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念他翁山中段第四纪冰川作用ESR定年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13:44
【摘要】:他念他翁山中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海拔4 200 m以上保存着确切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重建横断山脉冰川作用的演化历史,还能够为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提供重要依据.采用野外地貌调查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ESR)相结合的方法,查明他念他翁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的地貌特点,并初步对研究区的冰期系列进行划分.结果显示,他念他翁山中段古冰川类型主要为山麓冰川、山谷冰川和冰斗冰川.晚第四纪以来至少经历了4次冰川作用,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年代为(192±51)~(207±45)ka;末次冰期中期(MIS 3),年代为(55±8)~(54±9)ka;末次冰盛期(M IS 2),年代为(25±1)~(38±6)ka,以及全新世新冰期/小冰期(MIS 1).
【图文】:
图1他念他翁山地理位置Fig.1MapshowingthelocationoftheTenasserimChain共振(ElectronSpinResonance,简称ESR)方法对该地区的冰川地貌与沉积物进行测年,初步建立研究区的冰期系列,为进一步验证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构造与气候耦合模式提供支撑.1区域地质地理背景他念他翁山中段位于横断山西部,山体作NW-SE走向分布,海拔在4000~5500m左右(图1).地势总体特点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在北部,地面起伏趋向平坦,其间多为宽谷,高差在1000m以下,南部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大于侧蚀作用,地面起伏很大,形成深切峡谷,地势陡峻,高差可达2000m左右[36].研究区位于横断山脉的中、北部,西侧为怒江流域,东侧为澜沧江流域,考察区内主要水系为玉曲[36].在地质构造上,本区位于昌都准地台,西侧为怒江断裂带,东侧为瓦合-邦达-察瓦龙断裂带,西北段大体沿瓦合-牙热寺-邦达一线通过,玉曲沿断裂带呈NW-SE向[37],几条断裂之间的地块,为第四纪冰川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地形地势条件.区内出露地层以三叠系、泥盆系、侏罗系的花岗岩、灰岩、千枚岩、砂岩、板岩以及超基性岩为主[37].考察点地处大陆性气候的高寒气候区,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在474.2mm,东坡低于西坡(迎风坡),6-9月份降水量多.年平均气温7.6℃,7月平均气温很少超过20℃,翌年1月最低温在0℃以下,东西坡气温存在一定差异,相同海拔上东坡高于西坡,大约在2℃左右[36].区内现代冰川发育,现代雪线在5400m左右,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唯一的雪线高值中心.他念他翁山有现代冰川346条,面积332.07km2,分别占横断山总数的17.9%和17.4%,冰川形态类型主要以冰斗冰川、悬冰川为主[35].2他念他翁山中段地?
图2他念他翁山典型冰川侵蚀地貌Fig.2ThetypicalglacialerosionlandformintheTenasserimChain图3他念他翁山邦达地区冰川分布范围及采样点位置Fig.3GoogleEarthshowingtheTenasserimChainandthesamplesitesofthestudyarea以及山麓地带,形态较为清晰的冰碛物有4套.其中发育在青古隆村附近的4号槽谷和巴姑村所在6号槽谷的冰川堆积地貌保存较好.在青古隆村附近,4号槽谷内分布着3套形态清晰的冰碛垄.第一套冰碛垄分布在海拔5400~5320m之间,从现代冰川末端向下延伸约0.7~1km.该套冰碛垄高出谷底约75m,横亘在槽谷源头,外陡内缓,为典型的终碛垄,从冰碛垄的暴露剖面来看,冰碛物岩性比较单一,全部由花岗岩组成,砾石表面新鲜,颗粒粗大,多为块状,棱角分明,风化程度极低(图4).第二套冰碛物分布在海拔5250~4600m之间,自上游向下游延伸约4.5km,最明显的为两条平行对称分布的侧碛以及下游的终碛垄,形态保存完好(图5a1).