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波频散曲线提取方法对比分析
本文选题:瑞雷波 + 勒夫波 ; 参考:《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6期
【摘要】:高频面波方法是以瑞雷波和勒夫波为研究对象,在水文、工程和环境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思想是利用面波的频散特性来反映浅层地质问题,提取高质量的频散曲线成了面波勘探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通过对理论模型研究说明,利用τ-p变换与F-K变换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进行频散能量成像,其效果在高频范围差别不大,在低频范围F-K变换提取频散曲线更为精确;与瑞雷波记录相比,勒夫波记录信噪比较高,通过对同一地区采集的瑞雷波和勒夫波进行频散分析可知,瑞雷波记录频散能量成像效果差,频散能量出现间断、跳跃的现象,而勒夫波记录频散能量连续、集中,相速度分辨率较高,提取频散曲线简单清晰,可为反演地表横波精细速度结构提供更好的频散曲线数据.
[Abstract]:The method of 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is widely used in hydrology,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taking Rayleigh wave and Lefer wav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main idea is to reflect shallow geological problems by using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 of surface wave. The extraction of high quality dispersion curves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surface wave exploration. By study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it is shown that both 蟿 -p transform and F-K transform can be used to imaging dispersive energy effectively, and the effect is not different in the high frequency range, and it is more accurate to extract the dispersion curve from F-K transform in the low frequency range. Compared with the Rayleigh wave record, the SNR of the Rayleigh wave record is higher. Through the frequency dispersion analysis of Rayleigh wave and Lefer wave collected in the same area,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ayleigh wave recording dispersion energy imaging effect is poor, the frequency dispersion energy appears discontinuous, the phenomenon of jumping. However, the dispersion energy recorded by Lefer wave is continuous, concentrated, phase velocity resolution is high, and the extracted dispersion curve is simple and clear, which can provide better frequency divergence line data for retrieving the fine velocity structure of surface shear wave.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地震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基金】:编辑部的大力支持
【分类号】: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运生;王家映;郭玉松;耿瑜平;;实测面波频散曲线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实例[J];工程勘察;2004年06期
2 吴燕清;杨天春;;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反演[J];煤炭学报;2008年10期
3 刘明贵;瞬态与稳态瑞利波法频散曲线等价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4期
4 赵敏;李才明;李大虎;蔺佳斌;;多道瞬态面波频散曲线提取方法[J];重庆与世界;2010年13期
5 喻明,兰从庆;获得地表面波频散曲线的新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4年03期
6 宋先海,肖柏勋,赵凌,张学强,邓世坤,朱培民;低速夹层上瑞雷波频散曲线快速稳定反演算法[J];勘察科学技术;2003年06期
7 房立华;吴建平;;背景噪声频散曲线测定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J];地震学报;2009年05期
8 陈义群;刘江平;;多分量地震数据提取瑞雷面波频散曲线研究[J];人民长江;2013年19期
9 丁彦礼;单娜琳;;瑞利面波最大模频散曲线的反演解释方法[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业君;张玉池;温佩琳;张兆京;;夹层厚度对瑞利面波频散曲线的影响[J];矿产与地质;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邵广周;李庆春;;联合应用τ-p变换法和相移法提取面波频散曲线[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十)--资源与灾害地球物理[C];2011年
2 王未来;吴建平;房立华;;中国西南地区高精度面波层析成像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论文集[C];2014年
3 庞玉;刘金喜;汪越胜;;压电-压磁层状半空间中Lamb的传播[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海澜;王秀明;林伟军;;井孔频散曲线的奇异特征[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姚华建;肖翔;徐果明;;基于图像处理的相速度频散曲线自动追踪方法[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魏继祖;单娜琳;梁芳敏;;面波多阶模态频散曲线的BP神经网络反演问题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成锦;韩庆邦;王俊;左汉锋;李建;朱昌平;;孔道预应力波纹管压浆质量仿真研究[A];第三届上海——西安声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周阳;黄真萍;叶琪;张远帆;;瞬态瑞雷面波法研究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平;王椿镛;许厚泽;陈运泰;卢造勋;王飞;;中国东北及其邻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的面波层析成像[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翠琳;基于非线性贝叶斯理论的多模态界面波频散曲线反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刘雪峰;层状介质中瑞利面波多模式性质及其在正反演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杨天春;瑞利波“之”字形频散与道路结构频散曲线的正演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宋先海;基于模式识别算法的高频瑞雷波频散曲线非线性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5 文成哲;微震空间自相关法在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汪利民;起伏地表三维高频瑞雷面波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李晶;面波在地震波场中的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吕炎;基于超声显微镜系统的镀层材料频散曲线测量及弹性常数反演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永帅;基于地脉动反演硬夹层场地剪切波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恩报;基于有限元法超声波频散曲线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闵;表面波谱法现场测试及地基土动参数的反演[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万远收;瞬态瑞利波法频散曲线的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唐海兵;复杂公路路基瑞利波探测中的频散曲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陈艳艳;瑞雷波频散曲线提取及快速反演分析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邓乐翔;瑞雷波场正演模拟及频散曲线的提取[D];长安大学;2010年
8 梁志强;层状介质中多模式面波频散曲线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刘雪明;瑞雷波地基检测中震源及“之”字形频散曲线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周文宗;溶洞地质条件下瑞雷波频散曲线正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40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4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