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济阳坳陷始新统沙三下亚段湖相细粒沉积岩成因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5 02:02

  本文选题:济阳坳陷 + 细粒沉积岩 ; 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细粒物质的沉积作用是沉积学界研究的薄弱领域,且已有研究工作集中于海相沉积。研究表明天文旋回能够控制湖泊的沉积作用,但是缺乏对大套深湖细粒岩的研究工作。本文选取济阳坳陷沙三下亚段的湖相细粒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薄片、地化测试、沉积模拟实验和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等手段,探讨细粒岩的成因机制,主要认识如下。1.查明了细粒岩的岩石学特征。方解石、黏土、陆源碎屑的总含量占岩石的90%以上。方解石以水体中形成并沉淀的泥晶为主,而黏土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有机质含量从小于1%到10%左右,主要来源于湖水中的浮游藻类和细菌。结构和构造类型包括水平纹层(静水下形成)、微波状纹层和正粒序纹层(微弱水动力下形成)、块状构造和粉砂条带(形成于相对较强水动力环境)、方解石透镜体(沉积后改造形成)、丘状交错层理(风暴作用)等。2.区分出细粒岩具有6种沉积机制:1)浑水沉积:在较强陆源输入期,河流带来大量碎屑、黏土和营养物质漂浮到湖中心,且营养物质促使湖水中有机质勃发,从而碎屑、黏土、有机质在浑浊状态下一起沉积,形成微波状纹层和正粒序纹层等;2)半浑(清)水沉积:浑水与清水沉积的中间状态;3)清水沉积:在弱物源输入期,碎屑、黏土和营养物质的输入较少,而在清澈水体中大量沉积方解石,以水平纹层为主;4)浊流沉积:浊流末期能量减弱后沉积形成,包括块状构造和粉砂条带等;5)微生物岩:底栖微生物粘结、捕捉形成;6)风暴作用下的“再沉积”:已沉积的细粒物质受风暴作用,导致其再悬浮、搬运、沉积,形成方解石透镜体和丘状交错层理。3.揭示了3个级别天文旋回对细粒岩沉积演化的控制作用,分别是:1)十年、百年级别的太阳黑子旋回,2)23千年的岁差旋回,3)405千年的偏心率旋回。在一个黑子旋回内光照量强弱变化影响降水量,进而影响陆源输入强度,最终影响纹层物质组分。一个岁差内的近日点季节经历一次“夏季—冬季—夏季”的循环;在夏季近日点时气候潮湿、洪水频繁,而冬季近日点时正好相反,从而表现为“半浑水—清水—半浑水”或“浑水—半浑水—浑水”的沉积旋回。岁差旋回也影响风场强度,导致风暴作用下的“再沉积”细粒岩多出现在浑水沉积阶段。偏心率值控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从而控制地球气候,进而影响沉积作用;偏心率值较小的阶段主要发育清水沉积、半浑水沉积、微生物岩,而偏心率值较大的阶段主要发育浑水沉积、半浑水沉积、浊积细粒岩。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edimentary effects of fine - grained rocks .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ontrolling effects of three levels of astronomical cycles on the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fine - grained rock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58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飞飞;常悦;张本书;张帆;卢静;郑凯文;谭静娟;;潜江凹陷潜四下亚段油气运聚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2年05期

2 谭成仟,宋子齐,吴少波;灰色系统理论在文33块沙二下亚段水淹层解释中的应用[J];西北地质科学;2000年02期

3 关利军;张昌民;王振奇;张尚锋;季洪泉;蔡明俊;王子良;王连敏;阎煜彪;;黄骅坳陷大中旺地区沙一下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1期

4 石宁;张金亮;;文卫濮结合部沙二下亚段滚动勘探目标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杨勇强;邱隆伟;南金浩;;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模式[J];中国地质;2011年01期

6 聂晓丽;王自立;马龙;;文南地区沙二下亚段沉积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22期

7 张东霞;倪军锋;曹秋霞;秦志强;;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沙二下亚段沉积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3期

8 王健;操应长;刘惠民;高永进;;东营凹陷沙四下亚段沉积环境特征及沉积充填模式[J];沉积学报;2012年02期

9 舒铭;杨斌;陈永伟;;马寨油田卫95块沙三下亚段成岩作用类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侯路,尹太举,张昌民,张柏桥,夏朝辉;文明寨油田明15块沙二段下亚段储层结构模型建立[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方少仙;沈昭国;侯方浩;吴江;杨西燕;吴正;阎荣辉;;鄂尔多斯盆地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石英砂岩类中的风暴岩及沉积环境再造[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姚剑 乔俊;东营凹陷沙四下亚段发现优质烃源岩[N];中国石化报;2006年

2 孙清华;激活二、三类油层潜力层[N];中国石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军锷;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富集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张建国;济阳坳陷始新统沙三下亚段湖相细粒沉积岩成因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3 张春明;山东惠民凹陷临南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沉积相与储集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李庆;冀中坳陷束鹿凹陷中南部沙三下亚段砾岩及泥灰岩致密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鹏;束鹿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与致密油藏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赵蕊;束鹿凹陷中南部沙三下亚段砾岩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隋秀英;高阳-雁翎地区沙一下亚段尾砂岩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李专;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亚段低渗透储层分析[D];长江大学;2016年

5 湛小红;束鹿凹陷中部沙三下亚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王伟;舍女寺地区沙一下亚段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郭建国;层序地层学在刘庄油田沙河街组沙二下亚段开发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沈春光;临13断块沙二下亚段精细油藏描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文楷;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四下亚段优质储层形成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秦磊;卫城油田卫2断块沙三下亚段层序及沉积微相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7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7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8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