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时频联合域贝叶斯地震反演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4 18:18
【摘要】:时间域和频率域地震反演分别在不同域中考虑地震响应与模型合成地震记录的匹配程度进而搜索数据空间对应的最优模型参数。从贝叶斯估计理论出发,综合考虑时间域和频率域地震反演在地层分辨率和抗噪性方面特有的性质,联合贝叶斯稀疏反演框架、时间域反演理论及频率域反演方法,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框架的时频联合域地震反演方法,改善了频率域反演对噪声非常敏感的问题。模型测试表明,时频联合域稀疏反演在地震资料信噪比高的情况下保持了频率域反演分辨率高的优良特性,同时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延续了时间域反演抗噪能力强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和压制随机噪声之间的平衡。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试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Abstract]:Seismic inversion in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respectively considers the matching degree between seismic response and model synthetic seismic records in different domains and then searches for the optimal model parameters corresponding to data space. Based on the Bayesian estimation theory,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seismic inversion in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in terms of formation resolution and noise resistance, the framework of Bayesian sparse inversion, time domain inversion theory and frequency domain inversion method are considered. A time-frequency joint domain seismic 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Bayesian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frequency domain inversion to noise. The model tests show that the time-frequency joint domain sparse inversion maintains th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requency domain inversion resolu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f seismic data. At the same time, it extends the advantage of strong anti-noise ability in time-domain inver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resolution of seismic data and the suppression of random noise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are verified by theoretical model test and practical data processing.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基金联合重点项目(U156221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13CB22860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BSE28009) 中国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3550006-15-FW2099-0027)联合资助~~
【分类号】:P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世鑫;杜向东;韩文明;孙林洁;;适于Russell流体因子提取的孔隙弹性介质反射系数近似方程[J];石油物探;2016年02期

2 印兴耀;刘晓晶;吴国忱;宗兆云;;模型约束基追踪反演方法[J];石油物探;2016年01期

3 李超;印兴耀;张广智;刘倩;张世鑫;;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孔隙流体模量叠前AVA反演[J];石油物探;2015年04期

4 印兴耀;周琪超;宗兆云;刘汉卿;;基于t分布为先验约束的叠前AVO反演[J];石油物探;2014年01期

5 胡华锋;印兴耀;吴国忱;;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储层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J];石油物探;2012年03期

6 杨培杰;印兴耀;;非线性二次规划贝叶斯叠前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7 张繁昌;刘杰;印兴耀;杨培杰;;修正柯西约束地震盲反褶积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4期

8 陈建江;印兴耀;;基于贝叶斯理论的AVO三参数波形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培杰;地震子波盲提取与非线性反演[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丰麒;金之钧;盛秀杰;刘韬;;基于低频软约束的叠前AVA稀疏层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4期

2 束宁凯;汪新文;苏朝光;宋亮;钮学民;李强;;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浅薄储集层地震逐级精细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年04期

3 萧蕴诗;赵彦青;程成;;基于单位超球面上Mean Shift聚类的地震子波盲估计[J];计算机科学;2017年05期

4 陈启艳;高建虎;董雪华;;统计岩石物理技术在薄储层定量解释中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年03期

5 印兴耀;李坤;宗兆云;张玉昕;;时频联合域贝叶斯地震反演方法[J];石油物探;2017年02期

6 李志勇;张家树;蔡涵鹏;胡光岷;;基于Hampel三截尾函数的储层弹性和物性参数同步反演[J];石油物探;2017年02期

7 信鹏飞;彭苏萍;王攀;孙颖川;;煤层气定性及定量预测的拟密度反演方法[J];煤矿安全;2017年03期

8 赵小龙;吴国忱;;基于非稳态匹配的角度域叠前道集去调谐方法[J];物探与化探;2017年01期

9 张金明;文晓涛;李天;李世凯;张瑞;;基于多层调谐的基追踪高分辨率阻抗反演[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1期

