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残积土结构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8 09:23
【摘要】:花岗岩残积土在福建地区广泛分布,是一种特殊土,具有特殊的工程特性。论文以福州地区的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残积土结构性的室内试验,分析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和含水率条件下,残积土结构势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简化Bishop法分析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探讨不同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定量参数mτ与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天然土体长期处于干湿交替,土体动态膨胀或收缩导致其抗剪强度不断发生变化。借鉴应变综合结构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议从干湿循环条件下残积土抗剪强度变化入手,定义花岗岩残积土的结构性定量参数mτ,直接利用简单的直剪试验来开展研究。2)对花岗岩残积土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定义的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定量参数mτ能较灵敏反映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差异,并且随着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定量参数mτ,随之降低,降幅明显;含水率越高则花岗岩残积土的结构势越低,因为含水率越多则扰动强度越大,因此结构破坏越严重,结构势就越低。3)开展基于花岗岩残积土结构势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探讨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系数Fs与干湿循环次数和应力结构性参数mτ的变化规律,建立针对闽东南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结构势mτ与土坡稳定系数Fs之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结构性对花岗岩残积土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土边坡稳定系数Fs与结构性参数mτ呈线性正相关,残积土结构势越强,表现出越强的可稳能力,即土体有更强的安全储备;反之,弱应力结构势的土体,其可稳能力下降、可变性能增加,即土坡表现出更低的稳定系数。所建立的经验公式,可为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及土坡长短期宏观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图文】:

技术路线图,论文研究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形态图,边坡,花岗岩残积土,一级


进而导致了边坡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了崩塌。花岗岩残积土崩塌主逡逑要以倾覆为主,有较强的整体性。边坡崩塌往往呈“叠瓦”式。即,前一级崩塌逡逑后,后一级就临空,因此后一级崩塌随之发生,,如图2-2所示[85\逡逑18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旭;熊传祥;钟富林;;酸污染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崩解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年06期

2 陈荣波;;浅析广州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特征[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年07期

3 温勇;杨光华;汤连生;徐传堡;黄致兴;黄忠铭;张玉成;;广州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力学特性试验及参数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S2期

4 曾锋;;广东市桥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J];土工基础;1993年01期

5 黄志];王燕;;花岗岩残积土土工试验中的几个问题[J];勘察科学技术;1987年02期

6 裴正林;;用弹性波速度评价花岗岩残积土工程性质初探[J];勘察科学技术;1988年06期

7 刘家明;李廷学;黄志(山仑);何颐华;;高层建筑下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1988年02期

8 李江;邓斌;;花岗岩残积土在周期荷载下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岩土力学;1989年04期

9 范冲;刘林;;花岗岩残积土的结构性及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5年05期

10 蔡秀丽;;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特性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简文彬;陈文庆;郑登贤;;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常晓军;葛伟亚;田福金;邢怀学;魏峰;邓鼎兴;叶龙珍;叶永红;;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初步研究——以福建东南晋江半岛花岗岩残积土为例[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建增;王贺;张洁;张璐璐;;降雨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的系统可靠度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4 眭彪;董国明;林炜;张家远;;花岗岩残积土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简便工程方法评价[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通;颜波;谢晓锋;韩佳泳;罗俊;;花岗岩残积土胶结损伤三轴试验数值模拟[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秦志光;李志;罗嗣海;;广东平海电厂强夯法处理花岗岩残积土地基试验成果与分析[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沈启炜;黄明;邓涛;;滨海残积土基本特性试验及异形基坑开挖方案优选[A];第八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8 杨洁;尚彦军;;华南地区花岗岩风化土粒度分布特征剖面及区域变化[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孙成伟;;广州地铁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A];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暨学术报告会报告集[C];2016年

10 徐斌;;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工程特性初探[A];2016年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能森;结构性花岗岩残积土的特性及工程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孙成伟;花岗岩残积土工程特性及地铁深基坑设计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罗小艳;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力学特性与土水特征参数贝叶斯分析[D];南昌大学;2017年

4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兰;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冲蚀特性室内模拟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2 林鸿基;基于残积土结构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3 邵迟;不同应力路径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7年

4 牛浩;考虑小应变刚度的花岗岩残积土力学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华侨大学;2017年

5 蒋凌云;复杂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隧道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6 蔡旭;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填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7 韦耀琥;预应力锚固花岗岩残积土汕梅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张佳佳;切坡和降雨对广西花岗岩残积土滑坡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邓署冬;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静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6年

10 姚晓琴;湿热区花岗岩残积土路堤湿度迁移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9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69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