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青海省马海盆地洪水资源化及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9-10-10 18:10
【摘要】:马海盆地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属典型的封闭干旱性盆地,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作为研究区内重要的水资源利用类型,已经成为当地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利用洪水资源回补地下水成为当地弥补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式。研究区内的马海盐湖作为当地重要钾矿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钾矿溶采无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已经无法满足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以往的开采中钾矿并没有被开采完全,造成了现在产量效益与开采技术的矛盾。本次研究将重点探究马海盐湖矿区新型开采模式—多层卤水补采技术以及洪水资源化利用方案;综合分析研究区内的水文地质特征,构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根据研究区未来发展规划,拟定地下水利用情景;基于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预测地下水系统对各情景的响应。研究马海矿区新型钾矿开采模式,马海盆地地下水循环特征以及此循环对各种开采利用模式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文得到结论如下:1、通过本次创新设计研究的地下流场可控的并行管卤水和固体盐类采补技术,可直接开采价值较低的低品位固体盐类,从而增加可利用的资源总量。2、综合洪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洪水资源化利用方案,利用公路坝截留住洪水,汇集山前洪水,在渗透性较好的公路涵洞下方挖掘洪水滞留槽,以增大入渗量,达到洪水回补的目的。3、构建非均质、各向同性、三维稳定流模型地下水数值模型,运用实测水位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本次模拟潜水和承压水水位拟合较好,结果真实可信,为预测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计算不同情境下水资源量的分配,预测钾盐矿开采深部承压水和山前洪水补给地下水两种情景对研究区内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盐矿开采深部承压水对绿洲地下水水位影响较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安;长江洪水资源化思考[J];地球科学;2003年04期

2 郭青平,万日明,万莹;天津市洪水资源化探讨[J];海河水利;2003年02期

3 ;洪水资源化的实践[J];中国防汛抗旱;2004年01期

4 国家防办课题调研组;;洪水资源化调研报告[J];中国防汛抗旱;2004年02期

5 王道席,陈焰明,靳锋,刘红珍;黄河洪水资源化及其保障措施[J];水电能源科学;2004年01期

6 程殿龙,尚全民,万海斌,成福云;以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对待洪水资源化[J];中国水利;2004年15期

7 韦凤年 ,周培玲;沂沭泗水利管理局 科学调度水资源 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 [J];中国水利;2004年19期

8 邢焕政,刘东康,杨山林;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化潜力探讨[J];海河水利;2004年05期

9 江涛,刘祖发,黎坤,陈晓宏;广东省洪水资源化探讨[J];生态环境;2005年04期

10 冯峰,孙五继;洪水资源化的实现途径及手段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一夫;;闽江洪水资源化的可行性分析[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效武;施宏江;朱兆成;;洪水资源化的实现方式和途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3 邱海椿;吴东围;朱天赐;;厦门市翔安区洪水资源化应用及保障[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瑞川;石宝红;安正刚;;依托科技 实现洪水资源化[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5 戴宗仁;;莆田市洪水资源化应用浅析[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石长伟;张英;张广林;;渭河中下游洪水资源化研究探索[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景宜;;洪水管理与洪水资源化研究进展[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青勇;杜贞栋;黄继文;李旺林;;滨海地区生态建设与雨洪水资源化——以莱州市王河流域为例[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雨水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魏占起;;白城地区缓解水资源短缺与洪水资源化[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刘奕山;;山美水库实践洪水资源化——开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研究与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减灾专委员会暨水库汛限水位动态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殿龙 尚全民 万海斌 成福云;科学积极地对待洪水资源化[N];中国水利报;2004年

2 ;洪水资源化:人水和谐相处的新探索[N];中国水利报;2004年

3 向立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洪水资源化: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张光义;洪水资源化之重[N];黄河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静;洪水资源化是要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6 大地;洪水资源化利用有作为[N];黄河报;2013年

7 任东升 满一宏;吉林:专家献策洪水资源化[N];中国水利报;2004年

8 ;洪水资源化——安全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点[N];中国水利报;2005年

9 蒋云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刘攀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讲师、水文水资源学博士;水库调度 实现洪水资源化[N];中国水利报;2006年

10 大连理工大学 周惠成邋梁国华;洪水资源化:让洪水变害为利[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招;水库的洪水资源化理论和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亚;天津市洪水资源化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徐冬梅;水库群防洪调度与洪水资源化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丁伟;城西湖蓄洪区洪水资源化优化调度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建丽;洪水资源化利用及经营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项洋旭;青海省马海盆地洪水资源化及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蒋沙沙;红水河梯级开发条件下洪水资源化利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5 吴成国;水库洪水资源化调度方案优选智能方法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韩松;入库洪水资源化问题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7 李玮;洪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及风险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8 于兴杰;安康水库洪水规律及洪水资源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7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47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