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重大工程场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地基稳定性研究
本文选题:岩溶发育 + 特点与规律 ; 参考:《冶金与材料》2018年02期
【摘要】:贵州某特大型工程地处黔中地带,其工程场地内的地质环境复杂。由于岩溶发育使得工程区域的地质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该大型工程的施工进程,也是工程场地中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所以对岩溶的发展特点、发育规律以及构造等进行深入的探究,对岩溶地基的稳定性能进行综合的评测,是该大型工程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
[Abstract]:A super-large-scale project in Guizhou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Guizhou, an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engineering site is complex. Because of the karst development,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engineering area is greatly affected, which seriously hinder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large-scale project, and is also the mai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in the engineering site. Therefore, it is the key factor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the karst foundation stability performance to carry on the thorough exploration to the kars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he development rule and the structure, which is the key factor for the large-scale project to b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作者单位】: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分类号】:P64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丽霞;陶干强;孙冰;;某矿山采空区围岩和地表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年06期
2 吴洪词,张小彬,包太,胡兴,伍庆丰;地基稳定性的广义粘塑性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3 郝拴虎;;浅析影响准格尔旗东部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J];科技创业家;2014年01期
4 刘星辉;论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J];湖南地质;2001年01期
5 于军;第十届东北亚地区地质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江原市举行[J];江苏地质;2004年01期
6 ;专家谈地质环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04期
7 刘传正;;树立持续利用地质环境的科学观[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3期
8 孙贵尚;马宗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要关注地质环境的影响[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4期
9 李永平;陈冰源;姜亚东;;地质环境工作的发展进程与艰巨任务[J];西部资源;2009年05期
10 尹学朗;;审时度势推进地质环境工作创新[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杨青;;城市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环境损伤问题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梁;;地质环境经济学导论[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龚士良;;集对论在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中的应用[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4 李振林;翟晓燕;;浅析影响人类健康的地质环境[A];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评估探讨论文集[C];2004年
5 黄润秋;;序[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全球地质环境形势分析与展望[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7 李国和;;中国西北地区地质环境系统演化与重大工程建设关系[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张骏;李俊;;运城城区地质环境质量二级模糊综合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惠霖;;城市化进程与地质环境[A];城市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贾建业;孙杰;詹文欢;易顺民;;深圳市地质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勇 张丽君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应高度重视地质环境应变管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2 记者 李风;浙江启动新农村地质环境保障工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3 记者 朱金山;市地质环境专家库建立[N];湄洲日报;2013年
4 记者 周强 通讯员 丁燕飞;河南郑汴新区地质环境基本摸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5 记者 陈玮 蒋凌;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会在兰召开[N];兰州日报;2014年
6 记者 范宏喜;汶川地震对地质环境影响前所未有[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7 记者 侯小健 通讯员 邢代洪;全省地质环境状况总体良好[N];海南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小飞;切实安置好地质环境灾害区群众[N];郴州日报;2011年
9 通讯员 谢古 杨红 邓剑峰;资兴地质环境治理造福百姓[N];郴州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孙吉晶 实习生 王匡 通讯员 王江;宁波创建国家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与管理示范区[N];宁波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淑乾;地震极重灾区彭州两河流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显巨;基于新型遥感数据的典型地质环境信息智能识别[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黄义忠;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博;昆明小哨机场航站楼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地基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白佳鑫;井工煤矿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艾文竞;天津市滨海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华;资源枯竭城市地质环境代价初步核算及转型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姚翔龙;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6 陈艳江;中俄原油管线沿线冻土区地质环境特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李云霞;基于核K-Means与GIS的县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8 陈舒;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9 汪留洋;地质环境安全与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10 范峻慧;长沙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诊断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7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5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