘探激发参数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6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4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