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云南富宁县者桑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9 23:15
【摘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我国主要金矿床类型之一,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良好的成矿远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加强对此类矿床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者桑金矿床位于滇、黔、桂“金三角”构造带,是滇东南金成矿带中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前人对于该矿床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载金矿物的特征、金的赋存状态以及控矿条件和找矿方向,缺乏对于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方面的研究。本次论文通过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和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对者桑金矿床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条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特征和来源以及矿床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者桑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类型有液体包裹体、含液相CO2包裹体和纯气体包裹体,以液体包裹体为主;矿床是在低温(163℃~309℃)、低压(16.1MPa~33.7MPa)、浅成(0.64Km~1.25Km)条件下形成的;成矿流体属于低盐度(4.1%~14.8%)、低密度(0.8g/cm3~1.0g/cm3)范畴。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温度、成矿压力逐渐减低,而成矿流体的密度逐渐升高。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含少量的H2、N2、CH4和CO,液相中阴离子以Cl-为主,F-含量较低;阳离子以Ca2+、Na+、K+为主,其次为Mg2+和Al3+。包裹体的成分特征显示出成矿流体的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成矿流体的lgfO2分布于-51.3~-62.6,平均值为-54.7,从成矿Ⅰ阶段到成矿Ⅲ阶段lgfO2逐渐降低;pH值为5.907~6.283,平均值为6.04,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pH值逐渐增加;Eh值为-0.281~-0.131,平均值为-0.199,从成矿Ⅰ阶段到成矿Ⅲ阶段Eh值逐渐增高。包裹体中水的氢同位素组成δD V-SMOW值变化-70.2‰~-46.5‰,平均值为-56.4‰;石英中氧同位素组成δ18O V-SMOW值变化于6.7‰~14.6‰,平均值为11.4‰;计算出包裹体中水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H2O值变化于-5.1‰~4.8‰,平均值为1.4‰。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者桑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为大气降水。初步分析认为大气降水下渗后受到地热或者岩浆烘烤作用后向上循环,金的矿化发生在成矿流体在热循环过程中与赋矿围岩的相互作用中,并在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常海亮;新疆阿舍勒Ⅰ号铜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时序关系[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7年03期

2 张德会;张文淮;;流体包裹体研究若干进展及对热液矿床研究的启示[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本文编号:2546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46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