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平利朱家院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01 12:27
【摘要】:南秦岭北大巴山区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长期而复杂的演化历史,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对于其成因及构造环境的认识,不同学者仍有不同看法。本文以陕西省平利县朱家院地区发育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ICP-MS等分析手段,对其岩相学、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因及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朱家院火山岩为黑云母粗面岩和石英粗面岩两种。同为细粒隐晶质结构、粗面结构,块状构造。造岩矿物主要为钾长石(40%~50%),钠长石(40%~45%),黑云母(3%~10%),少量石英和角闪石。副矿物为独居石、褐帘石、易解石、金红石、钛铁矿、磷灰石,少量的榍石、锆石、方解石。2.朱家院粗面岩为同源岩浆演化而来,且演化方向由黑云母粗面岩→石英粗面岩。岩石具有高稀土总量,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的右倾配分模式;微量元素具有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富集,Sr、P、Ti元素亏损等特征。3.朱家院粗面岩中,黑云母为造山环境成因的镁质黑云母;副矿物中独居石为岩浆成因的富铈独居石;易解石为碱性岩成因铌易解石;金红石为富铌金红石;钛铁矿为锰钛铁矿;锆石为碱性岩成因锆石。对副矿物成分的研究揭示,岩石中副矿物种类繁杂,成分普遍富含壳源元素,暗示与源区岩石成分有关。4.朱家院粗面岩的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或壳幔过渡带,在岩浆成岩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起主要作用。粗面岩形成于后碰撞造山环境,与区域基性-超基性岩墙群具成因上联系,二者均受区域断裂约束。5.朱家院粗面岩具稀有稀土元素成矿潜力。
【图文】:
3图 1-1 陕西省平利县朱家院交通示意图.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3.1 研究现状研究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较低,解放前基本上是地质空白区,解放后地勘单位先后区进行过各项地质调查和矿产评价等工作,并取得了以下地质成果: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平利地区进行了 1:20域地质调查;七十年代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队在工作区南部进行了以铜为主的普查评价工作。通过以上两次调查初步建立了区内地质概况的基本格架,为以后的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物化探队在工作区及周边地区系统地开
区域上经历了中新元古代、古生代以及中生代岩浆事件和造山作用才演化在的构造格局。区内地层以区域性曾家坝-红椿坝大断裂为分界线,分为紫阳-平利小区和高滩-兵房区。总体呈 NW-SE 向展布,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Pt2)郧西群、耀岭河群一套变质的火山碎屑岩以及早古生界(PZ1)寒武-志留系的一套泥质碎屑岩建造(陕西省矿产局,1989;夏林圻等,2008)。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 NW-SE 向区断裂红椿坝-曾家坝断裂及其旁侧众多的 NW-SE 向次级断裂,构成了区内构造的基本(张二朋等,1993;涂怀奎,1993)。以区内的区域性断裂红椿坝-曾家坝断裂带为北为紫阳-平利复背斜,以南为高滩-兵房街复向斜。区内岩浆岩主要沿红春坝-曾家坝分布,且尤以断裂南部分布较广,岩浆岩以早古生代的超基性、基性(多以岩墙形式)及酸性岩类为主。区内基性次火山岩,辉石玢岩,,碱性次火山岩脉广泛出露(周鼎,1995;徐学义等,1996,1997;张成立等,1999,2002,夏林圻等,200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588.14
【图文】:
3图 1-1 陕西省平利县朱家院交通示意图.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3.1 研究现状研究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较低,解放前基本上是地质空白区,解放后地勘单位先后区进行过各项地质调查和矿产评价等工作,并取得了以下地质成果: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平利地区进行了 1:20域地质调查;七十年代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队在工作区南部进行了以铜为主的普查评价工作。通过以上两次调查初步建立了区内地质概况的基本格架,为以后的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物化探队在工作区及周边地区系统地开
区域上经历了中新元古代、古生代以及中生代岩浆事件和造山作用才演化在的构造格局。区内地层以区域性曾家坝-红椿坝大断裂为分界线,分为紫阳-平利小区和高滩-兵房区。总体呈 NW-SE 向展布,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Pt2)郧西群、耀岭河群一套变质的火山碎屑岩以及早古生界(PZ1)寒武-志留系的一套泥质碎屑岩建造(陕西省矿产局,1989;夏林圻等,2008)。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 NW-SE 向区断裂红椿坝-曾家坝断裂及其旁侧众多的 NW-SE 向次级断裂,构成了区内构造的基本(张二朋等,1993;涂怀奎,1993)。以区内的区域性断裂红椿坝-曾家坝断裂带为北为紫阳-平利复背斜,以南为高滩-兵房街复向斜。区内岩浆岩主要沿红春坝-曾家坝分布,且尤以断裂南部分布较广,岩浆岩以早古生代的超基性、基性(多以岩墙形式)及酸性岩类为主。区内基性次火山岩,辉石玢岩,,碱性次火山岩脉广泛出露(周鼎,1995;徐学义等,1996,1997;张成立等,1999,2002,夏林圻等,200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588.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国伟,孟庆任,于在平,孙勇,周鼎武,郭安林;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6年03期
2 张国伟,董云鹏,赖绍聪,郭安林,孟庆任,刘少峰,程顺有,姚安平,张宗清,裴先治,李三忠;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与勉略缝合带[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年12期
3 陈毓川,王平安,秦克令,赵东宏,毛景文;秦岭地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区域成矿规律探讨[J];矿床地质;1994年04期
4 朱赖民;张国伟;李r
本文编号:2521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2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