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大兴安岭中段早三叠世O型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发布时间:2019-11-03 00:19
【摘要】:为了研究大兴安岭中段地区早三叠世的构造背景问题,以下三叠统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等离子质谱法分别对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是一套中酸性钙碱系列岩石组合,具有高Sr、低Yb与Y和高Sr/Y的特点,为钠质(O型)埃达克岩.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古亚洲洋于早三叠世时期闭合的碰撞应力使贺根山-嫩江-黑河构造带活化,推动构造带内年轻地壳由南向北俯冲,进而推动古生代残留洋壳向更深的地幔插入,在此过程中加热并熔融、喷出地表形成哈达陶勒盖组埃达克岩,并在山间盆地沉积了湖相碎屑堆积-老龙头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旗;;埃达克岩研究的回顾和前瞻[J];中国地质;2008年01期

2 冯建阳;宋洪民;王军;;国内外埃达克岩研究现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年12期

3 常铭;王洋;;埃达克岩的种类及拉曼实验讨论[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08期

4 王强,许继锋,赵振华;一种新的火成岩——埃达克岩的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5 张旗,王焰,刘伟,王元龙;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2002年07期

6 张旗,王元龙,张福勤,王强,王焰;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2年03期

7 孙宏伟,王海坡,张炯飞;埃达克岩研究现状[J];地质与资源;2003年01期

8 朱弟成,潘桂棠,段丽萍,夏林,廖忠礼,王立全;埃达克岩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北地质;2003年02期

9 张旗,王焰,刘红涛,王元龙,李之彤;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 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J];地学前缘;2003年04期

10 廖宗廷;埃达克岩研究及斑岩铜矿找矿新方向[J];铜业工程;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旗;;埃达克岩研究的回顾和前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旗;王焰;刘伟;王元龙;;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张旗;王焰;刘红涛;王元龙;李之彤;;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地球动力学)[C];2003年

4 汪洋;;C型埃达克岩成因的岩相学与相平衡约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旗;钱青;王焰;;埃达克岩系的特征与晚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问题[A];中国古陆块构造演化与超大陆旋回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赵振华;王强;熊小林;张海祥;牛贺才;许继峰;白正华;乔玉楼;;新疆北部的两类埃达克岩[A];火山作用与地球层圈演化——全国第四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旗;;关于C型埃达克岩成因的再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8 张旗;;低硅埃达克岩和高硅埃达克岩问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9 张静;;埃达克岩及其成矿作用和相关问题的讨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肖龙;;富钾埃达克岩:加厚下地壳变质基性岩脱水熔融的产物[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司徒瑜;侯增谦提出埃达克岩成因新模式[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刘曙甲 刘志伟 曹南燕;2.5亿年前地球曾出现致命高温[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剑波;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古海洋环境地球化学示踪指标的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胡永斌;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埃达克岩成因及成矿启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3 刘石磊;贵州兴义地区早三叠世沉积环境演化及其生物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4 张利伟;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和龙山组沉积环境变化及其生物学响应[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寒;西藏南部仲巴微地体中新世埃达克岩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古丽给娜;西准包古图地区中酸性小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埃达克岩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3 张喜;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燕山期岩浆岩与铁(铜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常华进;北祁连东段银硐梁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D];兰州大学;2006年

5 段雄;上扬子地区早寒武世及早三叠世巨鲕灰岩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林健飞;南大巴山城口—巫溪地区早三叠世的沉积构造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程明;重庆地区早三叠世错时相沉积类型及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杰;下扬子地区早三叠世蠕虫状灰岩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王艳艳;川西北地区早三叠世早期错时相灰岩特征及其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华;上扬子地区早三叠世错时相沉积记录[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4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54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