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皖南晚白垩世恐龙蛋新类型

发布时间:2019-04-18 13:00
【摘要】:安徽黄山地区上白垩统徽州组中发现了恐龙蛋一新类型.根据蛋化石呈椭圆形,在蛋窝中沿长轴定向排列,不在同一层面,长径平均为13.86 cm,赤道直径平均为10.43 cm,形状指数为75.25;蛋壳外表面无纹饰,厚度平均为0.75 mm;壳单元整体呈降落伞形、三角形或锥形,排列疏密不均,锥体呈半球形,锥体层非常薄,平均厚度为0.12 mm,约为蛋壳厚度的1/6,柱状层近内表面和近外表面分别发育伞形结构;气孔道不规则等特征,区别于已发现的其他恐龙蛋类型,建立一新蛋属新蛋种——休宁伞形蛋(新蛋属,新蛋种)Umbellaoolithus xiuningensis oogen.et oosp.nov.;并建立一新蛋科——伞形蛋科(新蛋科)Umbellaoolithidae oofam.nov.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恐龙蛋类型的多样性,同时也为皖南地区晚白垩世红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证据.
[Abstract]:A new type of dinosaur eggs was found in Huizhou formation of Upper Cretaceous in Huangshan area, Anhu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oval shape of the egg fossil, it is arranged along the long axis in the egg nest. The average length diameter is 13.86 cm, and the equatorial diameter is 10.43 cm, shape index is 75.25. The average length diameter is 13.86 cm, and the equatorial diameter is 10.43 cm, shape index.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eggshell is non-striped, with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0.75 mm;. The shell elements are parachute-shaped, triangular or tapered, densely arranged unevenly, the cone is hemispherical, the cone layer is very thin, the average thickness is about 0.12 mm, which is about 1 / 6 of the eggshell thickness. Umbrella structure was developed in the columnar layer near the inner surface and near the outer surface, respectively. Different from other dinosaur egg types, a new egg species of the genus) Umbellaoolithus xiuningensis oogen.et oosp.nov.;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a new egg species of the genus Cynthia (New Egg genus, New Egg speci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rregular stomatal passage and so 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dinosaur egg types already found. A new egg family, Umbellaoolithidae oofam.nov., was established. This discovery not only enriches the diversity of dinosaur egg types, but also provides new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late Cretaceous red beds in southern Anhui.
【作者单位】: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110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012,41688103)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2011-g-32)资助
【分类号】:Q9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星;张晓虹;谭庆伟;赵喜进;谭琳;;中国内蒙晚白垩世一新巨龙类[J];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2 赵资奎;张蜀康;王强;汪筱林;;鲁东晚白垩世中-晚期恐龙多样性事件:恐龙蛋化石提供的证据[J];科学通报;2014年07期

3 孙启高;定量研究晚白垩世以来陆地生态系统演化格局和过程的新进展[J];生态学报;2001年04期

4 吴浩若;藏南晚白垩世赛诺曼期放射虫的新属种[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6年04期

5 阴家润;田莹;张毅;;晚白垩世菊石化石与加拿大彩斑宝石[J];自然杂志;2008年03期

6 石一;;晚白垩世的生物绝灭[J];化石;1986年04期

7 张翼翼;;松辽盆地松科1井南孔晚白垩世藻类化石组合划分[J];地层学杂志;2013年04期

8 李曼英;安徽宣州晚白垩世和古近纪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9 邹松林;王强;汪筱林;;江西萍乡地区晚白垩世副蜂窝蛋类一新蛋种[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3年02期

10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山东诸城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静;包丽娜;乔秀云;万传彪;万晓樵;;松辽盆地晚白垩世藻类化石组合及其古环境分析[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杜凤军;贾共祥;刘伟;;西藏尼玛一带晚白垩世孢子花粉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赵丽君;蔡正全;;浙江晚白垩世发现—长尾鸟化石[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赵丽君;蔡正全;;浙江晚白垩世发现一长尾鸟化石[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乔秀云;万传彪;;松辽盆地西部晚白垩世嫩江组三段孢粉组合[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大宁;孙秀玉;赵英娘;;青海、新疆部分地区晚白垩世—第三纪孢粉植物群[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5)[C];1986年

7 牛桂丽;翁霞;朱红卫;南科为;;河南南襄盆地邓州凹陷晚白垩世孢粉化石[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喜进;王克柏;陈树清;邢海;;北美和东亚地区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Edmontosaurus和Shantungosaurus的形态学相似性与系统发育关系(英文)[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强;赵资奎;汪筱林;张蜀康;;巨型长形蛋的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莎;高琴琴;张翼翼;屈海英;王曼艳;万晓樵;;“松科1井(北孔)”晚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早期轮藻化石组合[A];全国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年会、全国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陈一点邋记者 严红枫;浙江东阳市被命名为“中国恐龙之乡”[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全成;黑龙江嘉荫沿江地区晚白垩世植物群及地层[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荣;西藏亚东晚白垩世介形虫化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公繁浩;黑龙江嘉荫晚白垩世银杏属(Ginkgo)植物化石[D];吉林大学;2007年

3 Ivan Bolotsky(伊万·包罗斯基);黑龙江(阿穆尔)地区晚白垩世暴龙类恐龙(虚骨龙类)[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60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460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