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地震幕式震颤与慢滑移:特征、成因与新进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ax Wyss;14 地震矩释放增长主要由大地震引起[J];国际地震动态;1999年07期
2 黄建平;胡彬;;临界加速地震矩释放模型的网格计算[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7期
3 布兰德;岳效竹;;英国的地震危险[J];国际地震动态;1982年02期
4 顾浩鼎;陈运泰;;旋转矩和地震矩[J];东北地震研究;1987年03期
5 吴佳翼;;1988年10—12月的全球地震动态[J];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05期
6 李清河;;美国东部地震学会第60届年会概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9年10期
7 程万正;;地震发生率的理论计算和应用问题[J];四川地震;1991年02期
8 朱传镇;张先康;;第23届欧洲地震委员会全会综述[J];国际地震动态;1993年02期
9 修济刚;5.数值分析深部采煤诱发微震活动所释放的最大剪切地震矩[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10期
10 范洪顺;1900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的初步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永革;吴忠良;周公威;;小应力变化触发大地震的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C];2004年
2 朱号锋;靳平;肖卫国;;地下爆炸源等效地震矩张量的理论反演[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3 洪时中;;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4 盛书中;万永革;;由地震释放的地震矩叠加推导平均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5 沈正康;万永革;甘卫军;李铁明;徐杰;;华北强震序列中积累应力变化场演化及地震发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博研;史保平;张健;;基于三种方法估计山西盆地地震潜在危险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尹中山;;汶川“5·12”大地震的再认识和建议[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8 万永革;沈正康;王敏;;大地测量数据反演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Tohoku-okiMw9.0地震的破裂分布[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程万正;钟继茂;;动态损伤与地震状态[A];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暨中国东部地区震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张晁军;黄建平;Cinna Lomnitz;石耀霖;马丽;蒋淳;刘卫华;;累积地震矩法研究全球地震活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宗合;海地,后续地震或将更猛烈[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木叶 记者 赵宇清;哈工大为地震电磁场提供计算模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李学华;地球在颤抖[N];科技日报;2008年
4 王莉敏;湖北中震地震仪器项目开工[N];咸宁日报;2008年
5 记者 谭晔;东方物探无线射频技术助推地震仪器高效管理[N];中国石油报;2013年
6 通讯员 马伟宁 记者 马永;国产大型地震仪现场试验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丁建国邋特约记者 谭晔;先进地震仪提高采集精度速度[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鑫U,
本文编号:2585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8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