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
【图文】:
技术路线图
要介绍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岩溶发育情况及人文概况等内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岩溶水系统的发育特征等基本信息理概况位置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南东,东部与郴州市的桂阳县相宁远县,北接祁阳县及衡阳常宁市。地理坐标:东经 1纬 25°36′40″~26°06′30″,,研究区覆盖新田县境内面积 99818 省道穿越研究区,向东经桂阳与京珠高速公路相接, 207 国道相连,境内交通颇为方便,交通位置图见图 2-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良俊,王金生,林学钰;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J];地球学报;2004年06期
2 张春伟;;岩溶地下水系统调蓄能力评价模型探讨[J];贵州地质;2015年01期
3 钱少甫;;岩溶地下水库现状及保护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1期
4 顾尚义;鄢贵权;;贵州岩溶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贵州科学;2006年01期
5 杨光中,郭志峰;娘子关岩溶地下水开发与保护的探索[J];地下水;1997年02期
6 范爽秋,陈伟海;来宾岩溶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J];中国岩溶;1995年04期
7 杨绍俊;;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7年08期
8 鲁静;;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径流分析与泉水动态预测[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9 鄢贵权;樊廷章;姜其岩;;贵州省独山南部岩溶地下水评价模型和管理模型[J];贵州工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10 许贵森;哈承佑;王怀颖;王瑞久;;山西太原西山裂隙岩溶地下水系统[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行瑞;;山西省晋城市岩溶地下水新水源地综合调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2 韩行瑞;;昔阳岩溶地下水域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1号)[C];1985年
3 许贵森;哈承佑;王怀颖;王瑞久;;山西太原西山裂隙岩溶地下水系统[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0)[C];1987年
4 杨世松;程伯禹;;鄂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及其开发利用[A];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地质论文选集[C];2004年
5 邹胜章;李录娟;卢海平;刘芹芹;苏春田;朱丹尼;;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发旺;;淄博盆地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5)[C];1989年
7 李建宁;廉辉民;马汉田;;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地下水同位素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何守阳;朱立军;沈峥;;贵阳市浅层岩溶地下水溶解性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卢耀如;;中国西南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10 周仰效;;山西娘子关裂隙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概念模型[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0)[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贵付;全国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研讨会召开[N];中国矿业报;2016年
2 牟仁君;利川将开发岩溶地下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王琴 本报记者 何毓敏;为1300万人建座岩溶地下水库[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记者 田雪莲;科学开发岩溶地下水造福百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记者 段金平 特约记者 李政 徐尚智;北京打出两眼高产岩溶地下水井[N];中国矿业报;2011年
6 通讯员 李锋 记者 丁贤飞;淮北规范岩溶地下水开采[N];安徽日报;2010年
7 肖正波;丘北县两村岩溶地下水勘查开发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验收[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8 记者 田雪莲 滕艳;加快推出研究成果 增强在世界话语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保护柳林泉的决定[N];吕梁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范宏喜;透过大旱看西南之水[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万利勤;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李世君;北京张坊岩溶地下水库特征及调蓄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齐跃明;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的随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裴宗平;某市岩溶地下水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臧红飞;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6 蓝芙宁;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植被格局对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7年
7 朱雪强;岩溶地下水四氯化碳污染的零价铁修复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发运;新田县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2 马文;西南岩溶地下水微生物群落解析及源追踪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范高功;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春伟;岩溶地下水系统调蓄功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吴义锋;济南市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令军帅;德江县露青坝地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7 卓勇;贵州草海地区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8 季凤;延河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9 吴金权;基于GIS的岩溶地下水环境评价系统设计[D];西南大学;2014年
10 侯晨;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岩溶地下水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98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69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