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
本文选题:热史模拟 + 镜质体反射率 ; 参考:《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4期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潜在层系,然而长期以来对其内烃源岩热演化史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以Petro Mod盆地模拟软件为工具,在对区内各构造单元岩性、剥蚀厚度、古大地热流值等模拟参数分析的基础上,以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作为约束,对区内各构造单元中元古界进行热史模拟,分析不同构造单元烃源岩热演化的差异性,并结合含油气系统分析,对有利的勘探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盆地中元古代拗拉槽及周缘中元古界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时间明显较早;除西缘冲断带中北部之外,其他拗拉槽及周缘处烃源岩各阶段成熟时间也早于其他地区,现今处于生干气阶段;除伊盟隆起地区长城系烃源岩成熟期次都较晚、现今仍处于生湿气阶段外,其他地区基本上于晚二叠世晚期进入生烃门限,现今处于生干气阶段;蓟县系烃源岩于晚二叠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先后进入生烃门限,随后受盆地沉积中心不断向西迁移和天环向斜北部、渭北隆起西部早白垩世岩浆岩的侵入影响,烃源岩成熟加快,早白垩世先后进入生干气阶段。(2)渭北隆起中部、天环向斜南部、伊陕斜坡西北部、伊盟隆起中部为有利勘探区,是下一步开展研究的重点区域。
[Abstract]:The Mesoproterozoic in Ordos Basin is a potential formation for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and production in CNPC Changqing Oilfield. However, the thermal evolution history of source rocks in the Ordos Basin has not been thoroughly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thology, denudation thickness and paleogeodetic heat flux of various tectonic units in the Petro Mod basin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measured vitrinite reflectance is taken as the constraint.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Proterozoic in each tectonic unit in the area is simulated,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rmal evolution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different structural units is analyzed. The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 is predicted by combining the analysis of oil-bearing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soproterozoic Sao-pull trough and the peripheral Middle Proterozoic source rocks entered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reshold obviously earlier, except for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western margin thrust belt, the maturation time of the source rocks in the other recalcitrant and peripheral areas was earlier than that in other regio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Great Wall source rocks in the Yimeng uplift region, the maturation stage is relatively late and is still in the wet gas generation stage. The other areas basically entered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reshold in the late Permian and are now in the dry gas generation stage. The source rocks of Jixian system entered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reshold successively in the late Permian to the early Middle Triassic, and were subsequently influenced by the continuous westward migr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center of the basin and the intrusion of the northern Tianhuan syncline and the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c rocks in the western Weibei uplift. The maturation of the source rocks accelerated, and the early Cretaceous entered into the stage of gas generation and dry gas successively) the central part of Weibei uplift, the south of Tianhuan syncline, the northwest of Yi-shan slope and the central part of Yi-shan uplift are the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s, which are the key ar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构造地质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TRR-2012-20)资助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红,金奎励;烃源岩成熟度评价指标及选取[J];地质地球化学;2000年02期
2 郭绍辉,李术元,陈志伟,秦匡宗;低熟烃源岩的超强混合溶剂抽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戴金星,刘德良,曹高社,秦胜飞;华北石油天然气烃源岩的确认及其地质矿产意义[J];地质通报;2002年06期
4 杜宏宇,王鸿雁,徐宗谦;马朗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地化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4期
5 周杰,李娜;有关烃源岩定量评价的几点意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宋一涛,廖永胜,张守春;半咸-咸水湖相烃源岩中两种赋存状态可溶有机质的测定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2005年14期
7 高志勇;朱如凯;张兴阳;;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烃源岩沉积环境[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6期
8 王瑞;李季;蒋启贵;张彩明;;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烃源岩中轻烃的含量[J];岩矿测试;2008年05期
9 樊馥;叶文青;蔡进功;包于进;;烃源岩中粘土对有机质保存的研究进展[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3期
10 叶文青;蔡进功;樊馥;包于进;徐金鲤;;泥质烃源岩密度分级分离与有机碳分配[J];高校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孙永红;李景坤;宋兰斌;;杏深1井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包建平;朱翠山;唐友军;朱俊章;肖中尧;李梅;张秋茶;;判断烃源岩倾油倾气性的定量分析技术[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吴应琴;王永莉;雷天柱;张虹;高苑;孟培;王有孝;夏燕青;;高过成熟烃源岩成熟度指标-姥鲛烷异构化指数[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国建英;马顺平;安霞;;测井信息解释烃源岩有机碳方法在廊固凹陷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陈中红;查明;;东营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应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宋桂侠;李振广;王成;徐春龙;;烃源岩中酸性含氧化合物的色谱-质谱特征[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立武;;烃源岩脱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分析方法[A];第五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8 蔡雄飞;冯庆来;顾松竹;;对上扬子北缘广元大隆组烃源岩的评价[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欣国;饶丹;贾存善;;周口中生界潜在烃源岩有效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张林晔;刘庆;张春荣;张守春;王茹;孔祥星;李政;;湖相烃源岩中“有机质富集层”的成烃与成藏[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杨建超;秦建中名列我国学科高被引作者[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江其勤 马中良;石勘院启动烃源岩生排烃机理研究[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江其勤;松辽盆地断陷层资源潜力巨大[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江其勤;四川盆地二叠系资源潜力研究启动[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江其勤;石勘院甄别海相页岩成烃生物组合[N];中国石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国朋飞;珠I坳陷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及其成藏贡献[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郭绍辉;低熟烃源岩地质有机大分子结构与成烃机理研究[D];石油大学;1998年
3 李吉焱;火山流体对烃源岩生烃效应的评价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4 谈玉明;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因与勘探方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5 许君玉;惠民凹陷北部油气成藏动力系统与资源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肖中尧;哈得4油田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巨世昌;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油成藏动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穆国栋;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可溶有机质成气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陈炜;沙三层与沙四层烃源岩排烃门限压力动力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王东坤;准噶尔盆地西缘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张鸾沣;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深层烃源岩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张本浩;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烃源岩铀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D];西北大学;2011年
7 肖家乐;济源市虎岭—店留地区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守春;东营凹陷第三系烃源岩排烃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沈斌;羌塘盆地主要中生代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10 谢宏琴;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超临界CO2萃取研究[D];中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1年
,本文编号:1938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3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