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华北板块北缘中、晚二叠世植物化石

发布时间:2020-05-19 10:19
【摘要】:石炭—二叠纪全球发育四大植物群:华夏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冈瓦纳植物群。中国华北北缘及东北地区分别属于华夏植物地理大区和安加拉植物地理大区,两大区系的界线位于西拉木伦河一线。对于西拉木伦缝合带的闭合时间还有很大的争论。因此通过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来讨论西拉木伦缝合带的闭合时间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确定西拉木伦缝合带的闭合时间,本文将通过对华北北缘赤峰地层小区的中二叠世于家北沟组植物群和晚二叠世铁营子组植物群的组成、性质、时代的研究,并结合相邻地区其它植物群资料来讨论华夏植物群与安加拉植物群发生混生的时间,进而得出华北板块与佳蒙地块在西拉木伦河一线的拼合时间。 本文所研究的于家北沟植物群和铁营子植物群均为翁牛特植物群的组成部分。其中,于家北沟组植物化石共计11属30种,全部采自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广兴源乡于家北沟村中二叠统于家北沟组的模式剖面上。结合前人资料,于家北沟组植物化石总计达19属50种,该植物群以真蕨和种子蕨类占绝对优势,楔叶纲植物也比较丰富,且化石数量较多;瓢叶类、苏铁、柯达和松柏类植物甚少。于家北沟植物化石中,Fascipteris、Gigantonoclea、Annularia orientalis Kaw.,Pecopteris taiyuanensis Halle,Pterophyllum eratum Gu et Zhi等均为华夏植物群较典型的地方性分子,具有华夏植物群性质,在古植物地理上属于华夏植物地理大区华北植物区。该植物群可以与华北上石盒子组中下部的Gigantonoclealagrelii-Lobatannularia ensifolia-Fascipteris hallei组合进行对比,其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首次开展的于家北沟组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凝灰岩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270.1±4.2Ma (MSWD=1.8,n=19),亦佐证于家北沟组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 本文所研究的铁营子组植物化石共计11属25种,全部采自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铁营子村周边的上二叠统统铁营子组。结合前人资料,铁营子组植物化石总计达23属68种。该植物群中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占绝对优势,楔叶类植物次之,而柯达和松柏类植物甚少,还有少量的种子化石。在具体的属种组成上,Pecopteris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是最多的,其次是Gigantonoclea和Taeniopteris,Sphenophyllum也比较丰富,Annularia和Lobatannularia两属的标本数量亦较多。铁营子植物群以华夏植物群分子占绝对优势,如Gigantonoclea,Gigantopteris,Taeniopteris,Lobatannularia等。但是,在该植物群中还发现了数量不多的安加拉植物群的典型或常见分子,如Comia,Paracalamites等。由此可知,铁营子植物群的性质为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群。铁营子植物群绝大多数分子都是我国二叠纪常见的分子,其中在我国晚二叠世中常见的属种就有12属22种。因此,铁营子植物群的产出层位可能与我国华北上石盒子组上部,大兴安岭地区的林西组及西北地区的肃南组、红泉组、方山口组相当,其时代为晚二叠世。 中二叠世于家北沟植物群及晚二叠世铁营子植物群的研究表明,在中二叠世尚未发现华夏和安加拉两大植物群的混生,而到了晚二叠世则出现了华夏-安加拉两大植物群的混生现象,说明中二叠世时期古亚洲洋仍然起着地理隔离作用,尚未闭合,,到了晚二叠世古亚洲洋才关闭。
【图文】:

克什克腾旗,植物化石,产地,内蒙古


第 1 章 前 言第 1 章 前 言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位于西拉木伦河以南,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广兴源乡于家北沟及芝瑞镇铁营子一带。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00′-118°00′,北纬 42°40′-43°20′(见图 1.1)。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华北板块北缘,南邻内蒙地轴,北接佳蒙地块(见图 1.2)。研究区地层区划属于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北缘地层区的赤峰地层小区。晚古生代地层发育完全,由老到新依次为下石炭统朝土沟组(C1c)、白家店组(C1bj),上石炭统家道沟组(C2j),上石炭-下二叠统酒局子组(C2-P1jj),下二叠统额里图组(P1e),中二叠统于家北沟组(P2y)和上二叠统铁营子组(P3t)。

植物群,东北亚,大地构造,位置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西期、印支期、燕山期运动。晚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区内发生强-海西运动,全区缺乏沉积建造,遭受南北向的强烈挤压,使地层,造成上古生界与中生界普遍的角度不整合(任战利,2010)。在表现为中二叠统于家北沟组与下白垩统满克头鄂博组之间的角度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家榕,金建华,王安平;黑龙江伊春红山附近晚二叠世植物群研究的新进展[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2 金建华,米家榕;黑龙江伊春红山华夏—安加拉混生植物群[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殷长建,孙春林,彭玉鲸,周晓东,赵衍华;敦化隆起东缘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李朋武;高锐;管烨;李秋生;;古亚洲洋和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论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构造起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冯少南;林甲兴;;华南二叠纪的植物化石组合[J];地层学杂志;1980年04期

6 窦亚伟 ,孙U喕

本文编号:2670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70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