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太行山中段寒武纪叠层石形态特征及环境意义

发布时间:2020-03-23 06:12
【摘要】:叠层石是蓝绿藻(或蓝细菌)等微生物群体通过微生物席对外来沉积物进行捕捉、粘附及碳酸盐的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生物沉积构造。叠层石广泛发育在寒武纪及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之中,并且在各个地质时期均有不同分布。早期叠层石的研究认为是不同形态的叠层石是不同时代藻类的表现,具有生物演化的时代意义,至今仍有一些古生物学家坚持,而沉积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叠层石的形态与沉积水动力条件有关。寒武纪叠层石极为发育,特别是张夏组在华北地区中均广泛分布,并在晚寒武系也时常发现。通过野外观察我们发现了寒武纪叠层石礁体除了似层状之外,还有透镜状、球冠状以及隧道状,这些礁体形态与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微生物类型间的关系引起了我的关注。本次论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沉积学、古生物学及沉积相等相关知识,对太行山中段内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研究。在张夏组顶部鲕粒灰岩与崮山组生物碎屑灰岩内发育有层状叠层石礁体、球冠状叠层石礁体、球柱状叠层石礁体,礁体内部发育有层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锥柱状叠层石树枝状叠层石。在张夏组底部的条带状泥晶灰岩内部发育有不规则叠层石礁体和藻灰泥丘以及核形石。层状叠层石及指状叠层石-树枝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锥柱状叠层石分别发育在潮坪环境中的潮上带-潮间带上部-潮间带下部-潮下带,藻灰泥丘和核形石发育在风浪较强的潮上带。对礁体内部的叠层石单体进行分类整理对礁体规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了一定认识。对叠层石样品磨薄片发现内部藻类有蓝藻、葛万藻、生物碎屑以及一些矿物。之后系统分析研究叠层石的沉积环境。为综合研究叠层石的生长条件及其成因环境提供参考资料。
【图文】:

叠层石礁,太行山中段,叠层石,种属


图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1.4 研究内容本次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前人的地层研究,对太行山中段地区的寒武系地层中的叠层石进行分析描述,首先对华北地区的地质背景进行了解,记录分析赋含叠层石的地层,对叠层石产生的宏观地质背景有一定认识,再系统地研究野外地层剖面,详细观察叠层石的形态特征、叠层石礁体的围岩类型,,了解叠层石的分布及层位。再利用偏光显微镜判别藻类种属。最后综合研究:分析单体形态类型,结合单体间沉积物探索与水动力条件的关系;研究礁体与围岩的关系,分析礁体的沉积环境;探索叠层石礁与生物礁的异同。探索叠层石礁体的形成模式,讨论藻类种属、生长环境、形态与水动力条件的关系。1.5 技术路线在翻阅前人对太行山中段的研究资料后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了解到本区域

技术路线图,叠层石,叠层石礁,薄片


太行山中段寒武纪叠层石形态特征及环境意义有对礁体与地层的关系、规模大小,围岩的岩性特征和构造特而要研究它在纵横方向上的彼此关系和特点,了解清楚它的分等。共发现叠层石礁体 7 处,实测剖面 2 条,逐层采集样品,,标本记载了采集地点和层位,并标明了产状,为下一步的切并对叠层石形成基底进行描述整理。在室内研究中从宏观和微叠层石。至于叠层石在地层方面的应用则要研究它与环境的关形成环境很复杂,既有潮间带和潮上带的叠层石,又有潮下带在接下来的室内研究中翻阅国内外文献一百篇对区域内存在的状、树枝状、棒状、指状叠层石及核形石的形成环境进行描述对叠层石礁体的层状、透镜状、球冠状礁体的成因进行探索。回的叠层石样品选取叠层石柱体部分进行磨薄片共磨薄片 24下对薄片内叠层石明暗纹层描述记录,并对其中的藻类、生物行鉴定。最后对室内外的研究内容汇总分析整理并完成论文。1.2)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4.41;P58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梅冥相;高金汉;;叠层石形成的光合作用信号:来自于锥状叠层石形态学研究的精妙启示[J];现代地质;2015年06期

2 梅冥相;;微生物席的特征和属性:微生物席沉积学的理论基础[J];古地理学报;2014年03期

3 常玉光;齐永安;郑伟;王敏;代明月;;叠层石微生物席生态系研究进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陈美君;王杜涛;王加恩;;浙江省观赏石成因和分布规律[J];城市地质;2012年04期

5 常玉光;郑伟;;叠层石研究现状及进展[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年02期

6 梅冥相;;鲕粒成因研究的新进展[J];沉积学报;2012年01期

7 温志峰,钟建华,李勇,郭泽清,高剑波,徐小林;叠层石成因和形成条件的研究综述[J];高校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8 钱迈平,袁训来,徐学思,厉建华;江苏徐州及其邻区新元古代魏集组叠层石礁[J];江苏地质;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596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596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