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多场耦合并行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6年
CO_2地质封存中热—流—固多场耦合并行数值模拟研究
吴帆
【摘要】:CGS(CO_2 Geologic Storage,CO_2地质封存)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温室气体封存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技术,在储存CO_2方面具有储存容量大、能供CO_2储存的区域多、实施成本低等特点,同时其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很小,CGS技术在减少大气中CO_2含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CGS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关乎到人类生命安全,为了保障CO_2封存区域的安全性,在任何一个大型CGS项目开展之前均需要进行大量的论证工作,考虑到大型CGS工程涉及到的地质、力学问题复杂,工程涉及到的时间(1000年)、空间(1011m3数量级)尺度大,评估CGS工程安全性在实际操作中是有很难实现的。然而数值模拟作为一种十分有效而又经济的技术方法,是进行CO_2地质封存研究的必要手段。CGS中数值模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温度-渗流-力(thermal-hydromechanical,THM)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前人已经做了许多涉及到THM多场耦合问题方面的研究,然而,在CGS工程领域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笔者所在课题组自主研发了一套搭接程序将TOUGH与FLAC3D搭接起来,形成一套单机版THM耦合程序。然而,该程序受两个程序读写数据能力及网格数量的限制,windows操作系统下,在剖分网格的时候最多只能达到1万网格,在处理大规模,地层条件复杂的CO_2地质封存工程中,只能将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其精度在模拟CGS这类大型工程中是远远不够的。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利用FORTRAN95和FISH语言自主研发一套程序对并行版TOUGH和FLAC3D进行搭接,编制了源代码,形成一套并行版THM耦合程序,通过建立阿尔及利亚地区In Salah场地CO_2地质封存模型与单机版THM耦合程序以及场地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显示,CO_2连续灌注三年之后,对比孔压和CO_2运移情况,并行版THM程序模拟结果和单机版THM程序模拟结果基本上接近,出现的少量差异均是由网格划分之粗细导致的;在地表隆起量方面,并行版THM程序模拟结果的1.49mm相较于单机版THM程序模拟结果的1.55mm,更接近于地表监测值得1.5mm。因此,并行版THM耦合程序在做CGS工程数值模拟研究中其精度是优于单机版THM耦合程序的。储盖层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决定该地区CO_2封存能力,本中对取自于鄂尔多斯地区的岩样做了一些室内试验研究,对该研究区地层储盖层的孔隙率、渗透率、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等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特征做了分析研究,同时这些参数也是对鄂尔多斯CO_2地质封存做数值模拟的基础。本文基于鄂尔多斯地区CO_2地质封存示范工程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并行版THM耦合程序,建立了一个8000m×8000m×2800m尺寸的13万网格的三维地质模型,根据实际工程的CO_2注入状况,在模型中设置一口深度约为2500m的注入井,选取涵盖刘家沟组、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和山西组构成的13组储层,以105t/年的CO_2注入速率持续持续注入三年,停止灌注之后模拟继续运行7年,对这10年间地层的变化做了一个分析研究。此外,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假设CO_2持续注入10年,对地层中CO_2运移情况及引起的地层力学特性变化做了一个预测,大量CO_2灌注到含水层势必会打破原有的应力平衡,其主要体现是孔隙流体压力增大,固体骨架之间的连接由致密变得疏松,导致孔隙率增加,而多孔介质孔隙率增加,则会导致渗透率的增加,CO_2灌注会引起的地表隆起,停注一段时间之后,受自重压力的作用,固体骨架之间会变得密实,地表的隆起量会逐渐下降直至恢复平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1;X1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健;张可霓;王永胜;覃莉清;郭朝斌;;鄂尔多斯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封存效果评价[J];岩土力学;2016年01期
2 毕超;;中国能源CO_2排放峰值方案及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5期
3 董锋;杨庆亮;龙如银;程铄博;;中国碳排放分解与动态模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4期
4 雷宏武;李佳琦;许天福;王福刚;;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热-水动力-力学(THM)耦合过程数值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02期
5 高平;张延军;方静涛;张庆;李宏伟;;浅层岩土室内、外热物性测试的相关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4年01期
6 沈婕;郭立帅;朱伟;顾乃杰;;消息传递接口环境下等高线简化并行计算适宜性研究[J];测绘学报;2013年04期
7 魏晓辉;李维山;李洪亮;朱彤;许天福;;耦合溶质运移和化学反应模拟的并行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03期
8 魏晓辉;朱彤;李洪亮;李维山;许天福;;地下多相流动数值模拟的GPU并行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02期
9 于子望;张延军;张庆;许天福;;TOUGHREACT搭接FLAC~(3D)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柏明星;Kurt M.REINICKE;艾池;冯福平;;二氧化碳地质存储过程中沿井筒渗漏定性分析[J];地质论评;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国栋;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高平;岩石热物性参数分析及多场热效应耦合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耿晓中;基于多核分布式环境下的任务调度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于子望;多相多组分THCM耦合过程机理研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5 陶云奇;含瓦斯煤THM耦合模型及煤与瓦斯突出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静涛;哈尔滨地区岩土热物性分析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德斌;董炜;余谦;;低碳转型趋势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J];技术经济;2016年07期
