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物源分析的一个误区:砂粒在河流搬运过程中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9-03-16 13:50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沉积学界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其不稳定成分逐渐变少,粒度逐渐变小,圆度逐渐变好",并把这一认识错误地运用到对砂岩的物源分析中。作者基于文献调研和现代河流砂研究成果,评述了关于砂粒的不稳定矿物含量、磨圆度、粒度这3个重要参数的研究进展,认为河流搬运过程中砂粒并没有向下游出现明显的不稳定矿物丢失,粒度和磨圆度也没有明显变化,这3个参数与搬运距离并无必然关系。因此,根据长石、岩屑、不稳定重矿物的多寡以及粒度大小、磨圆度好坏来推测砂岩物源区的距离远近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re has been a misunderstanding in Chinese depositional circles that "the unstable components of clastic materials gradually decrease, the grain size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 roundness gradually becomes better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debris in the process of running water". This understanding is erroneous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sandstone provenanc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odern river sand, the autho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ree important parameters, namely, unstable mineral content, grinding roundness and grain size of sand grain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loss of unstable minerals and no obvious changes in grain size and grinding roundness in the course of river transportation. These three parameters are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 distance.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feldspar, cuttings, unstable heavy minerals, grain size and grinding roundness, it is lack of scientific basis to infer the distance of source area of sandston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525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081)共同资助~~
【分类号】:P5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艳;;浅谈重矿物物源分析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2期

2 金艳;何雁兵;刘彬彬;;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9-长10_1物源分析[J];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03期

3 张宇昆;;物源分析方法研究[J];地下水;2013年05期

4 汪正江,陈洪德,张锦泉;物源分析的研究与展望[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年04期

5 魏斌,魏红红,陈全红,赵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刘东娜;;碎屑物源分析泛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8期

7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沉积物物源分析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3期

8 周新锋;李继红;王帅;聂志刚;;沉积物物源分析方法综述[J];地下水;2013年01期

9 吴世敏,陈汉宗;沉积物物源分析的现状[J];海洋科学;1999年02期

10 杨运海;;物源分析的几种方法[J];内江科技;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毕磊;杨守业;李超;郭玉龙;王权;;东海陆架粘土粒级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2 王峰;田景春;张锦泉;倪新锋;夏青松;;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物源分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刘永生;杨小平;周哲;李朝柱;;浑善达克沙地及其毗邻地区稀土元素与物源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C];2003年

4 刘招君;何玉平;和钟铧;陈永成;方石;陈秀艳;王伟涛;;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原型盆地恢复[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英利;大兴安岭中南部二叠纪砂岩物源分析对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亮;索伦—林西地区三叠纪砂岩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超;青海疏勒河地区三叠系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林孝先;陆源碎屑岩盆地综合物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侯伟;漠河盆地中侏罗世沉积演化与物源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梁伟;江西抚崇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6 嵇在飞;安徽霍邱安阳山地区八公山群地层时代及物源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吴琳娜;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地区二叠纪沉积砂岩物源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胡旭;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杰;鸡西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闫小雄;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古物源分析与沉积环境格局恢复[D];西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41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441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