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北武夷资溪-光泽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对确定华南内陆印支期岩浆活动时空分布与形成环境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31 01:19

  本文选题:北武夷 + 花岗岩 ; 参考:《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4期


【摘要】:通过对北武夷地区资溪-光泽杂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资溪岩体的年龄为236~238 Ma。结合收集的华南内陆地区已有的印支期岩浆岩的年龄资料,观察其年龄在SE-NW向和SW-NE向的时空变化情况,发现华南内陆印支期岩浆岩年龄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到北西内陆地区呈逐渐年轻的趋势,而在大致沿武夷山走向的南西到北东方向上呈宽阔的近水平的线性分布趋势。印支期沿海岩浆弧在~260 Ma消失20 Ma之后,~240 Ma在距离海沟大约400~500 km的武夷山地区大规模出现,是水平俯冲造成的华南内陆新生岩浆弧形成,类似于新生代北美拉拉米造山和墨西哥中部的水平俯冲情况。由于加厚的中、下地壳温度较高,少量水平俯冲前端脱水形成的地幔岩浆侵入中、下地壳,带来的热很容易造成中、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北武夷地区大量印支期花岗质岩浆岩。
[Abstract]:Based on the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analysis of the Zixi lustre complex in the North Wuyi area, the age of the Zixi complex is 236 Ma. Based on the collected age data of Indosinian magmatic rocks in inland areas of South China,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ir ages in SE-NW and SW-NE directions are observed. It is found that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Indosinian magmatic rocks in South China shows a trend of gradual youth from the southeast coast to the north west inland area, and a broad near level linear distribution tren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outh west to the north east roughly along the Wuyi Mountain strike. The Indosinian coastal magmatic arc occurred on a large scale in Wuyi Mountain, about 400 ~ 500 km from the trench, after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Indosinian magmatic arc at about 260 Ma for 20 Ma. It was formed by a horizontal subduction of the Cenozoic magma in the interior of South China. Similar to the Cenozoic Lalami orogenic and central Mexico horizontal subduction. Due to the thickening of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higher temperature of the lower crust, a small amount of horizontal subduction leading to dehydration of the mantle magma in the intrusion of the lower crust can easily lead to the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aterial in the lower crust. A large number of Indosinian granitic magmatic rocks were formed in the North Wuyi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3039、41373033、41303020)联合资助
【分类号】:P588.11;P59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武显;赵希林;邢光福;岑涛;陶继华;;南岭东段早侏罗世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以东坑盆地为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年01期

2 李万友;马昌前;刘园园;Paul T.ROBINSON;;浙江印支期铝质A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02期

3 郑佳浩;郭春丽;;湘南王仙岭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2年01期

4 汪昌亮;颜丹平;张冰;许延波;汤双立;;雪峰山西部中生代厚皮逆冲推覆构造样式与变形特征研究[J];现代地质;2011年06期

5 梁华英;伍静;孙卫东;莫济海;黄文婷;;华南印支成矿讨论[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6 陈新跃;王岳军;范蔚茗;张菲菲;彭头平;张玉芝;;海南五指山地区花岗片麻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化学;2011年05期

7 陈希清;付建明;程顺波;徐德明;马丽艳;;利源复式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3期

8 李妩巍;王敢;陈卫锋;赵葵东;;香草坪花岗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J];铀矿地质;2010年04期

9 董晨阳;赵葵东;蒋少涌;陈卫锋;陈培荣;凌洪飞;杨水源;;赣南白面石铀矿区花岗岩的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2期

10 孙立强;凌洪飞;沈渭洲;黄国龙;谭正中;;南岭地区油山岩体和坪田岩体形成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续海金;马昌前;钟玉芳;佘振兵;;湖南桃江、大神山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定年:扬子与华夏拼合的时间下限[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小月;海南岛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晓云;李武显;岑涛;吕璞良;陶继华;;北武夷资溪-光泽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对确定华南内陆印支期岩浆活动时空分布与形成环境的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4期

2 张立敏;王岳军;张玉芝;刘汇川;张新昌;;海南岛北部古生界时代: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约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04期

3 阮小语;;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与热液型铀矿研究主要进展[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7年02期

4 路睿;缪柏虎;徐兆文;陆建军;王汝成;左昌虎;屈金宝;赵增霞;;湖南祁东清水塘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同位素示踪[J];地质学报;2017年06期

