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琼东南盆地新生代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

发布时间:2018-04-20 14:44

  本文选题:孢粉组合 + 古气候 ; 参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01期


【摘要】: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LS33井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孢粉组合序列的分析,探讨渐新世以来各个地质时期的植被类型以及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根据孢粉谱和聚类分析结果,LS33井岩心可划分为8个孢粉组合,不同组合之间孢粉面貌差异巨大。早渐新世,孢粉组合中以蕨类植物为优势组分,多见常绿植物,代表冷干的植物分子罕见,反映了暖湿性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延续了早渐新世暖湿的特点,常绿栎、榛最为繁盛,植被和气候出现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早中新世研究区气候发生了重大转折,温带落叶树和高山针叶林树的增多表明气候类型已转至凉干。早中新世至晚中新世常绿树的繁盛和红树科的发育表明气候属于暖湿型。上新世到更新世继承了晚中新世的特点,但红树林逐渐衰退,草本植物逐渐繁盛,意味着气候类型从暖湿逐渐转为凉干。
[Abstract]:Taking the core of LS33 well in the deep water area of Qiongdongnan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vegetation types and paleo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geological period since Oligocene were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sequence of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poropollen spectrum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 core of well YanLS33 can be divided into 8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appearance of sporopollen amo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In the early Oligocene pteridophyte is the dominant component in the assemblage of pteridophytes. Evergreen plants are more common and the cold and dry plant molecules are rare which reflects the warm and humid tropical subtropical climate. From the late Oligocene to the early Miocene, the warm and we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Oligocene were continued. The evergreen oak and hazel were the most prosperous, and the vegetation and climate had obvious vertical zonation. In the early Miocene study area, the climatic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and the increase of deciduous trees in temperate zone and coniferous trees in alpine areas indicates that the climatic types have shifted to cool and dry. The flourishing of evergreen trees from early Miocene to late Mioce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ngrove family indicate that the climate belongs to warm and wet type. The Pliocene to Pleistocene inheri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Miocene, but the mangrove gradually declined and the herbaceous plants flourished, which meant that the climate typ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warm and wet to cool and dry.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海北部深水区潜在富生烃凹陷评价”子课题《南海西部深水区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2011ZX05025-002-03)
【分类号】:Q914;P5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芸,朱诚,于世永;长江三峡张家湾遗址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2 王洪根,张卫东,王海明;浙江鲻山遗址孢粉组合与先人活动的关系[J];上海地质;2001年02期

3 朱艳,陈发虎,程波,张家武,David B.MADSEN;干旱区石羊河流域河水孢粉组合特征(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03期

4 丁秋红,张立君,许坤;松辽盆地西南部下三叠统及其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5 赵秀丽;李守军;张锡麒;;山东济阳坳陷二叠纪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02期

6 阎存凤;袁剑英;赵应成;魏东涛;李在光;;蒙、甘、青地区侏罗纪孢粉组合序列及古气候[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5期

7 苏维;黄兴龙;王明镇;张锡麒;;山东滕县煤田石炭—二叠纪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04期

8 赵秀丽;张锡麒;王明镇;李守军;;山东兖州东滩早二叠世孢粉组合[J];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9 申建梅;张光辉;聂振龙;王金哲;严明疆;张俊牌;郭瑞林;;西北内陆高台盐池孢粉组合与古气候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10 赵增友;袁道先;罗伦德;石胜强;郝秀东;;不同石漠化等级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生态指示意义——以花江实验区为例[J];中国岩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婧;李宜垠;周力平;;岱海0~5cm湖泊沉积物孢粉组合的连续变化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蒋明媚;王毓钊;罗宝信;;秦岭太白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的多元统计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3)[C];1986年

3 刘兆生;李润兰;;山西宁武井下大同组孢粉组合[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朱怀诚;欧阳舒;;天津晚二叠世晚期孢粉组合的发现[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王香婷;;渤海地区希指蕨孢属高含量孢粉组合及意义[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俊牌;杨振京;张静;侯春堂;高业新;;河北平原中部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化[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范淑贤;;大同火山群地区中更新世孢粉组合[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赵英娘;孙秀玉;王大宁;;新疆莎车和库车盆地第三纪的孢粉组合[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9 苗淑娟;;山西洪洞中三迭世孢粉组合[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6)[C];1983年

10 余静贤;孙孟蓉;张望平;曲立范;侯静鹏;杨基端;孙素英;;北疆晚二叠世至第三纪孢粉组合序列[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5)[C];198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昌庆;末次冰期以来中亚干旱区孢粉记录的环境变化[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晓旭;焦作市中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与气候演化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燕杰;拉萨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的关系[D];西藏大学;2016年

3 向烨;南通市第四系孢粉组合与气候演化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张华安;猪野泽中全新世东、西湖盆孢粉组合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郭峰;近400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红柳沙包孢粉组合与古气候重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田建霖;新乡第四系孢粉组合与气候演化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李贞;广西海岸带孢粉组合特征及近百年来沉积环境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蒋素雪;兰州地区空气孢粉组合特征及特殊天气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顾芳;常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王芳;渭南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与古环境[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778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78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