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相页岩不同赋存状态的可溶有机质定量表征
本文选题:吸附烃 + 赋存状态 ; 参考:《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2期
【摘要】:湖相页岩中可溶有机质可分为游离态、吸附态以及互溶态。不同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定量研究对油气资源评价、页岩油可动性、烃源岩生烃机理及油气赋存机理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极性溶剂的组合,对中国东部2种不同岩相的湖相页岩进行了逐次分级抽提,获取了游离态、干酪根吸附—互溶态以及矿物表面吸附态等3种不同赋存状态的可溶有机质含量,并对不同赋存状态的可溶有机质进行地球化学组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湖相页岩中干酪根吸附—互溶态可溶有机质占有较大比例,其次为游离态有机质。游离态可溶有机质主要以轻质组分为主,压裂有利于轻质组分的析出。干酪根吸附—互溶态可溶有机质主要以中—重质组分为主,同时含有部分轻质组分。岩石矿物表面吸附的可溶有机质主要以含氧杂原子化合物为主。相比纹层不发育的块状页岩,纹层状页岩中游离态可溶有机质占有比例更高,更有利于页岩油的开发。
[Abstract]:Soluble organic matter in lacustrine shale can be divided into free state, adsorption state and mutual soluble state.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soluble organic matter in different occurrence stat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valuation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e mobility of shale oil,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source rock and the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occurrenc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olar solvents, two types of lacustrine shale in eastern China were extracted by successive fractionation, and the free state was obtained.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organic matter in three different occurrence states of kerogen adsorption-mutual solubilization state and mineral surface adsorption state were analyzed and the geochemical components of soluble organic matter in different occurrence stat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kerogen adsorption-mutual soluble organic matter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lacustrine shale, followed by free organic matter. The free soluble organic matt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light components, and fractur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light components. The adsorption-intersoluble organic matter of kerogen mainly consists of medium and heavy components and some light compon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soluble organic matter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rock minerals mainly consists of oxygen-containing hetero-atomic compounds. Compared with undeveloped massive shale, the percentage of soluble organic matter in laminated shale is higher, which is more favor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oil.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东部古近系陆相页岩油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2014CB239101)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基金“陆相页岩油组成与页岩有效孔喉耦合关系研究”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致密油体系成藏过程示踪”(P15096)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良伟;刘洛夫;刘祖发;孟召平;;扬子地区古生界泥页岩吸附性及控制机理[J];石油实验地质;2016年06期
2 刘旭锋;张交东;周新桂;曾秋楠;;汶东凹陷页岩油发育特征及富集控制因素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年06期
3 张彩明;郑伦举;许锦;;不同模拟实验条件下烃源岩生油气能力对比及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6年05期
4 张林晔;包友书;李钜源;李政;朱日房;张蕾;王宇蓉;;湖相页岩中矿物和干酪根留油能力实验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6期
5 秦建中;腾格尔;申宝剑;陶国亮;卢龙飞;仰云峰;;海相优质烃源岩的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特征与岩石学组分分类[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6期
6 朱德燕;王勇;银燕;杨万芹;朱德顺;宁方兴;;断陷湖盆咸化环境沉积与页岩油气关系——以东营凹陷、渤南地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6期
7 鄢杰;潘仁芳;唐小玲;杨宝刚;潘勇利;李晓薇;李晨溪;;页岩中油气的滞留机制及富集机理差异性比较[J];断块油气田;2015年06期
8 刘国恒;黄志龙;姜振学;陈践发;陈斐然;邢金艳;;湖相页岩液态烃对页岩吸附气实验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5期
9 王优先;;陆相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及富集高产主控因素——以泌阳凹陷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5年05期
10 朱德顺;王勇;朱德燕;宁方兴;杨万芹;宗邈;银燕;丁桔红;;渤南洼陷沙一段夹层型页岩油界定标准及富集主控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郁文;张水昌;何坤;米敬奎;张文龙;王晓梅;王华建;吴朝东;;烃源岩中无机矿物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2期
2 钱门辉;蒋启贵;黎茂稳;李志明;刘鹏;马媛媛;曹婷婷;;湖相页岩不同赋存状态的可溶有机质定量表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2期
3 李成成;周世新;李靖;杨亚南;付德亮;马瑜;李源遽;;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17年02期
4 徐良伟;刘洛夫;刘祖发;孟召平;;扬子地区古生界泥页岩吸附性及控制机理[J];石油实验地质;2016年06期
5 黄全华;陆云;付云辉;陈冲;童凯;;带隔板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预测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年06期
6 刘旭锋;张交东;周新桂;曾秋楠;;汶东凹陷页岩油发育特征及富集控制因素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年06期
7 李晓萌;潘仁芳;武文竞;鄢杰;陆益祥;;川南地区下古生界筇竹寺组与龙马溪组页岩气纵向对比及评价[J];石油化工应用;2016年10期
8 李笑天;潘仁芳;鄢杰;李夏露;李晓薇;胡斌;;四川盆地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相油气地质;2016年04期
9 林玉祥;朱传真;赵承锦;吴玉琛;李佳;李秀芹;;华北地台东部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6年05期
