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网噪声评估及其对气枪震源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本文选题:噪声水平 + 气枪震源 ; 参考:《地震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为了研究背景噪声对长江地学气枪主动源实验激发效果的影响,收集了240个台站激发前72小时的背景噪声数据及20个定点激发的叠加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先剔除异常台站,按照国标将台网噪声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进行评估,从而研究气枪波形信噪比与台站背景噪声的关系.结果表明:(1)台站接收能力与背景噪声水平密切相关;(2)气枪信号的信噪比在一定范围内受背景噪声的影响大于距离衰减的影响;(3)长江马鞍山—安庆流域段不同定点激发的场地条件基本一致;(4)随气枪信号叠加次数的增加,低噪台站的信噪比增长速度快于中、高噪台站,若想获得同样的叠加效果,高噪台站需要的叠加次数远大于低噪台站.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ackground noise on the experimental excitation effect of active source of Changjiang Geoscience Air Gun, the background noise data of 240 stations and the superposition results of 20 fixed points excitatio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experimentally. The noise level of the s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grades: high, middle and low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the air gun waveform and the background noise of the station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receiving capacity of the st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noise level; (2) the SNR of the air gun signal is more affected by the background noise than the distance attenuation in a certain range; (3) the different fixed points in the Maanshan-Anqing watershed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 affected by the SNR of the air gun signal. (4)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superposition of the air gun signal,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f low noise stations increases faster than that of medium noise sta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ame superposition effect, the high noise stations need far more stacking times than the low noise stations.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省地震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4071)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5419015)共同资助
【分类号】:P3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於国平;刘海波;王长春;魏学进;李海军;胡天德;;一种有效的气枪震源组合拖曳方式[J];物探装备;2010年02期
2 罗桂纯;王宝善;葛洪魁;陈槞;;气枪震源在地球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3 翟鲁飞;;论地震生产中气枪震源的沉放深度[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於国平;李维东;;气枪震源设备故障模式及管理措施[J];物探装备;2007年01期
5 刘海波;李海军;全海燕;於国平;刘原英;;“海豹”系列浅水气枪震源船的研制与应用[J];石油仪器;2007年03期
6 李海军;李亚夫;王长春;李海峰;周祖彦;;气枪震源与船体的安全距离[J];物探装备;2010年05期
7 唐杰;;陆上水体激发的大容量气枪震源特性研究[J];中国地震;2010年04期
8 李亚夫;李海军;姜海;胡宝京;朱鸿雁;;新型浅海气枪震源阵列收放技术[J];石油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9 物理系频谱分析小组;气枪震源频谱特性测量与分析[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78年01期
10 徐国器;气枪震源同步控制器的研究和实践[J];仪器仪表学报;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林建民;葛洪魁;王宝善;;浅水环境下气枪震源的激发特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明辉;丘学林;夏少红;朱俊江;李家彪;郝天珧;;大容量气枪震源在海上和陆上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广泛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彬;葛洪魁;吴国华;苏有锦;王宝善;王伟涛;张启明;杨润海;李滔;李建春;陈槞;;云南宾川气枪震源发射台建设项目简介[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丘学林;赵明辉;夏少红;叶春明;陈槞;朱日祥;;南海北部大容量气枪震源的海陆联测地震试验[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雯佳;王宝善;徐平;;利用水库气枪震源研究剪切波分裂随时间的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二专题论文集[C];2013年
6 刘昭;李国发;曹明强;王亚静;;海上勘探气枪震源机械参数优化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周宝华;;在产品研制中的VE应用 气枪震源船的价值分析[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8 王建花;李绪宣;温书亮;姜绍辉;顾汉明;;立体阵列气枪震源研究及在南海深水区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复元;文鹏飞;郑涛;关晓春;钱绍瑚;;气枪震源子波形成机制的研究兼论最佳沉放深度的选取[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徐永刚 马强;东方物探海上勘探事业部气枪震源船成功交船[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通讯员 袁友年 马强;东方物探“海星二号”研制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士振 通讯员 孙林;巧施“腾挪”功 排障保生产[N];中国石化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金波;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数据处理及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2 魏芸芸;基于新疆呼图壁气枪震源信号的部分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6年
,本文编号:2117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11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