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鄂西南山区小区域大比例尺滑坡灾害易发性及其精度评价

发布时间:2018-05-03 16:49

  本文选题:滑坡 + 斜坡单元 ; 参考:《山地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小范围大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面临时空数据精度或质量不满足理论要求的现状。如何利用有限的数据实现相对可靠的评价结果,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论文选取湖北省五峰县渔洋关镇为研究区域,考虑水文、地形、岩性分布、历史灾害规模等因素讨论了斜坡单元的划分方法;将证据权模型分析所得滑坡易发性值转换至各斜坡单元,绘制基于斜坡单元的研究区易发性评价分级图;分别采用ROC曲线和野外核查手段,评价了易发性结论的成功率和预测率。研究表明,斜坡单元的划分一方面要符合实际地形,另一方面更应体现单元的地质差异性;栅格计算结论转化为斜坡单元的表达成果、精度分析的注重和野外核查工作的开展是保证分析结果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湖北省五峰县渔洋关镇易发性评价成功率和预测率分别为84%和74%,野外验核与理论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Abstract]:The small scale geological hazard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s fac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accuracy or quality of spatiotemporal data does not meet the theoretical requirements. How to use limited data to achieve relatively reliable evaluation results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selects Yuyangguan Town, Wufe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dividing slope units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hydrology, topography, lithology distribution and historical disaster scale. The landslide vulnerability value obtained from the evidence weight model analysis is converted to each slope unit, and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classification map of the study area based on the slope unit is drawn, and the ROC curve and field verification method are used, respectively. The success rate and prediction rate of susceptibility conclusions were evaluat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ivision of slope units should accord with the actual terrain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reflect the geological differences of the units, and the results of grid calculation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expression results of slope units. The attention to accuracy analy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eld verification are effective way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and prediction rate of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 Yuyangguan Town, Wufe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were 84% and 74%,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field nuclear inspec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41012) 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D5.7.3)科研专题“武陵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玲;南征兵;周平根;;利用证据权法实现滑坡易发性区划[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年02期

2 范林峰;胡瑞林;曾逢春;王珊珊;张小艳;;加权信息量模型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4期

3 冯策;刘瑞;苟长江;;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芦山震后滑坡易发性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朱吉祥;张礼中;周小元;王乾;陆琰;;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的时间尺度特征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4年06期

5 胡德勇;赵文吉;李小娟;李京;李家存;;不完备样本条件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6 唐亚明;张茂省;李林;薛强;;滑坡易发性危险性风险评价例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2期

7 胡凯衡;崔鹏;韩用顺;游勇;;基于聚类和最大似然法的汶川灾区泥石流滑坡易发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年01期

8 田小波;;贵州省纳雍县滑坡易发性评价[J];交通科技;2012年04期

9 孟庆华;孙炜锋;王涛;;陕西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3年02期

10 牛红梅;姜容;周富华;;广西公路典型地质灾害特征与易发性评价[J];西部交通科技;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范林峰;胡瑞林;曾逢春;王珊珊;张小艳;;加权信息量模型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2 胡凯衡;崔鹏;韩用顺;游勇;;基于聚类和最大似然法的汶川灾区泥石流滑坡易发性评价[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冲;戴福初;姚鑫;赵洲;肖建章;;基于GIS与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宪煜;基于多源数据和多尺度分析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单博;基于3S技术的奔子栏水源地库区库岸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灾害风险性区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阁;华池县滑坡易发性制图[D];兰州大学;2016年

2 张光政;泸水县滑坡崩塌灾害特征分析与易发性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闻志;汶川震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郭靖;黔西玄武岩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及玄武岩风化程度判别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陈燕平;基于GIS的贵州省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多模型综合评价[D];中南大学;2010年

6 张艳玲;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快速区划与制图[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杨炀;云南大关县滑坡崩塌成灾地质规律及易发性分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8 岳欢;宁夏盐池县麻黄山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易发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唐斌;ID3算法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3年

10 盖海龙;西安市长安区滑坡崩塌灾害孕育规律及易发性分区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39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39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