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大渡河金成矿带典型矿床含矿石英脉特征对比

发布时间:2018-06-05 10:31

  本文选题:大渡河 + 造山型金矿 ; 参考:《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大渡河金成矿带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定大渡河两岸。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及西南三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本区金矿床据赋矿层位可划分为基底、盖层两部分,不同赋矿层位中的金矿床成矿类型基本一致,以石英脉型为主。论文以大渡河金成矿带不同赋矿层位金矿床共有的含矿石英脉为重点,结合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对比含矿石英脉矿物共生组合、石英的矿物学特征、石英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石英形成时代,初步查明了大渡河金成矿带典型矿床含矿石英脉特征的异同点,为本区金矿床的成因提供了相关证据,认识如下:(1)基底和盖层典型金矿床矿石矿物的成分都不复杂,基底矿床中矿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硫化物的含量和种类相对而言较少;盖层矿床则相反,矿石矿物主要为硫化物,石英含量相对而言较少。就同一矿床而言,矿床上部主要为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石,而矿床下部主要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石。(2)不同赋矿层位金矿床含矿石英脉主要呈脉状、透镜状等,厚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石英的矿物学特征基本相似,颜色主要为灰白色、白色,基底矿床可见烟灰色石英。石英主要为他形粒状结构,基底矿床石英粒径略大于盖层矿床,石英多呈波状消光。(3)大渡河不同赋矿层位金矿床含矿石英微量元素含量蛛网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基底金矿床含矿石英的多数微量元素含量相对盖层矿床富集。而不同赋矿层位的同一个矿床中,矿床下部石英微量元素含量相对上部富集。呈现出一个垂向上从上到下的元素富集规律。石英的稀土元素特征大体相同,可以认为大渡河金成矿带典型矿床的成矿流体有着相似的来源和性质。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石英氢氧同位素,发现大渡河金成矿带成矿流体中水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是由大气降水、变质水及岩浆水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对比研究不同赋矿层位典型金矿床的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后,认为本区金矿床形成温度的集中区域较为接近,分布于160~280℃。综合研究表明,本区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弱碱性热液流体,成矿深度基底矿床大于盖层矿床。(4)通过石英ESR测年得出基底和盖层金矿床的成矿时代较为一致,成矿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10~24Ma,少数基底矿床成矿时代分布于4~8Ma、36~40Ma和48~50Ma,表现出多期多阶段的特征。主要成矿年龄(10~24Ma)与青藏高原后碰撞期(0~25Ma)相对应,而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引发了本区大规模韧-脆性剪切带成矿,从而认为大渡河金成矿带矿床属于后碰撞期剪切作用形成的造山型金矿。(5)通过对比大渡河金成矿带不同赋矿层位含矿石英脉矿物共生组合、产出特征、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认为大渡河金成矿带不同赋矿层位金矿床成因具有一致性,属于造山型金矿的同一成矿系列。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小丹;陈振宇;程彦博;叶会寿;汪欢;;热液石英中微量元素特征及应用:认识与进展[J];地质论评;2011年05期

2 徐万臣;;金矿床中石英的标型特征及在找矿中的应用[J];硅谷;2011年01期

3 张成江;刘家铎;刘显凡;李佑国;阳正熙;;攀西地区金属成矿系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孙晓明;熊德信;石贵勇;王生伟;翟伟;;云南哀牢山金矿带大坪韧性剪切带型金矿~(40)Ar-~(39)Ar定年[J];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5 江思宏;聂凤军;胡朋;刘妍;赖新荣;;藏南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6 侯增谦;曲晓明;杨竹森;孟祥金;李振清;杨志明;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有业;聂凤军;高永丰;江思宏;李光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6年06期

7 侯增谦;潘桂棠;王安建;莫宣学;田世洪;孙晓明;丁林;王二七;高永丰;谢玉玲;曾普胜;秦克章;许继峰;曲晓明;杨志明;杨竹森;费红彩;孟祥金;李振清;;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6年05期

8 侯增谦;杨竹森;徐文艺;莫宣学;丁林;高永丰;董方浏;李光明;曲晓明;李光明;赵志丹;江思宏;孟祥金;李振清;秦克章;杨志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6年04期

9 侯增谦;莫宣学;杨志明;王安建;潘桂棠;曲晓明;聂凤军;;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J];中国地质;2006年02期

10 范宏瑞;胡芳芳;杨进辉;沈昆;翟明国;;胶东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过程中流体演化和金的大规模成矿[J];岩石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凯;滇西哀牢山造山带金成矿作用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宋昊;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戚开静;小秦岭金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诣泽;偏岩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垂直分带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许红英;一柱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颖;大渡河流域不同赋矿层位金矿床特征对比[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周建军;白金台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垂直分带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吴二红;康定二里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高璐;石英ESR信号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7 侯林;丹巴燕子沟金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81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981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