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塔北隆起-库车坳陷西段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发布时间:2018-06-18 00:49

  本文选题:生长地层 + 构造变形特征 ; 参考:《地质通报》2017年04期


【摘要】:塔北隆起-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探讨区域构造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生长地层及应力学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震剖面进行解释与复原,并对区域内主要新生界生长构造发育的时序进行界定。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东西段构造挤压时间及变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新生界挤压构造发育时间自东向西由早到晚,沿古近系滑脱面,新生界构造变形自北部向盆内传播的距离差别显著:西段传播距离较远,东段较近;西部滑脱构造发育,冲断构造较少,中、东部相反,新生界构造变形局限于库车坳陷内。通过综合对比分析,造山带挤压背景下区域内古应力场在古近纪后发生明显的逆时针压扭,古近系膏泥岩层为构造变形向盆内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大型冲断构造的发育及坳隆转换带基底的挠曲有效地释放分解了来自北部的挤压作用,这是区内构造特征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
[Abstract]:Tarim uplift-Kuqa de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area in Tarim Basi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region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geophysical data, the seismic profil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interpreted and restored by the method of growth stratigraphy and anisotropic analysis, and the time series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Cenozoic structur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def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ectonic extrusion time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segments. The Cenozoic compressional structure developed from east to west from early to late. Along the slip surface of Paleogene, the distance of Cenozoic tectonic deformation propagat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basin was significant: the west segment spread far, the east segment was near, and the western slip structure developed. There are few thrust structures, but on the contrary in the middle and east,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he Cenozoic is confined to Kuqa depress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paleo-stress field in the area occurred obviously counterclockwise compression and torsion after Paleogene, and the Paleogene gypsum mudstone layer provided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tectonic deformation to propagate into the basin.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thrust structures and the release of deflections from the basement of the transfer belt of the depression effectively decompose the compressions from the north,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s of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油气资源评价与选区选带研究》(编号:2016ZX05029)
【分类号】:P618.1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新桂,孙宝珊,,李跃辉,邵兆刚;库车坳陷滑脱推覆构造成因及油气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1999年02期

2 秦胜飞,贾承造,陶士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油气成藏的若干特征[J];中国地质;2002年01期

3 刘景彦,林畅松,肖建新;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和沉积体系发育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4 蒋维东,胡春明;库车坳陷逆掩断裂输导通道及输导天然气特征[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年01期

5 李传亮,靳海湖;也谈库车坳陷的异常高压问题[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5期

6 秦胜飞,潘文庆,韩剑发,宋岩,洪峰;库车坳陷油气相态分布的不均一性及其控制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2期

7 付广;孙永河;吕延防;黄劲松;;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1期

8 张博;赵力彬;唐雁刚;李江海;王月然;曹长城;马玉杰;;库车坳陷变质核杂岩与油气相态分布格局成因初探[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2期

9 黎斌林;;库车坳陷的构造特征及油气储藏条件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汪新;王招明;谢会文;李世琴;唐鹏程;尹宏伟;李勇;黄少英;;塔里木库车坳陷新生代盐构造解析及其变形模拟[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黄宝春;;库车坳陷第三纪磁性地层和磁组构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包建平;朱翠山;唐友军;朱俊章;肖中尧;李梅;张秋茶;;对库车坳陷原油成因类型的再认识[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薛会;张金川;唐玄;徐波;;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根缘气潜力[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4 沈军;吴传勇;李军;向志勇;陈建波;谢天;宋正娜;王翠;;库车坳陷活动构造的总体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5 宋小超;邓小林;赵玉海;韦钊;;重力方法在库车坳陷找(钾)盐岩的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0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换届暨 2013 年学术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6 王良书;王勤;葛锐;贾承造;李成;魏国齐;李华;徐鸣洁;;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地温场和新生代热体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赵瑞斌;卢静芳;杨主恩;周伟新;郭芳;;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深浅构造与地震[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张忠民;李铁军;赵洪文;;库车坳陷南缘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9 朱如凯;郭宏莉;高志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第三系沉积储层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郭宏莉;;利用包裹体研究探讨塔里木库车坳陷东部油气运移与油气藏的存储条件[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汤良杰;油气成藏研究取得系列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2年

2 汤良杰;取得阶段性重要研究成果[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洪星;库车坳陷北带断裂控制气藏形成机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2 石昕;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煤成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D];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2000年

3 张斌;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田军;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第三系沉积相及储层分布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5 冯松宝;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超高压大气田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康南昌;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盐岩相关构造及油气成藏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唐鹏程;南天山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构造分析和物理模拟[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斌;库车坳陷东部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邵羽琪;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新近系康村—库车组沉积相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贺文同;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油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杨钧屹;库车坳陷克深富油气区构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5 施立志;库车坳陷流体动力演化与流体演变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宋铁征;库车坳陷断裂输导效率模拟与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7 关鹏;遥感影像在库车坳陷新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钟兴平;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对流体压力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0年

9 石刚;库车坳陷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张国锋;库车坳陷东部侏罗系构造特征[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3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33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