侧碛堤呈垄岗状,相对高度约20m,顶部脊状特征明显,表面散落分布着直径为30~150cm的花岗岩漂砾,暴露剖面显示:岩性成分以花岗岩、千枚岩为主,堆积物大小混杂,无层理,无分选现象,冰碛物细颗粒以砂为主,风化程度较低.与该套侧碛垄下缘相接的为起伏较大的弧形终碛垄,海拔高度在4860~4600m之间.终碛垄范围较宽,达250~300m,显示本次冰川作用在此处退缩缓慢,同样,终碛垄表面被大量花岗岩漂砾所覆盖.至末端附近,相对高度明显降低,高出现代河床15m左右,其上的花岗岩漂砾数量明显减少,且在表面已生长低矮灌木.第三套冰碛物保存在青古隆村口北侧海拔4300m左右(图5b1),长约50m,高出谷底20~25m.覆有花岗岩漂砾,直径20~50cm,出露剖5期张威等:他念他翁山中段第四纪冰川作
本文编号:2727934
【图文】:
图1他念他翁山地理位置Fig.1MapshowingthelocationoftheTenasserimChain共振(ElectronSpinResonance,简称ESR)方法对该地区的冰川地貌与沉积物进行测年,初步建立研究区的冰期系列,为进一步验证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构造与气候耦合模式提供支撑.1区域地质地理背景他念他翁山中段位于横断山西部,山体作NW-SE走向分布,海拔在4000~5500m左右(图1).地势总体特点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在北部,地面起伏趋向平坦,其间多为宽谷,高差在1000m以下,南部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大于侧蚀作用,地面起伏很大,形成深切峡谷,地势陡峻,高差可达2000m左右[36].研究区位于横断山脉的中、北部,西侧为怒江流域,东侧为澜沧江流域,考察区内主要水系为玉曲[36].在地质构造上,本区位于昌都准地台,西侧为怒江断裂带,东侧为瓦合-邦达-察瓦龙断裂带,西北段大体沿瓦合-牙热寺-邦达一线通过,玉曲沿断裂带呈NW-SE向[37],几条断裂之间的地块,为第四纪冰川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地形地势条件.区内出露地层以三叠系、泥盆系、侏罗系的花岗岩、灰岩、千枚岩、砂岩、板岩以及超基性岩为主[37].考察点地处大陆性气候的高寒气候区,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在474.2mm,东坡低于西坡(迎风坡),6-9月份降水量多.年平均气温7.6℃,7月平均气温很少超过20℃,翌年1月最低温在0℃以下,东西坡气温存在一定差异,相同海拔上东坡高于西坡,大约在2℃左右[36].区内现代冰川发育,现代雪线在5400m左右,是青藏高原东南部唯一的雪线高值中心.他念他翁山有现代冰川346条,面积332.07km2,分别占横断山总数的17.9%和17.4%,冰川形态类型主要以冰斗冰川、悬冰川为主[35].2他念他翁山中段地?
图2他念他翁山典型冰川侵蚀地貌Fig.2ThetypicalglacialerosionlandformintheTenasserimChain图3他念他翁山邦达地区冰川分布范围及采样点位置Fig.3GoogleEarthshowingtheTenasserimChainandthesamplesitesofthestudyarea以及山麓地带,形态较为清晰的冰碛物有4套.其中发育在青古隆村附近的4号槽谷和巴姑村所在6号槽谷的冰川堆积地貌保存较好.在青古隆村附近,4号槽谷内分布着3套形态清晰的冰碛垄.第一套冰碛垄分布在海拔5400~5320m之间,从现代冰川末端向下延伸约0.7~1km.该套冰碛垄高出谷底约75m,横亘在槽谷源头,外陡内缓,为典型的终碛垄,从冰碛垄的暴露剖面来看,冰碛物岩性比较单一,全部由花岗岩组成,砾石表面新鲜,颗粒粗大,多为块状,棱角分明,风化程度极低(图4).第二套冰碛物分布在海拔5250~4600m之间,自上游向下游延伸约4.5km,最明显的为两条平行对称分布的侧碛以及下游的终碛垄,形态保存完好(图5a1).侧碛堤呈垄岗状,相对高度约20m,顶部脊状特征明显,表面散落分布着直径为30~150cm的花岗岩漂砾,暴露剖面显示:岩性成分以花岗岩、千枚岩为主,堆积物大小混杂,无层理,无分选现象,冰碛物细颗粒以砂为主,风化程度较低.与该套侧碛垄下缘相接的为起伏较大的弧形终碛垄,海拔高度在4860~4600m之间.终碛垄范围较宽,达250~300m,显示本次冰川作用在此处退缩缓慢,同样,终碛垄表面被大量花岗岩漂砾所覆盖.至末端附近,相对高度明显降低,高出现代河床15m左右,其上的花岗岩漂砾数量明显减少,且在表面已生长低矮灌木.第三套冰碛物保存在青古隆村口北侧海拔4300m左右(图5b1),长约50m,高出谷底20~25m.覆有花岗岩漂砾,直径20~50cm,出露剖5期张威等:他念他翁山中段第四纪冰川作
本文编号:2727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27934.html