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10:23
【摘要】: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直是地震勘探所努力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地下结构速度进行反演,可以显示出地下异常体的深度、规模以及具体位置。在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各行各业对于资源需求都日益增大,而速度反演能够对油气资源勘探与采集,提供有效的帮助。地震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方法,是一种利用地震初至波走时,反演地下介质速度的地震勘探方法,且具有过程快速,效果准确等优点。通过将接收到的初至波走时信息与所建立的正演模型中的走时对比后,进行反演计算,得出地下介质的慢度。在多次迭代后,可以较好的显示出地下介质的速度。本文对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中的正演模拟、反演以及整个成像过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说明,并根据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对算法进行优化。研究了最小二乘方法在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面的应用;当条件数较大时,在原有最小二乘的基本公式上加入阻尼因子,使矩阵的反演过程稳定;当走时数据存在缺陷时,可以对各条地震波初至走时数据进行再加权,提高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在初至波层析成像的正演模拟方面,本文对传统的最短路径法以及有限差分求解程函方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快速递推法(FMM)应用于求解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过程中。通过FMM求取地震波初至走时,再根据已经求得的走时场,从检波点出发逆向求取地震波的射线路径,可以减小正演模拟中的计算量,并提高整个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的效率。该方法运算过程符合物理规律,运算过程无条件稳定。在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的反演过程中,求解矩阵的逆会过于复杂,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需要进行最优化处理。本文中介绍了关于最速下降法(SDM),高斯牛顿法(GN)以及共轭梯度法(CG)相关的内容。通过具体模型,对通过三种方法得到的层析成像结果进行比对,显示出CG方法的效果最好,分辨率最高,在整个过程中迭代次数较少。
【图文】:

模型图,模型,均匀模型,速度扰动


图 2.1 模拟的地下介质模型为均匀,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每条射线的射线路时如下:L1:2 24 4 2 2 2 2.8284L2: 4 / 2 2L3:L4:2 24 4 2 4 2 2.8284图 2.1 中的均匀模型上加入速度扰动,在加入速度扰V1:1.8km/s,,V2:2.0km/s,V3:2.2km/s,V4:2.4km/s。我型二作为我们所求地下介质的真实模型。首先通过最

示意图,初至走时,等时面,示意图


进行多次迭代,从而提高层析成像走时息与振幅等一样,是所获取的最为有用,主要具有以下优势,地震波走时与地检波点的排列位置无大的关联[46-47]。震波中最先到达各处地下介质的波。虽可以应用于层析成像中,但是由于初至含了较为丰富的地下信息[48-49],且具有不身在地震勘探中具有较高应用。初至地广泛应用于地震波速度分析以及地震层初至走时及等时线的简单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运达;李琦;丁胜晖;王骐;;太赫兹计算机辅助层析成像发展近况[J];激光与红外;2012年12期

2 贺日政;高锐;郑洪伟;管烨;李秋生;李文辉;熊小松;邓攻;;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J];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3 Ru-Shau Wn;M.N.Toksoz;唐权钧;;用于地震成像的绕射层析成像和多源全息成像方法[J];石油物探译丛;1987年06期

4 Marta Jo Woodward;孙忠勤;;波动方程层析成像[J];国外油气勘探;1989年03期

5 黄松明;层析成像技术在过程检测中的应用──电容式两相流层析成像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6 储留大;;用于相干散射层析成像的改进型Anger摄像机系统[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9年02期

7 Allen Q.Howard;王杰;;电磁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数据的合成[J];石油物探译丛;1989年02期

8 J.I.Guiziou;张淑敏;;三维射线跟踪:层析成像的应用[J];石油物探译丛;1989年02期

9 冯坤伟;俞仁泉;李法滨;;跨孔雷达层析成像中几种初取算法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年08期

10 何玉霜;彭玉兰;金亚;赵海娜;骆洪浩;杨盼;;热层析成像联合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功能形态学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光南;刘洋;;层析成像数据和射线不均匀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永铭;杨新明;;电磁波井间层析成像三维可视化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曹俊兴;朱介寿;;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像[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陈国金;曹辉;吴永栓;姚振兴;;井间多尺度走时层析成像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介寿;严忠琼;曹俊兴;张雪梅;;勘探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系统[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何敏;章学;许晓彦;;高频电磁层析成像系统的检测机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许晓彦;何敏;;基于软件构件的电磁层析成像图像重建[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8 郭飚;刘启元;陈九辉;;多尺度层析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明跃红;;华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朱小三;吴如山;陈晓非;;非均匀介质中广义散射层析成像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张兰强 记者 盛利;我率先获取太阳大气七波段层析成像[N];科技日报;2016年

2 记者 牛彦元;我国率先获取太阳大气7波段层析成像[N];中国气象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孟凡君;资源勘探的得力助手[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刘玉成;桥梁“体检”有了新装备[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孙建平;CT技术在地灾勘查中的应用[N];中国矿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恋欢;城区复杂场景高分辨率SAR层析成像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吴宝龙;星载SAR极化干涉测量与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刘超;超声层析成像的理论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3年

4 黄仁东;金属矿山隐患空区声波层析成像识别及其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袁志亮;井间声波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应用研究与软件研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徐东亮;机敏混凝土结构的电阻率层析成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振宇;土木工程的层析成像与广义反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钱峰;网络层析成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周连庆;地球介质衰减特性层析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10 王飞;跨孔雷达走时层析成像反演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志杰;动态电阻抗层析成像系统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2 张玉辰;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王鑫;电磁层析成像中有限元技术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4 刘杰;衍射层析成像及双聚焦与三维成像系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5 高翔;鄂尔多斯西缘及邻区远震多尺度层析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

6 张燕;仿CT扫描模式时域扩散荧光层析成像方法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杨香梅;声波立体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刘星;约束网络层析成像及其在主动网中的仿真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胡松钰;电阻层析成像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刘浩仟;电磁层析成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05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05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