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L区块长6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3:50
【摘要】:本文以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为指导,利用岩心分析、测井、试油等资料,研究了吴起油田L区块长6储层的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构造特征、沉积微相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储层特征等。分析认为:研究区延长组长6储层组划分为长6~1、长6~2和长6~3三个小层,长6~1的地层厚度在40~50m左右,长6~2的地层厚度在36~40m左右,长6~3的地层厚度在45~49m左右,各个小层地层厚度较稳定。其构造的继承性良好,小层地层的倾伏方向大致从东至西下降,地势相对平坦,向西下降的坡度较小,略微发育有鼻状构造,总体来说展布状态为东西向。在长6时期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该区域的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和分流间湾。分流河道为其主要沉积微相类型。长6~1砂体最为发育,连通性最好,厚度居三小层之最。长6~3砂体最不发育,连通性最差。储集层主要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岩石矿物碎屑中长石、石英含量占比较高,岩屑占比较少。分选程度中等-较好。储层平均孔隙度10.43%,平均渗透率2.91×10~(-3)μm~2。沉积微相展布特征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储层的横向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则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储层的纵向物性特征。总的来说,L区块长6储层为一套低渗-超低渗储层。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大忠;孙卫;黄海;刘登科;屈雪峰;雷启鸿;;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6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理[J];地球科学;2016年10期

2 程党性;姚宜同;王克;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深水沉积特征与致密油藏分布[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年10期

3 白奋飞;周凯;于波;赵倩;贾朋涛;;鄂尔多斯盆地劳山油田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18期

4 牛小兵;侯贵廷;张居增;冯胜斌;赵文韬;尤源;鞠玮;王芳;张鹏;;鄂尔多斯盆地长6-长7段致密砂岩岩心裂缝评价标准及应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年03期

5 周晓峰;何永宏;王建国;李书恒;凌安航;;鄂尔多斯盆地长6砂质碎屑流储层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6期

6 张娟;王建民;张新春;;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4+5、长6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06期

7 武宇军;周雪;李辉;吴立峰;;陕北斜坡长6内部油藏分布不均一性分析——以X油田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8 付明义;贺永红;宋元威;段昕婷;罗腾跃;;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4年01期

9 兰叶芳;邓秀芹;程党性;黄锦绣;;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油层组砂岩成岩相及储层质量评价[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4年01期

10 李爱荣;王维喜;武富礼;赵靖舟;张惠;;鄂尔多斯盆地延安三角洲长4+5和长6油气聚集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726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26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3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