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扶溪岩体成因及时代:来自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证据
本文选题:花岗闪长岩 + 矿物化学 ; 参考:《地质科技情报》2017年06期
【摘要】:分析了粤北扶溪地区花岗闪长岩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化学组成,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中角闪石属镁角闪石,黑云母属镁质黑云母。岩石硅含量较高,w(SiO_2)为63.86%~66.19%;富碱,w(K_2O)为4.07%~4.71%,w(Na_2O)在2.42%~2.76%;铝质量分数中等,w(Al_2O_3)为14.27%~15.02%。稀土元素总量w(ΣREE)为183.22×10~(-6)~283.31×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右倾,中等强度负Eu异常(0.62~0.80),富集Rb、K、Th、Sr、Pb、Nd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h、U、Zr、Hf、Nb、Ta、Ti等高场强元素。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40.7±3.3)Ma(MSWD=2.4,n=18)。上述分析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为I型花岗岩,是早志留世岩浆活动产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在温度777~802℃、压力316~442 MPa和氧逸度约lgf(O_2)=-14条件下侵位结晶。
[Abstract]: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ornblende, biotite, rock geochemistry and LA-ICP-MS zircon U-Pb age of granodiorite in Fuxi area,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ornblende belongs to magnesium hornblende and biotite belongs to magnesia biotite in granodiorite. The higher content of silicon in rocks is 63.86% and 66.19; the ratio of alkali-rich wk / k _ 2O is 4.07 / 4.71 / W ~ + / Na _ 2O = 2.42 / 762; the middle mass fraction of Al / Al _ 2O _ 2O _ 3 is 14.2715.02 / 0 / 2, respectively, and the ratio is 14.2715.020.The content of Na _ 2O is 14.2715.02.The content of Na _ 2O is 14.2715.02in medium aluminum content. The total amou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w (危 REE) is 183.22 脳 10 ~ (10) ~ (-6) = 283.31 脳 10 ~ (-1) ~ (-6) ~ (-1), 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right tilted, the negative EU anomaly is 0.62 ~ 0.80 ~ (g), the enrichment of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such as RbHZ _ (K) _ (T _ (+) ~ (?) Sr ~ (1) ~ (1) Pb _ (1) ND, etc., and the depletion of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such as Th ~ (Zr-HfH) ~ (+) NB ~ (+) TaTi) .LA-ICP-MS zircon U-Pb age is (440.7 卤3.3) MaMSWD2.4N ~ (18) N ~ (18).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nodiorite is I-type granite,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early Silurian magmatic activity. The magma is mainly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crustal material, and is emplacement crystalliz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777C, pressure 316442 MPa and oxygen fugacity about lgf(O_2)=-14.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91大队;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6YFC060020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DD20160134;121201009000150007)
【分类号】:P58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矿物化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06期
2 郑建平,路凤香,郑曙,任迎新;地幔中自然铁-偏离正常矿物化学成分的矿物交生体与深源流—岩作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2期
3 白生明;吕昌国;;贺兰山南段大战场花岗闪长岩体特征及时代[J];宁夏工程技术;2009年03期
4 王志峰;黄杰;于恒栋;;安徽省花岗闪长岩特征分析及工程应用[J];工程与建设;2011年01期
5 任国林,阎世骏;刘湾花岗闪长岩体风化岩的工程地质特征[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1年06期
6 陈祥高,张忠奎;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和热史的探讨[J];科学通报;1983年06期
7 朱雄飞,茆德俊,肖深耀,董传万;徐湾—石头岗花岗闪长岩体对围岩的热影响[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8 邓尔新;浙江绍兴花岗闪长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含金特征[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9 钟自云,骆靖中;大宁花岗闪长岩体的成因类型与地质特征[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10 李之彤;赵春荆;;黑龙江省东部楚山兴凯期花岗闪长岩体的特征和成因[J];岩石学报;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敬中;;电子显微分析在矿物化学研究方面的应用[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2 宋忠宝;任有祥;李智佩;杨建国;栗亚芝;王伟;;北祁连山白山子花岗闪长岩成岩时代[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宋忠宝;任有祥;李智佩;杨建国;栗亚芝;王伟;;北祁连山白山子花岗闪长岩成岩时代[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4 杨进辉;朱美妃;刘伟;翟明国;;胶东地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地球动力学)[C];2003年
5 褚少雄;刘建明;徐九华;魏浩;柴辉;佟匡胤;;黑龙江三矿沟铁铜矿床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3年
6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第三届编辑委员会[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晓春;范宏瑞;;鹰山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混合成因——来自碱性长石斑晶的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余良范;毛丽达·尼合买提;古黄玲;褚庚;杨晓勇;;安徽铜山铜(金)矿床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A];“小岩体成大矿与找矿战略突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范子良;徐晓春;刘雪;何苗;何俊;;冬瓜山矿床含矿岩体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指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夏宗强;李建红;;诸广山地区基性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刁明光;岩石地球化学信息分析辅助系统研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勇;周口店花岗闪长岩风化过程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尚振;藏南冈底斯南缘程巴复合岩体构建机制及岩浆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王莉;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岩基东南缘晚侏罗世—早始新世岩浆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4 王帅;赣西北麦斜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矿物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5 马文峰;西藏显角囊斑岩铜矿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容矿空间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俞赛赢;临沧花岗岩基中段花岗闪长岩类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治博;内蒙古哈尔扎盖晚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岩石特征与构造环境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张彦文;安徽省和睦山闪长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赵书龙;西藏洞中拉铅锌矿床东段CuPbZn岩石地球化学[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10 田晓龙;诸广山—贵东地区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矿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1831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3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