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苏里格气田苏59区块盒8段与山1段天然气富集规律

发布时间:2018-08-28 15:38
【摘要】:作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苏里格气田苏59区块的气水关系复杂所导致的气水同产已经成为阻碍该区块增产的主要问题。因此,明确该区气水的分布特征,总结分析该区上古生界的天然气富集规律是该区研究的重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测井、岩心的数据,确定盒8和山1的两个标志层,并将盒8段细分为盒81,盒82,盒83,盒84四个小层,山1段细分为山1’,山12,山13三个小层。除盒84小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外,其它小层均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沉积。连井剖面上显示,各小层砂体均由多期河道砂体叠置而成,形成了多个向上变细的韵律组合,进而导致了垂向上明显的非均质性。研究区砂体微构造主要包括局部构造高部的鼻状构造、背斜和局部构造低部的向斜、洼槽。微构造对于天然气富集具有—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构造高部普遍产气,构造低部普遍产水。通过四性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盒8段和山1段的泥、砂、砾岩的判定方法,物性与电性的对应关系。同时得出了盒8段和山1段的储层物性下限,盒8孔隙度下限为4%,渗透率下限为0.01mD;对于山1段,渗透率下限为0.01mD,孔隙度下限为2%。同时发现,石英岩屑砂岩普遍粒度偏大,物性偏好,气水分异明显。岩屑砂岩,粒度普遍偏小,物性差,气水分布复杂。运用四性关系研究中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以判定岩性和物性,并且通过图版法和全烃气测曲线法来识别气水层,在气水识别的基础上绘制了气水分布图。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并综合上面所有的结果,对研究区的天然气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研究区天然气的富集主要受到岩性、砂体构造、烃源岩生烃强度、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富集规律对有利区域进行了预测。
[Abstract]:As a typical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the gas and water coproduction caused by the complex gas-water relationship in Su59 block of Sulige gas field has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that hinders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on in Su59 block of Sulige gas field. Therefore, it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study in this area to make clear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 and water, and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natural gas enrichment law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is area.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core data in the study area, the two marker layers of Box 8 and Shan 1 are determined, and the section 8 is subdivided into four sub-layers: box 81, Box 82, Box 83, Box 84, and Section 1 is subdivided into Shan 1. Mountain 12, Mountain 13 three sublayers. Except for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plain deposit in the box 84 layer, the other sub-layers are all meandering river delta plain deposits. It is shown in the Lian well profile that each small layer sand body is overlaid by multi-stage channel sand bodies, forming multiple upward thinning rhythmic combinations, which leads to obvious heterogeneity in vertical directi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sand bodies in the study area mainly include the nose structure of the high part of the local structure, the anticline and the syncline of the low part of the local structure, the depression trough.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s on natural gas enrichment is as follows: gas production is common in the high part of the structure and water production is common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four-sex relationship,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mud, sand and conglomerate,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member 8 and member 1 of Shanshan are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the lower limit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is obtained, the lower limit of porosity of Bo8 is 4 and the lower limit of permeability is 0.01mD. for the first member of Shan, the lower limit of permeability is 0.01mDand the lower limit of porosity is 2.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quartzite sandstone is generally larger in grain size, preference i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obvious difference in gas and water content. Lithic sandstone, generally small particle size,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gas and water distribution complex. By using the discriminant model established in the study of four-sex relationship, the litholog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can be determined, and the gas-water layer can be identified by chart method and total hydrocarbon gas measurement curve method, and the gas-water distribution map is drawn on the basis of gas-water identification. Referring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synthesizing all the above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nrichment of natural gas in the study area is mainly due to lithology, sandbody structur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of source rock,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 Finally, the favorable regions are predict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enrichment law.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新权;何光怀;;关键技术突破,集成技术创新 实现苏里格气田规模有效开发[J];天然气工业;2007年12期