10 李磊;王克杰;李连生;杨云飞;张永华;曲洁;;泌阳凹陷王集地区油气差异分布及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祖新;姜文亚;刘海涛;;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关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年03期
2 田华;张水昌;柳少波;王茂桢;张洪;郝加庆;郑永平;高原;;富有机质页岩成分与孔隙结构对吸附气赋存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03期
3 朱德燕;王勇;银燕;杨万芹;朱德顺;宁方兴;;断陷湖盆咸化环境沉积与页岩油气关系——以东营凹陷、渤南地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6期
4 刘国恒;黄志龙;姜振学;陈践发;陈斐然;邢金艳;;湖相页岩液态烃对页岩吸附气实验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5期
5 孙志鹏;;能源安全与中国外交转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5期
6 刘祖发;李强强;关帅;卓文珊;丁波;;南方古生界页岩吸附特征及主控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9期
7 石创;徐思煌;拜文华;吴娟;;湖北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J];特种油气藏;2015年06期
8 伍岳;樊太亮;蒋恕;李一凡;张俊鹏;丁怀宇;;四川盆地南缘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矿物组成与脆性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4期
9 宋国奇;徐兴友;李政;王秀红;;济阳坳陷古近系陆相页岩油产量的影响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3期
10 王燕;冯明刚;魏祥峰;李素兰;刘帅;;焦石坝页岩气储层黏土组分特征及其体积分数计算[J];断块油气田;201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抚顺页岩油溶剂精制研究获得成功[J];科学通报;1958年16期
2 王民;石蕾;王文广;黄爱华;陈国辉;田善思;;中美页岩油、致密油发育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J];岩性油气藏;2014年03期
3 张博;李群德;王武振;;河南油田陆相页岩油储层测井系列优化设计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10期
4 张兰英;张学庆;任何军;代焕芳;李燕;朱颜;;微生物浸矿驱提页岩油的技术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张金川;林腊梅;李玉喜;唐玄;朱亮亮;邢雅文;姜生玲;荆铁亚;杨升宇;;页岩油分类与评价[J];地学前缘;2012年05期
6 ;中国石油首个页岩油示范项目炼厂试运[J];国外测井技术;2013年06期
7 章新文;李吉君;朱景修;颜鑫桐;罗曦;王民;卢双舫;;泌阳凹陷页岩油富集段资源评价及有利区预测[J];断块油气田;2014年03期
8 李吉君;史颖琳;章新文;陈祥;严永新;朱景修;卢双舫;王民;;页岩油富集可采主控因素分析:以泌阳凹陷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9 祝彦贺;;北美某盆地Z区块页岩油气产量的影响因素[J];海洋地质前沿;2013年08期
10 M.S.Mahanti;R.M.Barnes;魏澎;;用聚合(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树脂收集感应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煤和有关能源材料中的痕量元素[J];国外铀矿地质;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志军;邓孙华;王洪艳;;热重分析用于近临界水提取页岩油残渣的热解动力学[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边瑞康;武晓玲;聂海宽;;渤海湾盆地南部古近系页岩油成藏特征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3 唐玄;张金川;王香增;张丽霞;;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油气共生机理及资源前景[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周小虹;阮竹;王漫;;应用FTIR分峰程序对测定页岩油中羰基化合物相对含量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4年
5 彭成斌;;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地球科学起到的重要作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大会报告[C];2013年
6 李玉喜;;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发展历程和前景[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7 许坤;;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A];油(气)开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讨会会刊[C];2013年
8 陈晓智;陈桂华;肖钢;祝彦贺;白玉湖;;海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选区评价体系[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何青芳;贺振建;张存霞;李慧;王长轩;;东营凹陷页岩古环境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白鹤林;巴里坤县年产6万吨页岩油项目开工[N];哈密日报(汉);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润珠;页岩油“燃”起投资热[N];民营经济报;2012年
3 巴曙松 余芽芳;页岩油气革命将推动产业格局的变动[N];文汇报;2014年
4 李慧;苏格兰页岩油气新发现引争议[N];中国石化报;2014年
5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赵笛 通讯员 李鲲鹏;青科大建立页岩油气实验室[N];青岛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慧;苏格兰页岩油气新发现反引争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7 罗佐县;美国页岩油气并购缘何再次升温[N];中国石化报;2014年
8 史蒂夫·班克 焦旭 整理;对美“页岩油神话”存在认识误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9 思远;页岩油能接棒页岩气吗?[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记者 张兴刚;政策利好拉升页岩油需求[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慧;气体在多孔纳米材料中的吸附与分离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2 施彦彦;油页岩加氢热解与页岩油加氢精制耦合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姜楠;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青一段页岩油形成条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谢冰;济阳坳陷页岩油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谢俊阳;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陈维思;50万吨/年页岩油预处理装置工艺技术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杜添添;页岩油资源评价及有利区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史颖琳;页岩油富集可采主控因素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兰晶;典型非常规油气资源加工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葛明娜;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页岩油资源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李卓文;页岩油、气储集空间差异及其赋存方式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10 王亚东;有机质类型及演化特征对页岩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82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78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