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周期视电阻率时间序列的深部构造应力变化——以沂沭断裂带北段为例
【作者单位】: 山东省地震局;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工作任务(2015010402) 山东省地震局青年基金(JJ1404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4104)共同资助
【分类号】:P315.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小芳;视电阻率及其差分曲线在岩土分层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2 沈平;强建科;李永军;阮百尧;;井间视电阻率的几何成像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顺国;熊彬;;广域视电阻率的数值计算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年04期
4 曹昌祺;水平分层大地的交流视电阻率[J];地球物理学报;1978年03期
5 ;岩石视电阻率与压力关系的试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6 邓本让;关于非均匀介质中电导率按深度变化时的势及其视电阻率函数[J];地球物理学报;1981年01期
7 张同俊;矿井岩层受力状态与视电阻率关系的实验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81年01期
8 关华平;土体视电阻率模拟实验[J];华南地震;1988年02期
9 赵家骝,李海亮,李建,,王燕琼;用正向供电技术提高视电阻率观测精度[J];西北地震学报;1996年02期
10 彭自正,牛志仁;裂隙非均匀分布岩石中的电位及视电阻率计算[J];地震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峰;廖春庭;安金珍;;大模型剪切和摩擦滑动的视电阻率变化[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峰;安金珍;廖春庭;;野外人工塌陷断裂视电阻率变化实验[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峰;安金珍;;岩石蠕变的视电阻率变化实验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裴海振;孙豁然;陈继宏;王恩德;周伟;;铁矿山资源评价与探测新技术研究——高密度视电阻率成像系统在弓长岭铁矿的应用[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5 彭自正;牛志仁;;含有裂隙岩石中的电场分布及视电阻率计算[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袁博;李帝铨;;正交激励双电极源的电场分量表达式和视电阻率提取优势[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皓平;朴化荣;;垂直偶极电磁测深的全波视电阻率响应[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白登海;Maxwell A Meju;卢健;王立凤;何兆海;;时间域瞬变电磁法中心方式全程视电阻率的数值计算[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C];2003年
9 石富强;邵辉成;张国强;方炜;;偶极接地线干扰视电阻率观测及其抑制方案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昌彦君;王华军;罗延钟;;EH—4系统测深数据的全频域视电阻率计算[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天成;电阻率成像技术的二维三维正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江伟;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全程视电阻率计算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妍;基于EH4电磁成像系统的含水层结构解译及参数估算方法研究[D];防灾科技学院;2016年
3 杨玺;地质体视电阻率图像生成与异常识别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段明杰;磁性大定源回线装置的全区、全期视电阻率的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王新斌;瞬变电磁法大定源回线全区视电阻率的计算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代璞璞;管道腐蚀视电阻率成像检测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7 沈平;井间电阻率成像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宇航;矿井瞬变电磁法多匝小回线视电阻率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陆自清;基于物探数据融合的视电阻率联合反演方法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10 田继枫;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视电阻率参数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2529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2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