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层析静校正技术在川东地区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09:04
【摘要】: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勘探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地震勘探工作已经由粗略、大范围勘探转向了小范围、高精度勘探。特别是对于已进行初步勘探的潜在含油气藏地区,运用新方法进行更加细致的二次、三次勘探或者对旧资料应用新技术进行再处理和再分析,已经成为现在勘探工作的重要方向。四川东部地区的油气藏丰富,但因为地形条件复杂,很多区域没有得到及时的勘探与开发,有很大的多层系立体勘探潜力。川东地区地表条件十分复杂,折射层稳定性较差,低降速带的速度横向变化大,使得静校正问题成为了制约川东地区油气勘探工作的首要问题。传统的静校正方法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例如野外静校正在地层厚度过大或者地下结构变化剧烈时会导致精度下降;折射波静校正局限于层状介质的假设,因而都无法很好地解决川东地区的静校正问题。层析反演静校正借鉴于医学CT,是对被探测地质体的“逐层剖析”,其不基于任何假设条件,可以精确地反演出地下速度模型。近年来各类处理软件纷纷推出了更加成熟的层析模块,使得层析静校正技术的生产化应用得以普及,因此层析静校正也成为了目前实际生产当中的应用热点。本文在对传统静校正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层析静校正理论,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层析静校正的常用技术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应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发的GeoEast软件对川东地区的老资料进行了层析静校正的处理,并与野外静校正、折射静校正进行了效果对比。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发现,层析静校正后的单炮道集质量明显提升,叠加剖面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实践证明,层析静校正技术对于四川东部的静校正处理问题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31.4
【图文】:

示意图,静校正,原理,示意图


被记录的反射波信息再经过室内处理最终得到叠加剖面,对叠加剖面的同相轴形态进行分析以推测地下构造情况。在几何地震学中将被观测面理论上假设为一个水平面,将地下介质假设为水平层状介质。但是实际近地表条件往往很复杂——观测面起伏不平,表层结构复杂,地下介质不均匀,速度和厚度横向变化,存在低降速带。实际所采集到的中心激发两边接收的旅行时地震记录并不是标准的双曲线,其中包含了因地表起伏不平及地下低降速带而导致的时差,严重影响速度分析和叠加效果的质量。静校正在地震勘探中的作用是消除畸变影响。即把资料校到一个指定的基准面上,以获得在一个平面上进行采集的没有风化层或低速介质存在时的反射波到达时间[11]。图 2.1 为静校正原理示意图。地震勘探有两个时差:正常时差和静校正时差。前者和地表地质状况以及地下结构没有关系,其与地震波旅行时有关,通过动校正可以处理正常时差;静校正的时差受地表起伏及低速带分布的影响,只与炮点检波点位置有关,同一炮点或者检波点仅有一个唯一的静校正量。

示意图,野外静校正,示意图,低降速带


图 2.2 野外静校正示意图Fig. 2.2 Field statics校正一般分为井深校正、地形校正和低降速带校正。深校正正通过利用表层参数资料和井深资料,将爆炸点校正到基 001 1= +jh h hV V 低降速带速度, 为基岩层速度, 为井中低降速带形校正正是在井深校正之后,将炮点和检波点都沿垂直方向校正于基准面的观测点静校正量定为正值,将低于基准面的观。某一道的静校正值等于炮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值代数和 1=h h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青青;;基于tomodel的三维沙漠地区静校正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25期

2 张文,周志才,刘杰烈,严洪瑞;表层静校正量计算[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曲寿利;;TIMAP-IV机叠加处理流程的修改[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7年01期

4 王立歆;林伯香;;复杂近地表探区静校正量的地表一致性融合技术[J];石油物探;2019年01期

5 肖永新;杨海申;崔士天;徐丽军;赵薇薇;马洁;;一项高效的折射静校正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9年04期

6 杨城增;蒋红志;冯永强;杜春江;;人机交互和全自动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物探与化探;2018年04期

7 井西利;大剩余静校正量求解的两步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01期

8 程磊磊;姜宇东;崔树果;郭全仕;;基于强事件约束的微地震剩余静校正量估算方法[J];石油物探;2015年06期

9 林伯香;李卫忠;A.Saleh A.Al-Maghouth;A.Adil A.Al-Khalaiwi;A.Adnan Al-Hashem;孙晶梅;蔡俩;;静校正量的评价思路[J];石油物探;2010年05期

10 井西利;;大剩余静校正量求解的多尺度反演方法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依华;张中杰;;综合寻优求取大静校正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林伯香;;不同静校正量处理效果的合理对比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关琳琳;胡中平;李振春;林伯香;;复杂山地3D高频静校正量计算技术[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7: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论文集[C];2014年

4 周强;陈爱萍;曹琳昱;杨海涛;He GuangMing;Liu Hong;Zhang Heng;;复杂山地静校正技术[A];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1地质勘探)[C];2018年

5 包培楠;王维红;王克东;;组合静校正技术在大庆油田某区的应用[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50: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51:油藏地球物理[C];2018年

6 张廷廷;曹晓莉;凡正才;;参数选择对层析静校正效果的影响分析[A];2019年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7 张廷廷;曹晓莉;凡正才;王淑荣;杨晓艳;;胶东半岛深反射地震数据静校正及去噪处理研究[A];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8 于宝华;张立军;刘凤智;钟国全;;青藏高原冻土带静校正技术[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专题58: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C];2017年

9 茅金根;王狮虎;李道善;;复杂地区静校正新办法[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魏德举;舒显强;张少清;卢学强;谢炳松;;伪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在HLE地区的应用[A];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郭立杰;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钱荣钧[N];中国石油报;2000年

2 通讯员 李金生;技术突破带动市场份额提升[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通讯员 李金生 张军;谱写采集技术新华章[N];中国石油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强;山地静校正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何超群;综合非线性最优化技术在剩余静校正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弘U

本文编号:2712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12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