2 沈镭;孙艳芝;;中国在气候变化下碳排放、能源消费与低碳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年07期
3 陈洁;焦建玲;李方一;李兰兰;;行业减排的优先次序与差别对策研究[J];资源科学;2016年07期
4 徐辉;王慧;;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碳强度目标实现的影响:展望2020年[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3期
5 宋静;张雪英;孙颖;畅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情感语音数据库的建立[J];现代电子技术;2016年13期
6 李春花;孙振清;;基于SUR模型的中日韩碳排放EKC分析及因素分解研究[J];生态经济;2016年07期
7 张振鑫;张维;刘嫔;寇一丹;邓浩;;矢量地图数据简化研究进展[J];测绘工程;2016年06期
8 侯丽朋;唐军;赵荣钦;刘秉涛;丁明磊;张战平;;郑州市不同产业的碳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9 王韶华;;中国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因素分析——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10 曾先锋;;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亮亮;增强型地热系统水力压裂和储层损伤演化的试验及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正伟;干热岩裂隙渗流—传热试验及储层模拟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张淑同;煤与瓦斯突出模拟的材料及系统相似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4 郑吉玉;工作面前方煤体采动卸压规律及其与瓦斯运移相关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5 高平;岩石热物性参数分析及多场热效应耦合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周珺;多场耦合作用下的煤层气运移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袁梅;含瓦斯煤渗透特性影响因素与煤层瓦斯抽采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李文璞;采动影响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杨涛;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过程温度变化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10 郭品坤;煤与瓦斯突出层裂发展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帆;CO_2地质封存中热—流—固多场耦合并行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朝先;;中国工业碳减排潜力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9期
2 匡冬琴;李琦;王永胜;王秀杰;林青;魏晓琛;宋然然;;神华碳封存示范项目中CO_2注入分布模拟[J];岩土力学;2014年09期
3 杨多兴;李琦;王舒;;可压缩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孔隙压力波传播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14年07期
4 汤铃;鲍勤;王明喜;;核电项目暂停审批与我国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CGE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2期
5 何建坤;;CO_2排放峰值分析:中国的减排目标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6 郭朝先;胡文龙;刘芳;;发达国家工业部门碳排放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能源;2013年10期
7 李科;;中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动态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年03期
8 张庆;张延军;周炳强;黄贤龙;于子望;孙永泉;;天然冷源对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2期
9 朱永彬;刘昌新;王铮;史雅娟;;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其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年02期
10 于子望;张延军;张庆;许天福;;TOUGHREACT搭接FLAC~(3D)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海龙;CO_2-咸水—岩相互作用对盖层封闭性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于子望;多相多组分THCM耦合过程机理研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3 赵锐锐;陆相异常压力沉积盆地CO_2封存机理及大尺度CO_2封存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万玉玉;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中CO_2的迁移转化特征[D];吉林大学;2012年
5 顾雄礼;片上多处理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娜;砂岩对CO_2的矿物捕获能力[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芳;盐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机理与地质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陶云奇;含瓦斯煤THM耦合模型及煤与瓦斯突出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吴佳骏;多核多线程处理器上任务调度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10 孟春雷;陆面过程模式中土壤蒸发与水热耦合传输的进一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贤龙;大兴安岭地区岩土热物性特征及冷源对水源热泵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孟祥瑞;便携式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仪的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刚;岩土材料导热系数及水源热泵室内模拟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远,李晶;秦巴山区植被固定CO_2释放O_2生态价值测评[J];地理研究;2004年06期
