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龙门山中段侵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8 05:56
【摘要】:研究区位于扬子地块与松潘-甘孜地块之间的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中段,该地区地质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本文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龙门山中段彭灌杂岩北部侵入岩进行剖面测制及路线调查,了解侵入岩的各种岩性及其组合、空间分布、岩石结构、构造及其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系统地采集较多的样品进行岩矿鉴定、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绘制了研究区岩浆岩空间分布图并对岩石矿物组成、侵入岩成岩年龄及地球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对该区域侵入岩岩石成因、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有了较为清晰的判断,获得以下认识:(1)根据岩性及矿物成分的差异,彭灌杂岩北部侵入岩划分为三种岩性:1.橄榄岩-辉长岩;2.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3.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2)根据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石英闪长岩成岩年龄788±40Ma,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753±35Ma,是晋宁-澄江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前人的研究,龙门山中段侵入岩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晋宁-澄江期,二、澄江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开始于新元古代早期,在新元古代中期达到巅峰,后期存在断断续续的岩浆活动。(3)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在岩浆成岩过程中以部分熔融为主,同时经历了分离结晶,花岗岩总体属钙碱性准铝质-微弱过铝质I型长英质花岗岩,具有相似的主、微量元素特征和变化规律,具有相同的岩浆源或演化特征。(4)岩浆作用的发展演化与深部壳幔过程和板块构造密切相关,lg[w(CaO)/(w(K_2O)+w(Na_2O))]-w(SiO_2)图解暗示岩浆形成于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变的后造山期,Ta/Yb-Th/Yb图解表明花岗岩主体在活动大陆边缘范围靠近大洋岛弧一侧,显示花岗岩在成因上与大洋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有关。(5)在晋宁-澄江期,水平构造运动开始,大洋板片俯冲到扬子地块,陆缘弧陆壳增厚,陆壳重融形成岩浆并与幔源岩浆混染,分离结晶,最终形成的大规模的由辉长岩(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成的典型的钙碱性奥长花岗岩系列,与此同时发生了拆沉作用,岩浆密度随铁、镁等元素的富集而增大被再循环进入地幔,少量的源区残留被携带至地表。该次板块汇聚运动,扬子大陆基本形成,是一次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事件在研究区内的表现。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88.12;P59
【图文】:

彭灌杂岩,茂县,矿产调查,绵竹市


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1:5 万大星关(H48E003007)、打渠(H48E003008)、汶川(H48E004007)、峡马口(H48E004008)、茂县幅H48E002008)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编号为 1212011120617),图幅中的龙山中段新元古代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彭灌杂岩体北部,通过对彭灌杂岩北部的岩学、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 U-Pb 年代学的研究,有助于分析侵入岩的岩浆性质、浆来源和形成时的构造环境。.2 研究历史及现状研究区主体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县管辖,南部少部分归属于江堰、彭州,南东部涉及德阳市什邡市、绵竹市,地理坐标 E103°30′-104°00′、31°20′-31°50′,面积约 2200km2;研究区海拔在 1400-4969m 之间,高差较大,区平均海拔在 3000m 左右,总体地貌是构造剥蚀和河流侵蚀形成的深切高山,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1-1。

技术路线图,论文,工作量,薄片


图 1-2 论文技术路线图成工作量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1:5 万大星关、打宗渠、汶川、茂县 5 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成果,在详细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展,充分搜索前人的研究资料与成果,进行了野外系统样品采集、室内鉴定、全岩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分析、SHRIMP 锆石 U-Pb 年龄以及图作,工作量统计如下(表 1-1)。表 1-1 完成工作量 工作手段 单位 工作量 备 注 1:5 万图幅 幅 5 1:1 万地质剖面 Km 4 薄片采样 件 200 薄片鉴定 件 50 文献阅读 篇 1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泉;谢应雯;涂光炽;;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及其与裂谷构造关系初步研究[J];岩石学报;1987年01期

2 彭亚鸣;;有关侵入岩中硅碳石问题[J];江苏地质;1987年04期

3 吴惠兰;;上海地区侵入岩的基本特征[J];上海地质;1988年01期

4 周作侠;;侵入岩的镁铁云母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1988年03期

5 李安石;司春玲;;论辽宁省侵入岩成因[J];中国区域地质;1988年01期

6 涂光炽;关于富碱侵入岩[J];矿产与地质;1989年03期

7 夏俭英,孙士孝;研究泥浆固相侵入岩芯深度的分段截割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8 黄家厅;黄培元;;闽南中生代侵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J];福建地质;1989年04期

9 苏岩;;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石特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05期

10 韩新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维纳河地区早侏罗世侵入岩地质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阴山及邻区三叠纪富碱侵入岩的成因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岩石圈演化研究室[C];2015年

2 毛建仁;岳元珍;苏郁香;陈三元;赵曙良;程启芬;;长江中下游中生代侵入岩的成因[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3)[C];1986年

3 毕献武;胡瑞忠;J.E.Mungall;J.J.Hanley;彭建堂;吴开兴;;与铜、金矿化有关的富碱侵入岩矿物化学研究[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梁祥济;张仲明;李德兴;;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形成交代岩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5)[C];1986年

5 李志红;罗照华;陈岳龙;赵俊香;;康定变质侵入岩的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志红;罗照华;陈岳龙;赵俊香;;康定变质侵入岩的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7 阎国翰;牟保磊;曾贻善;;中国北方碱性和偏碱性侵入岩的时空分布及大地构造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C];1989年

8 陈三元;毛建仁;苏郁香;赵曙良;程启芬;;苏南中生代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7)[C];1987年

9 任富根;孙忠和;亓绍玫;党泽发;;汉中钢厂晚元古代火山-侵入岩系特征及相关地层对比[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1)[C];1989年

10 谢才富;朱金初;丁式江;付泰安;李志宏;张业明;;海南岛晚二叠世—中三叠世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后碰撞阶段岩石圈减薄的证据[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于德福;富碱侵入岩“泄秘”[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刘如春 刘文祥;广东侵入岩区找到隐伏地热水[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林盼;胜利侵入岩油藏研究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楼亚儿;安徽繁昌中生代侵入岩的特征和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裴福萍;辽南—吉南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华北克拉通破坏时空范围的制约[D];吉林大学;2008年

3 周晓春;阿拉善块体西南部古生代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4 陈晓锋;念青唐古拉早白垩世—早始新世侵入岩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5 刘敏;青藏高原中部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富碱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唐立梅;海南岛中生代两期构造伸展作用的岩浆记录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D];浙江大学;2010年

7 苏慧敏;北武夷天华山盆地火山—侵入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石建基;长乐—南澳变质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杨梅;淮南煤田(以朱集矿为例)侵入岩和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杨贺;中祁连东段早古生代岩浆侵入作用及其深部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峰;龙门山中段侵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2 鲁鑫;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特征和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熊龙;北武夷塘里矿区侵入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4 郭晓宇;黑龙江大兴安岭战备村、二中队幅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及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5 冯欣;内蒙古阿巴嘎旗白音希勒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特征与成因分析[D];吉林大学;2017年

6 李朝文;东天山上石炭统侵入岩的成因与阿其克库都克断裂的关系[D];新疆大学;2011年

7 李子昊;内蒙古车家营子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吉林大学;2017年

8 肖莹;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及邻区浅成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加尔肯·吐尔得哈孜;新疆阿尔泰山西段冲乎尔地区侵入岩岩浆序列确立及构造意义[D];新疆大学;2016年

10 张向飞;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8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18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b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