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松潘甘孜盆地巴颜喀拉山群古水流分析及对物源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03 16:48
【摘要】:松潘-甘孜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区,北侧毗邻东昆仑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东侧隔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与扬子板块相望,南部有金沙江缝合带连接盆地与羌塘地块。盆地整体呈一个巨大的倒三角型,其内部蕴含一套巨厚层的三叠系沉积盖层。有关该套沉积物物源的分析,一直是近几年来学者们争论的重点。本文从古流向以及碎屑锆石U-Pb年龄入手对巴颜喀拉山群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的古流向资料是以实地收集与前人资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处理后获得两幅古流向图。通过分析古流向数据表明,盆地北部主要存在南东、南西向的古水流,盆地东北部存在南西向的古水流,在盆地南部,主要是义敦岛弧附近,存在北、北西向的古水流。本文还发现在盆地内部,古流向存在一个汇聚现象,汇聚的中心位置在花石峡-玉树一带。本文认为该地区在三叠系时期地势相对较低,是盆地内的一个沉积中心。本文还进行了碎屑锆石U-Pb测年,选择两组典型样品进行测试,共测试214个数据点。所得数据中可以发现,大部分锆石的Th/U0.3,且阴极发光照片显示其环带较为明显,是为岩浆成因的锆石。样品20110808存在200-320Ma,380-550Ma,700-1000Ma,1700-2000Ma,四个主要年龄段。样品20120801主要为214-330Ma,390-520Ma,1700-2000Ma,2400-2600Ma四个年龄段。通过对比分析表明200-330Ma和380-550Ma年龄段的锆石来自东昆仑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700-1000Ma年龄段的锆石主要来自于秦岭造山带和大别造山带;1700-2000Ma和2400-2600Ma两个年龄段的锆石主要来自于华北板块。本文并未发现有扬子板块的锆石,所以本文认为青海境内的松潘-甘孜盆地的主要物源区是东昆仑造山带,秦岭造山带,大别造山带和华北板块。除此之外,义敦岛弧在237-206Ma时期有较为剧烈的岩浆活动,可能为盆地南部地区提供过一部分碎屑物质。本文还对所测碎屑锆石数据以及收集的前人碎屑锆石数据,进行了锆石年龄概率累计曲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松潘-甘孜盆地的构造背景以碰撞环境为主。
【图文】:

王国,断裂分布,青海省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松潘-甘孜盆地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区,其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并且分布了广泛而发育的沉积层。盆地东部以龙门山断裂带为界与扬子板块相邻,北至昆仑造山带,东北部以西秦岭造山带与华北板块相连,南以金沙江缝合带与青藏高原相接,整体呈现一个巨型的倒三角形,有“中国百慕大”之称(许志琴等,,1992)。盆地内部发育有巨厚的沉积盖层,在上世纪 80-90 年代,学者还仅仅从沉积古地理方面进行研究,而现今学者的重点则放在对这些沉积物进行物源分析之上。在上世纪,由于受到设备等实验器材的影响,对于该地区沉积物的物源分析并没有很大的进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对于该地区的认识也进一步的加深,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观点。

古流向,照片,指示标志


古流向指示标志野外照片(图为工具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1;P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积伟;陈杰;赵凯强;梅华平;刘卫蓉;杨玲;;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段物源特征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2 屈红军;马强;高胜利;梅志超;苗建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物源分析[J];地质学报;2011年06期

3 王筱箐;;原始盆地恢复综述[J];西部资源;2018年03期

4 郝秀强;常振恒;俞珠峰;;鄂尔多斯盆地煤与天然气的协调开发及综合评价[J];煤炭经济研究;2017年11期

5 孙文;;人类活动对长治盆地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年01期

6 罗加福;;渭河盆地地裂缝发育规律综述[J];山西建筑;2017年13期

7 郁林军;;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4+5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分析[J];石化技术;2017年05期

8 鲁永辉;曾俊;;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特点及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分析[J];石化技术;2017年06期

9 李维波;李江海;王洪浩;傅臣建;毛翔;;欧亚大陆中部盆地群大剖面的编制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5年12期

10 铁连军;;鄂尔多斯盆地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J];石化技术;201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饶文波;;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源新说[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0: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环及其地质环境效应[C];2009年

2 周立发;焦尊生;罗婷婷;;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特征及前景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魏蕾;;苏南油气盆地热结构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张恒利;;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聚积规律及勘查开发利用分析[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戴金星;夏新宇;赵林;洪峰;;渤海湾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氦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意义[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罗顺社;付金华;牛小兵;向吉;吕奇奇;;鄂尔多斯盆地长7期物源研究新认识[A];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7 吴浩若;;广西十万大山盆地的构造古地理及其有关油气前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柳益群;韩作振;冯乔;邢秀娟;樊爱萍;杨仁超;;天然气、煤、铀共存关系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赵俊峰;刘池阳;桂小军;房建军;王建强;;鄂尔多斯盆地晚期演化后期改造与油气成藏[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李琼;刘池阳;张蓉蓉;韩鹏;王建强;;鄂尔多斯盆地中深部放射性异常及其与围岩演化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曲太;春染高原植树忙 众人绘得盆地绿[N];柴达木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舒雅;松辽盆地:迈向非常规新时代[N];中国石油报;2018年

3 王林;二叠纪盆地:美国石油增量“新星”[N];中国石化报;2018年

4 王雅玲 市委宣传部研究室工作人员;关于柳江盆地保护与开发的建议[N];秦皇岛日报;2014年

5 尤克;为何盆地富集油气[N];中国石化报;2013年

6 采访人 本报记者 田惠平;“盆地气象”能否成为新学科?[N];中国气象报;2012年

7 柴世宽;赞比西盆地亟待保护[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胡文瑞;鄂尔多斯盆地石油[N];科技日报;2008年

9 本报评论员;跳出盆地看四川[N];四川日报;2008年

10 任继凯;中国石油和中国年代签署松辽盆地两井区块石油合同[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勇彪;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敏芳;潮水盆地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戴亦军;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重磁特征及其在地质构造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闫建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刘圣;马海盆地荒漠绿洲区生态地下水位对人类活动响应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6 瞿伟;基于空间大地测量反演理论的汾渭盆地地壳形变及地裂缝群发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林铁锋;松辽盆地晚期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李晓清;潍北走滑盆地形成演化与含油气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2年

9 杜建军;渭河盆地东南缘主要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及灾害效应[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10 宋鹰;松辽盆地裂后期构造反转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文彤;松潘甘孜盆地巴颜喀拉山群古水流分析及对物源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郭亚亚;怀涿盆地活动断层特征及地震活动探讨[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

3 许瑾璐;福建省周宁狮浦盆地土地优化布局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百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构造特征及深部控制因素[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廖昌珍;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演化—改造与油气成藏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寻博靖;万安盆地重磁场特征研究与构造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

7 秦敏;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构造重磁解释[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王建龙;地震动盆地放大效应与盆地深度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

9 张明升;渭河盆地氦气成藏特征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10 刘平;渭河盆地地裂缝发育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7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47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