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龙门山北段中生代叠瓦逆冲推覆构造结构与运动学研究
【图文】:
青川-平武断层所处的构造位置、性质与作用进行研究,,从而分析青川-平武断层对于龙门山北部构造演化的影响,建立更精细的大地构造演化模式。整体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图:
西到甘孜州边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 103°20′-107°,北纬 31°20′-34°,范围包括 1:20 万绵阳幅、平武幅、文县幅和武都幅、碧口幅、略阳幅等 16 幅地质图绝大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澄;再探逆冲推覆构造研究的进展和动向[J];地质科技情报;1985年01期
2 郭玉贵,孙张飞;再论东秦岭柞水迷魂阵逆冲推覆构造[J];海洋地质动态;1995年04期
3 郑志强,苏江湖,马金清;闽北仁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J];福建地质;2001年02期
4 刘明强,党引业,龚全胜;甘肃北山平头山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J];西北地质;2002年01期
5 崔学军,刘春根,钟达洪,吴富江,王迪文;井冈山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年01期
6 江来利,吴维平,储东如,刘贻灿,张勇;大别山北部碰撞后伸展-逆冲推覆构造[J];科学通报;2003年14期
7 刘正宏,徐仲元,杨振升,刘茂修,赵达,赵羽君;鄂尔多斯北缘石合拉沟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4年01期
8 张达景;胡健民;蒙义峰;郑孟林;付茂兰;;塔里木盆地西南部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地质通报;2007年03期
9 常立海;王晓勇;王献忠;赵炳新;梁海军;;大兴安岭北部漠河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演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王新梅;刘正贤;;黔西北垭都地区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分析[J];贵州地质;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瑞飞;孙卫;高静乐;宋广寿;;逆冲推覆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含油气性[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周敬斌;;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和5.12汶川大地震机制的一种观点[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5: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深部结构与地震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天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叶培盛;拉萨地块中部蛇绿岩与逆冲推覆构造[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3 裴先治;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的形成演化与动力学特征[D];西北大学;2001年
4 毕珉烽;滇东南麻栗坡一带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U喢
本文编号:2566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6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