2 闫学谦;CO_2、He-Ne激光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的探讨[J];激光;1982年08期
3 蔡一鸣,莫应安,郑天水,曹永明,沈元华;大功率CO_2连续激光镀制超导铅膜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1988年02期
4 冷平生;;CO_2施肥与植物生长[J];北京农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5 岑益群;植物是否将从高浓渡CO_2中受益[J];世界科学;1996年04期
6 汪杏芬,李世仪,白克智,匡廷云;CO_2倍增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8年12期
7 吴明国;;大棚蔬菜补充CO_2有利早熟高产[J];科技致富向导;1996年12期
8 杨江龙;大气CO_2与植物氮素营养的关系[J];土壤与环境;2002年02期
9 杜建华;张认成;黄湘莹;龚雪;张晓华;;CO和CO_2气体红外光谱技术在火灾早期探测中的应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5期
10 王良举;王永培;李逢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吗?——来自CO_2排放量的国际数据验证[J];软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小光;蔡炳贵;刘东生;;北京灵山黄土草甸的土壤CO_2动态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赵引弟;张井贝;乐群;;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中国CO_2柱浓度时空分布[A];第九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张兵;叶建平;;注CO_2开采煤层气置换效率评价[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小春;;CO_2地质封存:潜力与测试技术[A];全国MTS岩土混凝土试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玉苏;张燕;陈竹青;;CO_2电极气体隔离膜的研究[A];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龚毅;侯峰;梁志礼;吴学红;;跨临界CO_2循环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谷畴;曾小平;赵平;彭少麟;;大气CO_2增高与植物多样性[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张永民;郭赞如;冯玉军;;CO_2开关型智能软物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漆卫国;张为明;马献成;;CO_2焊机在水电施工中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第三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1年
10 柴成文;路民旭;张玉芳;;新型抗CO_2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山东石油学会第三届腐蚀与防护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娟;氨基功能化咪唑型离子液体设计及捕集CO_2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熊大珍;CO_2调控离子液体—水体系及其在反应分离中的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彭其安;内源铁及添加碳对水稻土CH_4和CO_2排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克舫;醇胺吸收法燃煤电厂CO_2捕集系统能量分析及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霞;新型固体胺吸附剂颗粒制备及CO_2吸附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6 杜丽婷;柱层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CO_2气体捕获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钟金金;宇宙射线μ子成像在CO_2地质封存监测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杨东晓;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传质机理及其膜过程模拟和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戴耀;钯催化CO_2、CO的转化及C-N键偶联反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彭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和CO_2分离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博;不同O_2、CO_2组分和C_2H_4对库尔勒香梨采后生理与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齐友;异常高温、高压凝析气田CO_2腐蚀规律及缓蚀方法[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刘振国;文昌油田抗高CO_2缓蚀剂研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4 周旭萍;氨基酸盐和混合CO_2吸收剂的综合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黄杰;CO_2空气捕集与转化利用的耦合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吕朋朋;基于PTFE中空纤维膜的膜闪蒸法进行CO_2吸收剂再生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7 孙锐艳;CO_2管输及超临界注入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高鹏;燃煤电厂烟气CO_2捕集仿真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马晓红;大情字井油田50万吨CO_2驱地面工艺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周永强;咪唑啉CO_2缓蚀剂在油井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1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