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滨海典型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可利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3 01:47
【摘要】:地下水是滨海地区的重要水源,主要用于灌溉和饮用,这两种用途都直接关乎人体健康。滨海地下水易受陆地污染源和海水入侵影响:海水入侵使地下水化学组分发生变化,水质咸化,咸化的灌溉水容易危害作物的生长,使土地盐碱化;陆源污染使地下水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导致土壤和作物累积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地下水依存度较大:雷州半岛地下水用水量为6.46亿m3,占总用水量24.0%,海南岛地下水供水量为3.02亿m3,占总供水量6.7%。但迄今,该区域尚无系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和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地下水长期利用的适用性存疑。本文选取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滨海典型区地下水进行研究,分析其可利用性:钻取深达40米的监测井,剖析地层状况;深入分析其水化学数据,探讨其用于灌溉的长期影响;测试并分析其重金属含量,研究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在甄别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控制风险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除了HCO3-,其他离子均出现超过饮用水标准限值的状况;地下水中主要的离子组分为Cl-和Na+,其次为SO42-和Mg2+,这四种离子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潮期对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影响较小;化学组分的逐时变化规律主要受到地层的影响,属于弱变异和中等变异。(2)利用常规的内梅罗水质评价法得到地下水基本属于V类,无法区分灌溉用水的水质差异;因此,采用舒卡列夫分类、苏林分类和Piper三线图法对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分类,地下水主要为Cl Na型水;通过化学组分比例系数、Gibbs图,并结合研究区地层地质情况探讨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地下水基于海水混合作用、蒸发结晶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组分特征。(3)地下水中重金属超标严重,所有水样的Cd、As和Al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超标率为100%,部分水样的Pb、Ni、Fe和Mn含量超过饮用水限量标准,超标率分别为66.7%、16.7%、16.7%、16.7%;基于灌溉水质标准,Cd的超标率为66.7%;地下水重金属超标主要受到当地无序快速发展的工农业、养殖业的影响。(4)构建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集对分析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地下水灌溉适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83.3%的地下水都不太适合或不合适用于灌溉。其中影响灌溉水质的主要原因一是矿化度过大,水质咸化,不利于植物生长,并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二是重金属超标严重,毒性累积,危害人类健康。(5)将本地泛滥成灾的水葫芦制备成水葫芦生物碳用于净化地下水中危害最大的重金属Cd,实验结果表明去除效果好,去除率超过80%;实验结果为治理地下水污染,提高当地地下水可利用性提供了新的途径。(6)不太适合直接灌溉的高矿化度地下水,可通过与淡水混合的方法达到灌溉用水要求;同时应该加强环境管理,减小陆源污染影响。综上所述,研究区地下水已受到海水入侵和陆源污染的双重影响,在可利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风险,提高地下水这个重要水源的可利用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芳,王磊,刘坤书,刘庆军;长葛县规划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河南地质;2001年04期

2 吴耀国,李云峰,王惠民,王超;污染河流对沿岸土壤和地下水化学环境的影响——以徐州奎河为例[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佟兆生,付强,魏庆利,姜蕊云;建三江分局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J];农机化研究;2002年01期

4 陈永金,陈亚宁,李卫红,刘加珍;生态输水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5 陈永金,陈亚宁,刘加珍;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特征对生态输水的动态响应(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5年01期

6 沈玲玲;李晓;韦玉婷;;四川温江金马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年09期

7 刘文忠;王立勇;陈兴国;张旭临;李楠;;大庆市地下水化学特征[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年01期

8 高彦伟;陈殿友;张书辰;;长春市地下水化学污染风险分析[J];工程勘察;2009年12期

9 陈永金;陈亚宁;刘加珍;;堤防修建对塔里木河中游湿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盐运移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李卫红;陈永金;张保华;刘加珍;;塔里木河中游地下水化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化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尚新生;;官地水电站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杨天笑;郭永海;;中国高放废物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玮;;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董春雨;王乃昂;陆莹;陈立;;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表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张炜;;地下水化学多组分综合观测与地震预报[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6 杨友运;;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沉积成岩相与地下水化学变化[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文波;河套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华;忻州市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梁燕燕;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滨海典型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可利用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洪玉莲;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晓娟;银川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5 王娟;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李小等;青海省诺木洪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D];长安大学;2012年

7 冯波;吉林省西部地下水化学特征演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付梅;成都青白江地区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及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于国庆;北京市郊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总硬度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窦妍;盐池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化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4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54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2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