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扬子地块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和早侏罗世白田坝组古地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14:02
【摘要】:扬子地块是东亚地区一个重要且稳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其构造演化史一直是地质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厘清扬子地块的运动漂移规律对认识和理解组成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的之间的碰撞、拼合过程,乃至亚洲大陆的形成演化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采自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89块砂岩样品和早侏罗世白田坝组97块砂岩、粉砂岩样品进行了详尽、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代表性样品的岩石磁学结果表明,须家河组砂岩样品和白田坝组砂岩、粉砂岩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均为磁铁矿。岩石磁学实验后,对须家河组样品进行系统的热退磁实验,在退磁结果中分离出的高温特征分量经统计后,其在地理坐标系下的平均方向接近现今地磁场方向,且地层校正后高温特征分量更加分散,表明在须家河组砂岩样品中获得的高温分量可能已经被重磁化。白田坝组砂岩、粉砂岩样品经系统的热退磁实验后,在其退磁结果中分离出一个现今地磁场的低温分量和一个稳定的高温特征分量。白田坝组高温特征分量在9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表明白田坝组高温分量可能为原生剩磁,经地层校正后其平均方向为Ds=44.6°,Is=43.9°,k=14.9,α95=7.8°;古地磁极位置为λp=-50.7°,φp=192.5°,A95=7.7°;相应的古纬度为25.7°N。将本次研究获得的须家河组古地磁极与扬子地块中生代以来的极位置进行对比,显示该古地磁极位置与扬子地块已获得的新生代极位置较为接近。表明在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采集的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样品可能受到喜山运动以来的重磁化。另外将本次早侏罗世古地磁研究结果与之前学者对扬子地块和华北地块的古地磁研究成果相结合,绘制出了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显生宙的古纬度变化图,从图中可见早侏罗世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古纬度已经接近重合。将本次研究获得的扬子地块早侏罗世古地磁极位置绘入已有的扬子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内,新的视极移曲线显示扬子地块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期间无明显移动。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绪论得到古地磁视极移曲线和相应的古纬度,进行相关的板块运动学等地质研究。古地磁学研究成立的前提建立在两个基本之上,第一认为各种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岩石,在其生成时由于磁性矿物的存在,磁性矿物被所处的地磁场磁化,磁化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平行,且天然剩磁强度(NRM)与地磁场强度相关,在其形成后相当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天然剩磁具有较高稳定性;第二个假设是,古地磁的偶极子场与地理轴趋于重合,对地质历史中不断变化的古地磁极进行平均后,古地磁场可以被看成一个地心轴向偶极子模型(GAD)。具体的古地磁学研究过程主要分为样品的野外定向采样和室内实验室工作(包括岩石磁学实验、系统退磁实和剩磁测量等)两个方面,具体研究步骤见流程图(图 1-1)。

古地磁,野外工作,仪器设备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连续性剖面。故而选取了江油市马角坝侏罗纪和三叠纪沉积地层剖面究的古地磁样品采集剖面,在早侏罗世白田坝组共设置 9 个采点(表取定向古地磁岩心样品 97 块;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共设置 9 个采点(表取钻定向古地磁岩心样品 89 块。野外采样时使用 Model Do 26-T6 便采样前先使用 GPS 确定采样点位置,样品采集时先使用磁罗盘和太测量地层和样品的倾角和偏角,确定其产状(图 1-2)。采样时应当注意选择新鲜的、未风化的岩石,避开地形高凸易受雷电袭击等能产生次域,,采样时应对钻头进行有效冷却,避免因钻头过热而产生的重磁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另外,样品编录、野外资料记录和样品的输送、也应当重视,以免造成样品的污染或破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4.51;P318.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英;李仕虎;邓成龙;朱日祥;;扬子地块奥陶系碳酸盐岩重磁化机制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2期

2 郑荣才;李国晖;戴朝成;李楠;王昌勇;;四川类前陆盆地盆-山耦合系统和沉积学响应[J];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3 肖安成;魏国齐;沈中延;王亮;杨威;钱俊锋;;扬子地块与南秦岭造山带的盆山系统与构造耦合[J];岩石学报;2011年03期

4 韩玉林;许长海;周祖翼;谈晓冬;;扬子褶皱带侏罗纪砂岩古地磁及其褶皱带弧形弯曲的成因[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5 王涛;王晓霞;田伟;张成立;李伍平;李舢;;北秦岭古生代花岗岩组合、岩浆时空演变及其对造山作用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7期

6 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冯益民;张克信;张智勇;王方国;邢光福;郝国杰;冯艳芳;;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J];中国地质;2009年01期

7 黄宝春;周p研

本文编号:2630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30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