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中桃源韧性剪切带剪切温压条件及锆石U-Pb分析
本文选题:郯庐断裂带 + 桃源韧性剪切带 ; 参考:《岩石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郯庐断裂带西侧的桃源韧性剪切带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浮槎山的东麓,是郯庐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左旋平移现象十分经典,走向北北东,垂直于大别造山带展布,带内大量发育高温糜棱岩。综合剪切带内基质的矿物组合、变形机制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本文得出该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550~650℃,压力在0.5GPa左右,属高温中压变质环境,剪切深度大概在20km左右,后期抬升至地表。剪切带内不同岩石分别给出了~0.8Ga、~2.0Ga、~2.5Ga的锆石U-Pb基底年龄。推断0.8Ga和2.0Ga年龄具有华南板块的特征,而2.5Ga年龄岩石兼具有华南和华北板块的属性,仍无法判断其具体来自哪个板块。此外,剪切带内发育的同构造弱变形伟晶岩脉测得年龄为129Ma,指示郯庐断裂带肥东段在129Ma仍在进行左行剪切活动,但剪切强度已大幅衰减。
[Abstract]:The Taoyuan ductile shear zone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foothill of Fucha mountain in Feidong County, Hefei.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The left lateral movement is very classic, moving toward the north to the East, perpendicular to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and a large number of high temperature mylonite in the belt. The mineral assemblage,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lectricity in the comprehensive shear zone The results of subprobe analysi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is 550~650 C, the pressure is about 0.5GPa, and it belongs to the high temperature medium pressure metamorphic environment. The shear depth is about 20km, and the later period is raised to the surface. The different rocks in the shear zone give ~0.8Ga, ~2.0Ga, and 2.5Ga zircon U-Pb base age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d that 0.8Ga and 2.0Ga age are obta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China plate, while the 2.5Ga age rocks have both the Southern China and the North China plate properties, are still unable to determine which plate it comes from. In addition, the isomorphic and deformable pegmatite veins developed in the shear zone measured the age of 129Ma, indicating that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tan Lu fault zone is still in the left shear activity in 129Ma, but the shear strength is large. Amplitude attenuation.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22;41072161) 博士点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1212011220243)联合资助
【分类号】:P542.3;P59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雅平;张成新;屈旭钧;;黑龙江省小黑山韧性剪切带特征[J];吉林地质;2008年04期
2 韩玉英;韧性剪切带的变形[J];地质科技情报;1982年04期
3 崔文智;韧性剪切带的发展演化与金银矿化的基本关系[J];黄金地质科技;1990年02期
4 ;含金韧性剪切带的特征——以巴西法曾达巴西来罗矿山为例[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91年04期
5 许传诗;李纪蓉;;内蒙古渣尔泰地区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双带的确立[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6 杜国云;西大别地区韧性剪切带的卫星影像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6年03期
7 胡玲;韧性剪切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8 覃小锋;桂东南那卜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2年02期
9 戚学祥,李海兵,张建新,蔡金郎;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变质与同构造熔融作用——以中祁连地块宝库河韧性走滑剪切带为例[J];地质论评;2003年04期
10 李新生,牛卯胜,张崇;碧口地块北缘大型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成矿意义[J];甘肃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华;李勇;苏春乾;郭俊锋;;纪念相对论发表100周年:鞘褶皱式结构和运动方式的普遍性及生命动力学[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许志琴;张建新;;中国主要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研究进展[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7)[C];1994年
3 徐德明;翟淳;王国芝;;河南信阳龟山韧性剪切带变形组分及迁移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0)[C];1995年
4 蔡学林;曹家敏;朱介寿;程先琼;;中国大陆岩石圈壳幔韧性剪切带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母润昌;高平;刘若新;马宝林;;高温高压下华北地壳韧性剪切带岩石波速各向异性实验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杨兴科;张康;李希;李万玲;何虎军;晁会霞;;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田构造特征与找矿预测[A];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新社;郑亚东;王涛;;三维变形分析及其在楼子店韧性剪切带中的应用[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戚学祥;李海兵;吴才来;陈松永;;北阿尔金巴什考供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变形对岩石地球化学行为的制约[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杨海兵;;新疆鄯善小尖山金矿韧性剪切带控矿地质特征[A];冶金地质勘查技术文集[C];2003年
10 朱光;谢成龙;王勇生;牛漫兰;刘国生;;郯庐高温、高压走滑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40)Ar/~(39)Ar定年[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明 记者 谭迎春;我省新发现找矿线索40余处[N];黑龙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雪锋;桂北四堡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聂江涛;陕西省煎茶岭金镍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岩控矿作用[D];长安大学;2010年
3 苗培森;恒山中深变质岩区构造样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涛;肥东西韦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变质变形特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2 刘绍昌;内蒙古狼山地区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吕凤玉;内蒙古西红山子地区东西向韧性剪切带的成因及动力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颖;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南部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关晶;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阿尔嘎顺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孔红杰;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马佳虹;金川矿区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意义[D];长安大学;2012年
8 谢静博;内蒙古四子王旗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任金彬;煎茶岭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D];长安大学;2009年
10 辛红刚;哈密地区库姆塔格沙垄北段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10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11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