2 张本全;袁万荣;陈郸;程绪彬;朱心万;;抓技术集成与管理创新 快速实现苏里格气田规模有效开发[J];天然气工业;2007年12期

3 闫红军;;模块化建设及在苏里格气田实施效果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12期

4 蒋辉;;苏里格气田自动化管理的初步实践[J];石油科技论坛;2010年04期

5 罗璇;刘德华;;苏里格气田裂缝方案优化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1期

6 王亮;史晓;;苏里格气田气井现状及钻井泥浆的成分、危害[J];北方环境;2011年03期

7 屈勇;黄朝阳;张宏伟;高玲芝;李燕;陈国标;;2000型机组在苏里格气田压裂施工的配置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04期

8 张惠林;;西部钻探完成苏里格气田最深水平井施工[J];国外测井技术;2013年06期

9 吴伟涛;陆祥;程豪杰;朱志峰;王高虎;;苏里格气田东区二叠系盒8、山1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23期

10 兰朝利;何顺利;门成全;张君峰;兰义飞;;苏里格气田开发选区技术探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桢禄;魏克颖;叶小闯;肖峰;廖明敏;;苏里格气田气井产量核实方法研究——桃2、桃7区块为例[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镜淇;蒋昌星;马瑾;杨绎民;;苏里格气田管理数字化的研究与应用[A];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宁夏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廖明敏;冯强汉;魏千盛;郝军慧;李桢禄;彭雪花;李宁;张强;;苏里格气田西区气水分布规律及生产制度优化[A];创新·质量·低碳·可持续发展——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周忠强;白自龙;吴付洋;吴红钦;蒋晶晶;;喷射引流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试验研究[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杜支文;代东每;吕杨;李凯;陈超;徐军;朱李安;;苏里格气田东区低伤害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毕曼;贾金娥;杨映洲;郭瑞华;邓伟;李林涛;;苏里格气田地面系统腐蚀控制工艺[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郝军慧;叶小闯;肖峰;岳君;吕亚博;冯晨;李亮亮;;动态监测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严锐锋;陈文;任振江;白双莉;;苏里格气田电子自动巡井系统[A];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宁夏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吴红钦;吴付洋;周忠强;王锦荣;杨波;方亮;贾金娥;郭瑞华;;苏里格气田集输系统运行评价[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陈文;蒋昌星;穆琨;李攀;谭祖清;马彬;;苏里格气田WiMAX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圭平;苏里格气田30亿立方米天然气骨架工程正式开工[N];中国石化报;2006年

2 记者 第广龙;苏里格气田规模开发全面启动[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记者 第广龙 特约记者 袁伟;苏里格气田开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记者 师啸;苏里格气田实现绿色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记者 第广龙 特约记者 彭旭峰 胡玉珍;苏里格气田正式投入规模开发[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记者 李军 通讯员 彭旭峰;苏里格气田日产能突破千万立方米[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记者 赵凡;苏里格气田日产逾千万立方米[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8 通讯员 李明邋赵卫军;为苏里格气田开发提供有力保障[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记者 彭旭峰邋通讯员 苏婵娟;苏里格气田日产量突破1500万立方米[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小雪 南洁;苏里格气田站场标准化建设“一箭四雕”[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方欣欣;苏里格气田南区二叠系盒8段(H_8)致密砂岩储层表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王卫红;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河流砂体沉积及其非均质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何东博;苏里格气田复杂储层控制因素和有效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郭建林;苏里格气田相对高产富集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王继平;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气水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6 谢庆宾;苏里格气田中区砂体展布和储层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董桂玉;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主力含气层段有效储集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8 邹新宁;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河道砂体识别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洁;苏里格气田陕186井区致密砂岩气储层描述[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任攀虹;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盒_(8上)段储层特征及地质建模[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姬随波;苏里格气田孔隙水的可动条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董欣;苏里格气田苏25区块盒8-山1段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李进;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马五_4、马五_5沉积微相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6 郭榕;苏里格气田苏14、桃7区块盒_(8-)山_1段地层对比与砂体展布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7 岳宁远;苏里格气田苏5、苏20区块盒_8段地层精细对比与沉积相特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8 马满意;苏里格气田井场生态恢复与保护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建阳;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主力层盒_8段气藏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俊杰;苏里格气田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09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209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