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北秦岭二郎坪杂岩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0-03-09 00:23
【摘要】:碎屑锆石为沉积岩中最稳定的矿物,其年龄谱系不仅可限定沉积物的最大沉积年龄与物源性质,而且能够为探讨其形成构造环境提供关键约束。作为北秦岭构造带主要构造岩石地层单元之一,二郎坪杂岩由北、中、南三个构造岩片——北部碎屑岩片、中部蛇绿岩片和南部变碎屑岩片组成。本文对二郎坪杂岩南部变碎屑岩片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龄测试研究,获得样品锆石谐和年龄值分布在500±7Ma~3894±5Ma之间,1个年龄高频集中区为0.9~1.0Ga,6个次要年龄集中区分别为500~600Ma、750~850Ma、1.35~1.48Ga、1.6~1.75Ga、2.6~2.7Ga和3.0~3.4Ga。研究结果表明:1)最小峰值年龄限定二郎坪杂岩南部碎屑岩片原岩的最大沉积时代为500Ma,结合西庄河花岗闪长岩侵入南部岩片的地质事实,南部岩片的形成时代应为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纪(500~475Ma),明显早于中部蛇绿岩片中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463~475Ma);2)通过与邻区地质事件年龄谱峰及其锆石阴极发光图像特征的对比,二郎坪杂岩变碎屑岩原岩的物源分别主要来自南部秦岭杂岩中的早新元古代花岗岩和北部华北南缘熊耳群中元古代火山岩,其物源具有双源性,暗示其形成于与伸展作用相关的裂谷或弧后盆地构造背景,而二郎坪蛇绿岩片所代表的古洋盆可能正是在此基础上发育产生的;3)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分析,二郎坪杂岩中的沉积碎屑岩片可能形成于商丹洋向北俯冲期间所产生的弧后伸展盆地构造环境;4)通过与宽坪岩群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的对比,揭示二者碎屑锆石具有相似的年龄谱峰,结合宽坪群变沉积岩中发现大量疑源类、几丁虫和虫颚等早-中奥陶世化石组合以及二郎坪杂岩蛇绿岩片中的火山岩夹层硅质岩中发现早-中奥陶世牙形石和放射虫的研究,分析认为二者沉积物的沉积时代相近,沉积物源几乎完全一致,暗示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可能具有一致性;5)二郎坪蛇绿岩片中的典型的与洋壳俯冲有成因联系的弧火山岩的形成时代(463~475Ma)明显迟后于区内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峰期变质时代(514~484Ma)约20~30Myr,清楚地表明二郎坪洋壳拖曳秦岭杂岩发生陆壳俯冲-深俯冲作用的可能性不大;6)二郎坪杂岩南部碎屑岩片和宽坪岩群碎屑沉积物中碎屑锆石中最主要的年龄集中区(0.9~1.0Ga)的物源来自秦岭杂岩中的早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而缺少秦岭杂岩中的早古生代岩浆岩和HP/UHP变质岩石锆石的年龄信息,明确指示二郎坪与宽坪盆地沉积时,秦岭杂岩重要组成的早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已出露于地表接受剥蚀,而秦岭杂岩中出露的HP/UHP岩石和早古生代岩浆岩未抬升出露地表,即秦岭杂岩现今出露的前早古生代陆壳物质不是整体而是部分经历了陆壳俯冲-深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多吉;温春齐;郭建慈;范小平;李小文;;西藏4.1Ga碎屑锆石年龄的发现[J];科学通报;2007年01期

2 徐勇航;陈坚;;台湾海峡西岸闽江口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碎屑锆石铀-铅定年及物源意义[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0年04期

3 何世平;李荣社;王超;张宏飞;计文化;于浦生;辜平阳;时超;;青藏高原北羌塘昌都地块发现~4.0Ga碎屑锆石[J];科学通报;2011年08期

4 马收先;孟庆任;曲永强;;华北地块北缘上石炭统—中三叠统碎屑锆石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10期

5 袁伟;杨振宇;杨进辉;;河西走廊晚泥盆世地层中冥古宙碎屑锆石的发现[J];岩石学报;2012年04期

6 谢静;杨石岭;丁仲礼;;黄土物源碎屑锆石示踪方法与应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06期

7 杜秋定;汪正江;王剑;卓皆文;谢尚克;邓奇;杨菲;;湘中长安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3年02期

8 王一剑;刘洪军;周娟萍;渠洪杰;;东准噶尔卡姆斯特北海相火山-沉积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11年06期

9 谷丛楠;周志广;张有宽;柳长峰;刘文灿;於炀森;;内蒙古白乃庙地区白音都西群的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现代地质;2012年01期

10 辛玉莲;聂立军;周凯;邸新;;吉林中部晚二叠世红山组碎屑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与资源;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静;杨石岭;丁仲礼;;黄土物源碎屑锆石示踪方法与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C];2013年

2 李向辉;陈福坤;李秋立;郭敬辉;;胶东地区蓬莱群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和物源[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涛;王洪亮;孙勇;徐学义;第五春荣;张红;;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石盒子组碎屑锆石年代谱系及其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向辉;陈福坤;李秋立;郭敬辉;;胶东地区蓬莱群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和物源[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5 杨德彬;许文良;徐义刚;王清海;裴福萍;;苏北-辽南新元古界碎屑锆石的物源——对郯庐断裂带构造属性的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凤;王中波;杨守业;;碎屑锆石粒径大小与U-Pb年龄关系——以长江沉积物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飞;车旭东;李高军;;黄土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示踪研究新进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8 贾军涛;郑洪波;黄湘通;吴福元;杨守业;王可;;长江三角洲奉贤孔(DY03)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忠;汤望新;彭守涛;徐建强;;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和沉积学记录及其反映的盆山构造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3年

10 王俊;张素菁;吕洪波;张海春;王国龙;钟孙霖;;青岛崂山垭口白垩纪海相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赵凡;西藏发现41亿岁锆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丽华 通讯员 司徒瑜;中国地科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评点[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佘振兵;中上扬子上元古界—中生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2 何梦颖;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孟恩;黑龙江省东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碎屑锆石与火山事件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明;中国东北现代河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大陆生长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赵芝;大兴安岭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中国西南三江河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古远;祁连北麓黑河河漫滩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陈诚;内蒙古中部构造混杂岩带基质碎屑锆石年龄对比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邹波;滇西昌宁“无量山群”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特征及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博;内蒙苏尼特右旗地区古生代地层碎屑锆石年龄及物源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6 杨现力;扎兰屯浅变质岩系地质特征及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肖志斌;中元古代扬子北缘神龙架地区沉积岩碎屑锆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徐文平;内蒙古达青牧场一带二叠系碎屑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段亮;南秦岭与扬子地体西北缘志留—泥盆系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王节涛;江汉平原周老孔中碎屑锆石LA-ICPMS定年及物源示踪[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5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85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