10 赵小龙;吴国忱;曹丹平;;多尺度地震资料稀疏贝叶斯联合反演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毕俊凤;埕岛周围新近系含油性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郝前勇;岩石弹性参数反演与流体识别方法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李海山;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地震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印兴耀;张广智;刘倩;张世鑫;;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孔隙流体模量叠前AVA反演[J];石油物探;2015年04期

2 杨培杰;王长江;毕俊凤;刘书会;;可变点约束叠前流体因子直接提取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6期

3 印兴耀;曹丹平;王保丽;宗兆云;;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流体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年01期

4 印兴耀;周琪超;宗兆云;刘汉卿;;基于t分布为先验约束的叠前AVO反演[J];石油物探;2014年01期

5 印兴耀;宗兆云;吴国忱;;非均匀介质孔隙流体参数地震散射波反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12期

6 印兴耀;李超;张世鑫;;基于双相介质的地震流体识别[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7 印兴耀;张世鑫;张峰;;针对深层流体识别的两项弹性阻抗反演与Russell流体因子直接估算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7期

8 郝前勇;印兴耀;王玉梅;钮学民;张繁昌;;弹性模量流体因子在永新工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2年05期

9 刘洋;张家树;胡光岷;贺振华;;叠前三参数非高斯反演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10 宗兆云;印兴耀;吴国忱;;基于叠前地震纵横波模量直接反演的流体检测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定进;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陈建江;AVO三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成,谢桂生,吕中育,赵志伟,邹定永;地震反演与非线性随机优化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1年01期

2 张建宁;;关于地震反演结果非惟一性的讨论[J];油气地球物理;2003年04期

3 安鸿伟,李正文;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地震反演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2004年02期

4 ;专家专论——地震反演(一)[J];油气地球物理;2004年02期

5 ;专家专论——地震反演(二)[J];油气地球物理;2004年02期

6 陈勇;韩波;;时间推移地震反演的连续模型与算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7 张江华;林承焰;惠俊刚;王秀臣;;影响约束地震反演品质的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张静;杨勤林;王天琦;;深度域地震反演方法探索[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S1期

9 黄哲远;甘利灯;戴晓峰;李凌高;王军;;随机地震反演关键参数优选和效果分析(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2年01期

10 赵忠泉;;地震反演和频谱成像的综合应用[J];内江科技;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海宁;王洪宝;欧浩文;张世荣;;砂砾岩储层地震反演与解释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詹治田;刘淑妹;许云;;地震反演中的克里金方法[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林桂康;余钦范;;高分辨率随机地震反演及其在综合油藏建模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吴媚;李维新;符力耘;;基于测井曲线分频分析的地震反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C];2008年

5 王汉钧;张红英;陈亚军;王子兰;赵剑;;基于构造和沉积模式的建模新方法在地震反演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捍东;张如伟;赵迪;;一种可以表现沉积特征的地震反演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曾锐;刘洪;秦月霜;牛彦良;崔宝文;;基于局域波分解和约束插值的地震反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秀东;汤振清;陈清静;张宝水;;测井资料在煤田地震反演中的应用[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9 王秀东;汤振清;;测井资料在地震反演中的应用[A];山东煤炭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边西燕;唐文榜;李荫堂;;地震反演速度曲线特征分析(SIVCCA)储层追踪技术[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岳碧波;非线性/非高斯地震反演若干问题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NASIR KHAN;基于地震反演的下印度盆地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彭真明;地震反演中的非线性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畅;薄储层识别与评价在伊拉克H油田的应用[D];长江大学;2015年

2 王圣川;正则化约束稀疏脉冲地震反演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杨峰;地震反演在松辽盆地乾153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李达;基追踪反演算法改进研究与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张震;基于稀疏约束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6 张振宇;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在储层描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张宇航;地震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8 马涌贵;地震反演在大庆长垣北二西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肖西;地震反演在永乐油田葡362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10 李进;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沙二段—东营组地震反演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54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354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7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