5 徐德明;付建明;陈希清;程顺波;马丽艳;张鲲;黄皓;;都庞岭环斑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3期

6 鲁玉龙;彭建堂;阳杰华;胡阿香;李玉坤;谭辉跃;肖秋越;;湘中紫云山岩体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Hf-O同位素制约[J];岩石学报;2017年06期

7 巫建华;郭国林;郭佳磊;张旗;吴仁贵;余达淦;;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热液型铀矿的关系[J];岩石学报;2017年05期

8 虞航;蔡煜琦;李伟林;黄国龙;庞雅庆;江卫兵;张闯;;诸广山南部高坪地区细粒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7年03期

9 张立敏;王岳军;李庶波;张玉芝;;海南公爱地区抱板群花岗片麻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2期

10 许德如;邹凤辉;宁钧陶;邓腾;王智琳;陈根文;张建岭;董国军;;湘东北地区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响应探讨[J];岩石学报;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钟玉芳;马昌前;佘振兵;;江西丰顶山花岗岩锆石U-Pb-Hf研究及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沐龙;海南岛千家复式岩体的成因及相关的钼多金属成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良树;王艳;沙金庚;;中国东南部侏罗纪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研究[J];地质学刊;2011年04期

2 钟玉芳;马昌前;佘振兵;续海金;王世明;王连训;;赣西北蒙山岩体的锆石U-Pb-Hf、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陈杨;刘树根;李智武;邓宾;曾祥亮;林杰;;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与龙门山的有限隆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年02期

4 毛景文;陈懋弘;袁顺达;郭春丽;;华南地区钦杭成矿带地质特征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J];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5 章荣清;陆建军;朱金初;姚远;高剑峰;陈卫锋;招湛杰;;湘南荷花坪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Hf同位素制约及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6 冀春雨;巫建华;;江西南部余田群长英质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董晨阳;赵葵东;蒋少涌;陈卫锋;陈培荣;凌洪飞;杨水源;;赣南白面石铀矿区花岗岩的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2期

8 孙立强;凌洪飞;沈渭洲;黄国龙;谭正中;;南岭地区油山岩体和坪田岩体形成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2期

9 王建;李三忠;金宠;王岳军;张国伟;刘丽萍;刘鑫;;湘中地区穹盆构造:褶皱叠加期次和成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2期

10 付建明;李祥能;程顺波;徐德明;马丽艳;陈希清;;粤北连平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研究[J];中国地质;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友运;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5期

2 高德臻;苏尼特左旗地区海西末—印支期构造活动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吕晶,刘文海;辽西卡拉房子地区印支期构造特征[J];辽宁地质;1994年03期

4 李化启;许志琴;蔡志慧;唐哲民;杨梅;;滇西三江构造带西部腾冲地块内印支期岩浆热事件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1年07期

5 朱忠,宋鸿林,鲍洪均,王知绽;江西于都—宁都一带印支期构造特征[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李三忠;王涛;金宠;戴黎明;刘鑫;周小军;王岳军;张国伟;;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及其邻区印支期陆内构造特征与成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方国庆,张晓宝,李育慈;西秦岭华力西—印支期幕式裂陷活动初探[J];西北地质;1994年01期

8 赖绍聪,刘池阳;羌塘地块北界拉竹龙—西金乌兰—玉树结合带印支期构造环境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9 赵娟;彭玉鲸;丁明广;刘大业;张宁;杨传;;吉辽边界梅河口-开原地段晚海西—早印支期岩浆旋回及构造意义[J];地质与资源;2012年04期

10 郑桂森,方景玲;北京西山青白口──下苇甸一带印支期侵入活动特征[J];北京地质;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邓秀芹;罗安湘;刘鑫;;印支期鄂尔多斯盆地事件沉积及构造-沉积耦合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2 范承钧;;三江褶皱系的印支期构造运动——澜沧运动[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2)——“三江”构造地质[C];198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化启;拉萨地体中的印支期造山作用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2 陈新跃;海南海西、印支期构造变形及其~(40)Ar-~(39)Ar年代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涛;雪峰山构造系统印支期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柴丽洁;大兴安岭中南段典型印支期岩浆岩地球化学及成矿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1957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57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9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