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柴达木盆地大煤沟地区多泉山组风暴沉积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9-08-27 15:07
【摘要】:柴达木盆地大煤沟地区下奥陶统多泉山组发育了一系列角砾状灰岩沉积组合,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具有风暴沉积的特征,是风暴作用形成的风暴岩。该区风暴沉积构造主要有底面侵蚀构造、粗粒滞留沉积、丘状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镜下多见生物碎屑与砂屑混杂现象,多具次生孔隙和缝合线。根据不同的沉积序列组合方式,将该区风暴沉积划分为原地风暴沉积、近源风暴沉积和远源风暴沉积,并建立了相应沉积环境模式。风暴沉积的发现,表明研究区在早奥陶世处于较低纬度的浅海台缘—斜坡环境,为研究古纬度与板块演化提供了地质学证据,在古地理恢复及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大煤,南中,柱状剖面,下奥陶统


新疆石油地质2017年图2研究区大煤沟南中—下奥陶统柱状剖面灰黑色粉砂质页岩,产丰富的笔石深灰色钙质细砂岩夹黑色页岩黑色笔石页岩夹深灰色薄层灰岩,底部为含砾屑粗砂质灰岩,向上为细砂泥页灰岩,该层页岩中盛产笔石灰黑色含粉砂碳质页岩夹灰色砾状灰岩,底部为厚度不稳定的灰白色薄层灰岩。页岩中产笔石浅灰色砾状灰岩夹燧石结核灰岩深灰色薄层—中薄层状灰岩夹少量黑色页岩,页岩中产笔石理恢复具有一定意义。本文着重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大煤沟地区发现的风暴沉积进行研究,并在宏观和微观上对风暴沉积特征进行解析,丰富了大煤沟地区记录风暴沉积的地质资料,为研究区古纬度与板块演化提供了地质学证据,,在古地理恢复及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大煤沟地区(图1),主要发育了稳定型的震旦系全吉群碎屑岩、寒武系至中奥陶统的碳酸盐岩沉积盖层,由于加里东运动的影响,缺失上奥陶—中泥盆统,中奥陶统直接被上泥盆统牦牛山组(D3m)砾岩覆盖[8]。研究区奥陶系出露中奥陶统石灰沟组(O2s)与下奥陶统多泉山组(O1d)。石灰沟组主要由深灰色至灰黑色页岩组成,局部变质为黏板岩,夹有少量的泥灰岩、粉砂岩,含有较多的笔石化石,是典型的笔石页岩沉积,与下伏多泉山组呈整合接触[9]。多泉山组主要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灰色含燧石条带灰岩、砾状灰岩及泥质灰岩,上部发育少量灰黑色笔石页岩,为一套富含生物化石的碳酸盐建造(图2)。2岩石学特征2.1露头宏观特征风暴沉积发育在多泉山组上部,主要为含生物碎屑角砾灰岩、钙质细砂岩、泥晶灰岩等。剖面内与风暴作用相关的灰岩均呈角砾状,依据其发育特征,分为?

区域地质图,构造位置,区域地质


笔石灰黑色含粉砂碳质页岩夹灰色砾状灰岩,底部为厚度不稳定的灰白色薄层灰岩。页岩中产笔石浅灰色砾状灰岩夹燧石结核灰岩深灰色薄层—中薄层状灰岩夹少量黑色页岩,页岩中产笔石理恢复具有一定意义。本文着重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大煤沟地区发现的风暴沉积进行研究,并在宏观和微观上对风暴沉积特征进行解析,丰富了大煤沟地区记录风暴沉积的地质资料,为研究区古纬度与板块演化提供了地质学证据,在古地理恢复及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大煤沟地区(图1),主要发育了稳定型的震旦系全吉群碎屑岩、寒武系至中奥陶统的碳酸盐岩沉积盖层,由于加里东运动的影响,缺失上奥陶—中泥盆统,中奥陶统直接被上泥盆统牦牛山组(D3m)砾岩覆盖[8]。研究区奥陶系出露中奥陶统石灰沟组(O2s)与下奥陶统多泉山组(O1d)。石灰沟组主要由深灰色至灰黑色页岩组成,局部变质为黏板岩,夹有少量的泥灰岩、粉砂岩,含有较多的笔石化石,是典型的笔石页岩沉积,与下伏多泉山组呈整合接触[9]。多泉山组主要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灰色含燧石条带灰岩、砾状灰岩及泥质灰岩,上部发育少量灰黑色笔石页岩,为一套富含生物化石的碳酸盐建造(图2)。2岩石学特征2.1露头宏观特征风暴沉积发育在多泉山组上部,主要为含生物碎屑角砾灰岩、钙质细砂岩、泥晶灰岩等。剖面内与风暴作用相关的灰岩均呈角砾状,依据其发育特征,分为块状角砾灰岩和堆积状角砾灰岩。块状角砾灰岩表面呈灰黑色,分选较差,角砾粒径一般为5~8cm,砾屑含量达80%左右;多呈次棱角状至次圆状,粒间为灰泥充填,局部为点接触;内部不具层理,杂乱排列,底面与黑色笔石页岩呈突变接触,?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3-006)
【分类号】:P512.2;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祖汉;古风暴沉积的化石标志[J];沉积学报;1988年02期

2 张瑞林;申少宁;武征;;甘肃迭部当多沟擦阔合组的风暴沉积[J];西北地质科学;1988年01期

3 张瑞林;申少宁;武征;;甘肃迭部当多沟擦阔合组的风暴沉积[J];西北地质科学;1988年21期

4 邱金荣,岳文浙,业治铮;南京东郊石炭纪威宁期的风暴沉积[J];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9年01期

5 许世远,邵虚生,陈中原,严钦尚;长江三角洲风暴沉积系列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年07期

6 李文厚;邵磊;林晋炎;梁金哲;;秦岭刘岭群风暴沉积的基本特征[J];岩相古地理;1990年06期

7 吕孝威;伏美燕;尹帅;乐锦鹏;张幸;;陆棚风暴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8 许世远,邵虚生,洪雪晴,陈学林;杭州湾北部滨岸的风暴沉积[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4年12期

9 吕炳全,韩昌甫,郑世培;北部湾涠洲岛晚更新世风暴沉积[J];科学通报;1987年05期

10 马永生,仲力;风暴沉积、风暴岩的研究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瑞林;申少宁;武征;;甘肃迭部当多沟擦阔合组的风暴沉积[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1)[C];198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瑜;豫西北及晋东南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风暴沉积及伴生遗迹化石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芳;豫西偃师地区寒武系张夏组风暴沉积特征及意义[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强;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风暴沉积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29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29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