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陆块西缘中元古代菜子园蛇绿混杂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本文选题:菜子园蛇绿混杂岩 + 中元古代 ; 参考:《地质通报》2017年11期
【摘要】:对扬子陆块西缘会理关河—通安地区菜子园蛇绿混杂岩进行了厘定。菜子园蛇绿混杂岩主要以强烈剪切变形的基质和洋板构造岩块混杂堆积为特征。基质主要有变质粉砂岩、板岩、硅质板岩、片岩、千枚岩等。洋板构造岩块由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硅质岩、大理岩等组成,部分地区玄武岩保留枕状构造,各岩块之间为构造接触关系。菜子园蛇绿混杂岩中桃树湾辉长岩和玄武岩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类似N-MORB(正常洋中脊玄武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对于N-MORB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高场强元素,极低的Nb/U(9.74)、Nb/Th(3.02)和V/Ti(0.1)平均值,具典型MORB-like玄武岩(前弧玄武岩-FAB)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可能形成于洋内弧环境。桃树湾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表明,辉长岩的年龄为1375±7Ma(MSWD=1.2,n=21),可能代表菜子园-通安洋洋壳初始俯冲的时间。菜子园蛇绿混杂岩的厘定,对重新认识通安群(通安组)的属性,研究扬子陆块西缘古—中元古代地层系统、地质演化、岩浆作用、构造定位,重新划分扬子陆块基底大地构造单元,以及探索全球Columbia超大陆裂解到Rodinia超大陆汇聚的演化过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ophiolitic melange of Caiziyuan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Huiguanhe-Tongan area, is determined. Caiziyuan ophiolite melange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shearing deformation matrix and oceanic plate tectonic block migmatism. The matrix mainly has metamorphic siltstone, slate, siliceous slate, schist, phyllite and so on. The oceanic plate tectonic block is composed of ophiolite, gabbro, basalt, siliceous rock, marble and so on. The Taoshuwan gabbro and basalt in the Caiziyuan ophiolitic melange are characterized by light REE depletion, similar to N-MORBB (normal oceanic ridge basalt) REE distribution model,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relative to N-MORB, and depleted in NB Ta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The very low average values of NB / U ~ (9.74) and V / Ti ~ (0.1) have typic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RB-like basalts (forearc basalts), suggesting that the internal arc environment may be formed in Yu Yang. The LA-ICP-MS zircon U-Pb isotopic dating of the gabbro in Taoshuwan shows that the age of the gabbro is 1375 卤7 Ma MSWD1. 2 ~ (2) N ~ (2 +) ~ (21), which may represent the time of initial subduction of the Caiziyuan-Tongan oceanic crus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iziyuan ophiolitic melan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cognition of the attributes of the Tong'an Group (Tongan formation) and the study of the Paleo-Mesoproterozoic stratigraphic system, geological evolution, magmatism and tectonic location of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classify the basement tectonic units of the Yangtze block and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the global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splitting to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 convergence.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扬子西缘新元古代澄江组火山-沉积序列及其对盆地性质的约束》(批准号:4150211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乌蒙山区地质矿产综合调查》(编号:DD20160019);《龙门山-滇中成矿带通安和宁蒗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编号:DD20160017)
【分类号】:P534.3;P5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育燕,杨巍然,森永速男,足立泰久,杨志华,安川克已;华北、秦岭及扬子陆块的若干古地磁研究结果[J];地球科学;1993年05期
2 刘育燕,杨巍然,森永速男,足立泰久,米泽隆文,安川克已;华北陆块、秦岭地块和扬子陆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证据[J];地质科技情报;1993年04期
3 尹福光;王冬兵;孙志明;任光明;庞维华;;哥伦比亚超大陆在扬子陆块西缘的探秘[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年03期
4 李曙光;华北与扬子陆块的碰撞时代及过程[J];地球科学进展;1993年04期
5 李曙光,,刘德良,陈移之,张宗清;扬子陆块北缘地壳的钕同位素组成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化学;1994年S1期
6 韩芳林;旋转拖拉构造─—从扬子陆块北缘地质演化试论一种可能的地壳运动形式[J];陕西地质;1998年01期
7 陆松年;李怀坤;相振群;;中国中元古代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地质;2010年04期
8 史晓颖;汤冬杰;张文浩;蒋干清;;华北中元古代分层海洋的间歇性硫化条件演变[J];地层学杂志;2013年04期
9 吴富江,朱庆敏,曾勇;扬子陆块南缘东段反转剪切褶皱及韧性剪切带阵列[J];中国区域地质;1995年04期
10 余达淦;江西中部地区中元古代地层[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乾;朱笑青;裘愉卓;何玉良;祝朝辉;;地球早期铅锌演化—中元古代铅暴发性成矿的物质基础[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张瑞林;;用华北与扬子陆块古地磁探讨秦巴地区的构造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2)[C];1991年
3 张传林;陆松年;于海锋;王爱国;叶海敏;;塔里木西南缘中元古代末期大陆汇聚及新元古代大陆裂解[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杜远生;张传恒;韩欣;;滇中中元古代事件沉积、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及盆地动力学演化[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李双应;李任伟;王道轩;刘因;孟庆任;岳书仓;金福全;;华北-扬子陆块显生宙地层记录——对大别山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的制约[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姜能;;冀西北水泉沟正长杂岩体中硅钛铈铁矿的热液蚀变[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万渝生;程裕淇;沈其韩;;山东新泰雁翎关地区雌山混合花岗杂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订本)[C];1984年
8 张丛森;赵崇贺;;云南剑川粗面斑岩——正长岩杂岩体形成的物化条件[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1)[C];1991年
9 刘斌;;冀北水泉沟-后沟偏碱性侵入杂岩体的成矿特征[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0 彭松柏;张业明;;云开中元古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赵凡;山西黎城发现大量中元古代生物遗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记者 赵凡;山西黎城发现中元古代生物遗迹[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正宏;华北板块北缘中元古代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带及成矿[D];长春科技大学;1997年
2 蒋幸福;扬子克拉通黄陵背斜庙湾蛇绿杂岩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崔建军;桐柏杂岩的性质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4 陈志勇;内蒙古固阳-满都拉地区中元古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王晓地;桂东南马山杂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杨高学;西准噶尔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12年
7 柯珊;塔什库尔干新生代碱性杂岩带的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鹏鹏;扬子陆块北缘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床成因及成矿潜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雷洁;阿拉善右旗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兰州大学;2013年
3 刘云;中元古代微生物礁形成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张顺新;嵩山地区中元古代石秤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黄杰;陕南安康断裂两侧早古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浆杂岩带地质特征及Fe-Ti矿化机制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利;滇西雪龙山变质杂岩的组成、结构与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宋菁菁;桂东南马山钾玄质杂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8 王广婷;黑龙江省桃山花岗杂岩体的时代与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武振杰;滇中中元古代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孙会一;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某些关键地层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867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6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