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段古莲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与年代学
【图文】:
图 2-1 区域地质概况图a 构造分区图(据 Wu et al.,2011);b 主要地理单元图(据 Meng et al.,,2003a、b)2.2 区域地质概况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行政区划属黑龙江省漠河县,向北与俄罗斯接壤,
图 2-2 研究区地质简图及测年样品采样位置据黑龙江 1:25 万漠河县、漠河、兴安幅区调修测报告》(2014)并结合本次工作修改2.2.1 地层工作区中三叠世之前属北疆-兴安地层大区、兴安地层区、额尔古纳地层分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4.52;P588.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诗灿;;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J];城市地理;2017年02期
2 鲍正德;赵翊茹;黄涓;张思慧;魏帆;;云南凤庆地区花岗岩类矿物化学特征[J];城市地理;2017年02期
3 刘怡亨;鲍正德;魏小龙;张思慧;韩沅宏;;云南凤庆地区花岗岩类岩相学特征[J];城市地理;2017年02期
4 张骞;;当代花岗岩研究的若干问题[J];环球人文地理;2017年09期
5 刘家远;关于花岗岩类形成作用概念的讨论[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申屠保,王增;藏东花岗岩类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见解[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7年01期
7 П.Г.涅达什科夫斯基 ,А.М.连尼科夫 ,孙恭安;钡-铷-锶比值是花岗岩类成因和演化的指示剂[J];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1994年01期
8 申屠保ng;藏东花岗岩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特提斯地质;1995年00期
9 刘家远;;对我国花岗岩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浅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90年03期
10 彭振安;含锡花岗岩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性评价[J];矿产与地质;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张洪涛;;内蒙古中南部古陆边缘花岗岩类及其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5)[C];1992年
2 庞振山;杜杨松;颜世强;章浩;;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余希静;;西藏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演化[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3年
4 张能德;张怀举;;川西含锡花岗岩类特征[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1)——“三江”论文专辑[C];1991年
5 刘红涛;孙世华;刘建明;翟明国;;华北北缘地区中生代高锶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源区性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张能德;;川西花岗岩类的海相火山-侵入成因证据[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0)——“三江”论文专辑[C];1990年
7 李之彤;;吉黑东部地区花岗岩类的时代划分和空间分布[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8 吴澄宇;白鸽;黄典豪;朱正书;;南岭富重稀土花岗岩类的特征和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5)[C];1992年
9 王心泉;;秦巴地区花岗岩类的岩石类型与岩石化学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8)[C];1990年
10 叶伯丹;李志昌;;南岭及其周围地区花岗岩类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博雅;花岗岩类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有本质差别[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黄丽;区域性矿产评价再传捷报[N];中国矿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雨;北澜沧江带二叠—三叠纪花岗岩类对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过程的约束[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8年
2 吴洪杰;苏鲁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及花岗岩Mg-Fe同位素分馏若干机理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李永峰;豫西熊耳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与钼(金)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伍光英;湘东南多金属矿集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及其大规模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李永军;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D];长安大学;2005年
6 庞振山;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钟长汀;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古元古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年代学与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李鹏春;湘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赵永久;松潘—甘孜东部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10 祁昌实;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及其在华南古元古代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强;大兴安岭北段牙克石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秦程;江西宜丰狮子岭白云母花岗岩成矿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赵佳奎;内蒙古阿拉善恩格尔乌苏三叠纪花岗岩的特征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4 张锋超;内蒙古班家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5 高晓琦;大兴安岭北段古莲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与年代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6 李伦;华北克拉通赞皇地区~2.5Ga 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7 刘星平;草酸和琥珀酸对花岗岩风化过程的实验室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8 赵世启;滇西耿马大山三叠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9 张莹;赤峰南部楼子店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U-Pb年龄[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10 董昭;海南岛早三叠世超钾质强过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2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6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