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矿山泥石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及信息系统开发

发布时间:2020-05-06 19:05
【摘要】: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开采强度不断加强,加剧了矿山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近年来我国矿区不断有泥石流灾害的暴发,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论文以广元堡后沟矿山泥石流为例,在遥感解译和实地勘测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的地质环境背景,从地形地貌、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角度研究了后沟矿山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发生机制;调查分析了后沟泥石流灾害的历史暴发情况,并采用“雨洪修正法”计算出泥石流的动力学参数;结合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动力学理论,利用Arcgis、Sufer和ICEM建立沟域三维地质模型,应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CFX流体软件,以Bingham流变模型为泥石流流变模型对泥石流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后沟泥石流在流通区和堆积区全过程的运动情况和泛滥范围;最后基于Arc Engine开发平台实现泥石流信息平台的开发。论文选取通过数值计算获取流速和流深为作用因子对后沟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完成危险区划图,有助于后沟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开展;建立的泥石流信息平台,对实现泥石流信息的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建设科学合理的泥石流信息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

石棉县,雅安市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12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研究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境内,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区东南,雅安市西南,大渡河中游。石棉县毗邻甘洛、汉源、越西、龙、泸定等县市。县区周围高山林立,地形以山地为主,岭谷相间伏较大。最高点位于海拔为 5793m 的神仙梁子峰,最低点位于大渡,海拔 788m。地域范围北纬 28°51'~9°31',,东经 101°55’~102°31',最宽达 61.4km,南北最长 76km,辖区面积 2678.2km2。属于高山峡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森林覆盖率约为 69.1%。

平面形态,地理位置,沟谷,工区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13 页研究区后沟系属南桠河右岸一级支流,行政隶属石棉县棉城街道办事处广元堡社区(图 2-2)。研究区介于北纬 29°11’35.42”~29°13’59.53”,东经102°22’30.8”~102°25’47.75”,流域面积约为 9.12 km2。后沟近东西向展布,主要由工区南、北、东三面的山地地形,以及工区中部的山前斜坡地形、沟谷地形及工区西侧的河谷地形组成。属于中山峡谷地貌(表 2-1),沟域平面形态近似平行四边形,整体呈现宽条状。沟谷内山高陡峻,地势起伏大。沟域上游汇水范围广泛,且大都为高山峡谷地貌,沟谷横断面呈深切割的“V”形,地形高低悬殊,受河流深切作用影响,沟道侵蚀严重,沟谷两侧山地高陡,岭谷高差一般在 600m~1500m,坡度一般在 37°~75°,跌水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67;P64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光菊;邓文杰;杨乐;彭海游;谢晓彤;;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山区矿山泥石流潜势度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年02期

2 戴君义;高文远;;矿山泥石流浅见[J];金属矿山;1983年10期

3 丁桂伶;王翊虹;王常明;姚康;刘欢欢;;达摩沟泥石流动力特性分析及致灾机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年02期

4 欧任泽;宋嘉栋;林卫星;;漓铁井下泥石流的灾害控制方案探讨[J];采矿技术;2010年01期

5 倪化勇;郑万模;巴仁基;刘宇杰;;基于水动力条件的矿山泥石流成因与特征——以石棉县后沟为例[J];山地学报;2010年04期

6 ;泥石流与滑坡[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9年04期

7 ;泥石流[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1999年01期

8 陈循谦;;因民沟“84·5·27”泥石流剖析[J];生态经济;1985年02期

9 孟河清;宝成铁路泥石流浅析[J];山地研究;1986年02期

10 詹勇;;泥石流之痛[J];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丙章;陈梅芬;;青海西宁市山前泥石流的形成条件[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2 唐小明;冯杭建;游省易;;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宋国虎;陈容;张继;邹龙;;宝兴县中岗沟8·24泥石流成因及冲淤特征研究[A];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田孝诚;徐勤;;对我国北方山区铁路泥石流的初步认识与选线体会[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5 王宇丰;;遥感技术在成昆铁路沙湾至泸沽泥石流普查与动态研究中的效果[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6 梁京涛;王军;汪友明;王猛;刘彬;杨磊;;汶川地震区典型高位泥石流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环境遥感应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赵玉林;叶晓华;唐晟;;地震灾区汶川县福堂沟泥石流成因及防治建议[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8 崔鹏;韦方强;谢洪;钟敦伦;杨坤;何易平;胡凯衡;;西部开发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其减灾[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十[C];2002年

9 杨乐;罗玉鹏;周莫林;彭海游;任秀文;;重庆市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政龙;吴精通;;浙江省泥石流的成因及预测[A];纪念地质学家朱庭祜先生诞辰120周年——浙江省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丽 陈洪凯;如何防止矿山泥石流[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2 记者 李鹏;震后地区泥石流为何来袭?[N];北京科技报;2013年

3 复旦大学保险系 许闲;泥石流保险的市场缺失[N];中国保险报;2010年

4 刘谨;我国约7400万人受泥石流威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孙琪;泥石流咋发生实验室里看明白[N];四川日报;2010年

6 记者 毕子甲;岳阳泥石流:2米高巨石顺流而下[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记者 李静文;泥石流毁房断道[N];雅安日报;2010年

8 付晓英;如何防范泥石流[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特派四川记者 武威;汶川泥石流将持续100年?[N];广州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张淼淼;北京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可能性不大[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思;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震后多沟同发泥石流危险性及易损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宁;单体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研发及其在四川地震灾区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苏志满;泥石流灾变控制与模型化分析方法[D];中南大学;2011年

4 吴汉辉;泥石流预报预警先进技术及其在示范区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杨鑫;基于3S技术的汶川强震区潜在突发性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及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德明;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0年

7 夏添;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预警减灾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叶欣梁;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万杰;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张慧;基于计算智能和GIS的暴雨型泥石流分析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建喜;矿山泥石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及信息系统开发[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2 陈华清;基于潼关“7.23”泥石流形成模式的矿山泥石流风险评价[D];长安大学;2012年

3 莫志柏;矿山泥石流形成机理及治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刘玄;青海省贵德县阿什贡泥石流群风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陈露;泥石流多级拦挡组合模式及参数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6 洪伟;3S技术在潜在泥石流判别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周小彬;泥石流对桥梁工程的危害及其防治[D];同济大学;2006年

8 罗珏坪;汶川震区渔子溪河瀑布山庄泥石流群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刘文锐;大型泥石流堵河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向国萍;溃决型泥石流起动模型与放大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1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51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