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应变型岩爆物理模拟实验过程的温度特征

发布时间:2018-07-05 07:32

  本文选题:应变型岩爆 + 红外热成像 ; 参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花岗岩室内岩爆模拟过程中卸载面的温度场演变进行了实验研究.岩爆实验共进行了5次循环加卸载,其中,第1次卸载后的红外辐射平均温度相比于实验前有所下降.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变能累积阶段,红外辐射平均温度随应力增加而升高.在损伤演化阶段,伴随有裂纹的开展,这个过程会使岩体的局部温度小幅升高.在弹射阶段,岩体局部温度的增幅大于损伤演化阶段.岩爆模拟过程中裂纹的扩展产生的局部温度增幅要远大于发生弹射的局部温度增幅.通过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量测到岩爆实验过程中试样表面的裂纹扩展过程并建立温度增幅与裂纹长度的定量关系.
[Abstract]:The temperature field evolution of unloading surface during the simulation of rock burst in granite chamber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by using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ique. A total of 5 cycles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rockburst experiment, and the average infrared radiation temperature after the first unloading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stage of strain energy accumulation,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infrared radi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 At the stage of damage evolution, the local temperature of rock mass in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racks. In the ejection stage, the increase of local temperature of rock mas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damage evolution stage. The local temperature increase caused by crack propagation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ej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ockburst simulation. The crack propagation proc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ecimen can be measured by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and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the crack length can be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323)
【分类号】:TU4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静;赵志贤;方志;杨春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设备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2 郭垒;;浅谈福建水口发电有限公司高压设备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1期

3 李旭东;刘勋;马渊;刘俊岩;吴东流;;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测量结构的应力分布[J];工程力学;2011年11期

4 蒋宜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大型电站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6期

5 侯成刚,张广明,赵明涛,屈梁生;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精确测定物体发射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7年03期

6 俞信;红外热成像技术:技术进展与展望[J];光学技术;1994年06期

7 薛书文,宗明成,丁铁英,汤慧君;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金属内部近表缺陷[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8年06期

8 王杰;;电气设备维护中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2年17期

9 田裕鹏;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红外技术;1994年06期

10 陈依国;;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建筑物表面裂缝探测[J];国土资源遥感;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鑫;鲁志宝;陈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消防科研中的应用[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赵爽特;;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A];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王瑞凤;杨宪江;吴伟东;;发展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波;李艳红;冯立春;蒋淑芳;丁友福;沈京玲;张存林;;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曾宪文;刘勤锋;;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与分析[A];2009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姜宗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陈松;李为杜;赵冬兵;;红外热成像技术理论分析及应用初探[A];第九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徐义广;李艳红;刘波;张存林;;基于被动式与主动式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董怡;伍小蓉;;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王丹;詹绍正;曲亚林;;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中的应用[A];2014陕西省第十四届无损检测年会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 孙涛 湖南中医药大学 张冀东;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2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 罗云;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中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的科普专栏[N];中国企业报;2000年

4 驻昆山首席记者 苏菁;中科院产业化项目安家周庄[N];苏州日报;2008年

5 ;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的科普专栏[N];中国企业报;2001年

6 ;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的科普专栏(续)[N];中国企业报;2001年

7 东方;我市积极做好节能新技术推广工作[N];乌海日报;2011年

8 刘友存;为老设备“体检” 助健康高效生产[N];中国冶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敏华;基于生物传热效应的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栋;基于电磁激励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金属构件无损检测[D];江苏理工学院;2015年

2 李真;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作物病害早期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臧丽鹏;应用Google SketchUp和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侧柏天然更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林群武;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凤霞;基于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硅太阳能电池无损检测的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6 李美;毛刺为主的肝肾脾胃养护法干预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于泽奇;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赵名媛;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估的初步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9 黄玉章;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在火灾监控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班兆伟;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子封装缺陷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9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09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